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

中文名称;松阳高腔

地点;浙江省

性质;戏曲剧种之一

意义;浙江省"戏曲界的活化石"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也是浙江省目前唯一尚能演出的高腔剧种,属单声腔剧种,被专家们称为是浙江省"戏曲界的活化石"。

2005年5月,松阳高腔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由于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演出松阳高腔从未间断,在这一声腔的传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阳高腔又被称作"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则称为"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古代义乌腔、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松阳高腔现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

目录

艺术特点

松阳高腔的演出保留了传统戏曲的原始状态,具有曲调优美、样式朴的特点。它的唱腔属曲牌连缀体,但演唱时句式、词格可根据需要而随意变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衬词,并以高八度假嗓帮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松阳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统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乐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胡、小锣、大锣、大钹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来的有七十多支。

松阳县各相关部门在整理音乐唱腔曲牌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专门建立了高腔艺术档案,共计90卷(盒),针对剧团创新能力的不足,县里还积极鼓励民间老艺人整理戏曲本子,至今已经整理出58个本子。新编古装高腔戏《八百两》还参加了省业余文艺调演,《夫人戏》选段《苏麻岗换宝》参加省少数剧种交流演出并获得演出奖。

角色

松阳高腔的角色早期分生、旦、净、丑、小、贴、外、夫8个行当,清末以来又增加了二旦、作旦、老外、二花、四花等行当。自创建班社起,松阳高腔艺人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23代,其表演带有鲜明的民间戏曲艺术的特色,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松阳高腔现存剧目四十多个,《夫人戏》、《三状元》、《八仙桥》、《买水记》、《鲤鱼记》、《火珠记》、《酒楼杀家》等是其代表作。在2004年11月19日至21日期间,松阳县来了8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杜亚雄博士一行。那次,他们被专门邀请来到松阳县玉岩镇对松阳高腔进行观摩、录音、乐器考究等专题研究,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为对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近年来,松阳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挖掘、保护力度,全力让这个古老剧种重焕光彩。

松阳县宣传、文化部门专门拨出3万多元经费,高腔剧团自筹部分资金,新添置了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并配备了字幕机,进行整体包装。同时,鼓励演员进行"传帮带",培养高腔传人。县政府及文化部门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使这一濒临灭绝的高腔剧种得以恢复演出。松阳高腔也因此先后被省文化厅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项目和殊荣。2006年松阳高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一殊荣的获得无疑为提高松阳的知名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就笔者观查,松阳高腔面临不少困境。

首先,由于松阳高腔艺人年龄老化,年轻艺人青黄不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面临挑战,同时民间剧团难以走向市场,面临灭绝的危险;其次县财政紧张,没有更多的经济扶持能力,松阳高腔面临资金紧缺,无法开展好各项深入抢救和保护工作;第三,松阳高腔专业研究者奇缺,高腔剧本及高腔音乐整理滞后,县内没有一支正规化的松阳高腔剧团,民间剧团上档次难,走向市场难,剧团面临自生自灭危险,令人担心。

现状

松阳高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浙江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对松阳高腔进行恢复继承和挖掘整理,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由于松阳高腔艺人年龄老化,年轻艺人青黄不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面临挑战,同时民间剧团难以走向市场,面临灭绝的危险,加上地方财政紧张,没有足够的力量扶持,所以松阳高腔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2]

其他相关高腔

(西安高腔、岳西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地区:浙江,安徽,福建,湖南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

高腔·西安高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

西安高腔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它原来仅以锣鼓伴奏,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影响,在保留原音乐特征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乐器,也有了简单过门。现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红大绿",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近代以来,因战乱不断,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间。解放后,地方政府对西安高腔进行了抢救,保存了大量相关资料,上演了部分剧目。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观众流失严重,人才稀缺,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再次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这一状况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认真对待。

高腔·岳西高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岳西县

岳西高腔是安徽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明末清初,文人商贾溯潜水、长河将青阳腔传入岳西,当地文人围鼓习唱,组班结社,岳西高腔初步成型;光绪初期,外来职业高腔艺人系统传授舞台表演艺术,促成了岳西高腔的进一步发展。

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艺术遗产丰厚,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基本活动形式都自成体系,风格独特。通过对岳西境内民间抄本的发掘、搜集、整理,已累积剧目一百二十余种,二百五十多出,可分为"正戏"和"喜曲"两类,其中"正戏"占绝大多数,包括《荆钗记》等南戏五大传奇剧目的精彩折子,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学价值,其最大特征是继承了"滚调"艺术并发展成"畅滚";"喜曲"所唱均为吉庆之词,主要用于民俗活动,是岳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西高腔的音乐体制基本属曲牌联套体,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帮、打"三位一体,风格古朴。艺人以独有的"箍点"标记指导唱腔,传承艺业。

岳西高腔的演唱包括围鼓坐唱、舞台表演和在民俗活动中表演三种形式,有严格而成熟的程序规范。它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成为本土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末以来,岳西高腔几度兴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处于濒危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组建专业高腔剧团,专门对岳西高腔进行传承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珍贵史料损毁严重,专业剧团体制变异,民间班社活动萎缩,岳西高腔后继乏人,再次面临绝灭的危险。

高腔·辰河高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内而以高腔为主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波及贵州四川省的部分地区。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得到发展,老艺人杜风林组建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辰河高腔开始走向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辰河高腔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48本"目连戏"及《黄金印》、《红袍记》、《一品忠》、《琵琶记》、《装疯油锅》等剧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辰河高腔曲调丰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归朝欢】、【降皇龙】、【浪淘沙】、【淘金令】、【扑灯蛾】等。

辰河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男声用大本嗓演唱,给人以粗犷奔放之感;女声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悦耳动听。早期的辰河高腔分生、旦、净、丑、外、副、末、贴八个脚色行当,清末民初之后变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生角又分为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旦角又分为正旦、小旦、摇旦、老旦等。演员的表演朴实、自然,带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具有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擅演目连戏的特点。演出时的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锣、云锣、钹、小鼓等,特制的高腔唢呐声音高亢优美,能与唱腔融为一体,在帮腔和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早地在戏剧演出中实现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辰河高腔在国外演出时曾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戏剧的瑰宝"。

由于经费紧张、人才缺乏及受众局域化、老龄化等问题,现在辰河高腔已到了几乎失传的地步,只有少数剧团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坚持演出。需采取措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高腔·常德高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常德市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

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演唱时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多种表现方法。

常德高腔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常德高腔特别重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套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此外还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会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

早在清代嘉庆、道光时,众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继解体或改唱弹腔,导致大批剧目失传,传承关系几近中断。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门举办高腔学习班,挖掘传统剧本二十余个并恢复上演了其中的少数剧目,使几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发了生机。常德高腔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为研究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播衍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濒临灭绝的艰 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首先,国家级殊荣的获得来之不易。政府和文化部门要高度重视,在有限的财力下尽可能挤出点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排出质量较高的高腔段子,让广大市民看个究竟,进一步了解本地剧种,也好让外来客人及时观赏到当地古老文化,提高其知名度。

其次,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适当时候在全县范围内来次民间艺人调查,利用本县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松阳高腔所用。另外还可充分调动社区业余演出团体的积极性,有演出时招之即来、来之能唱、唱之能演。

第三,文化部门在适当时候开展几次高腔培训班,范围可扩大到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等部门,例如可将高腔列入当地学校的乡土教材中,从娃娃抓起,让高腔深入人心。

第四,松阳高腔中的几个经典段子单排成折子戏,剧本邀请名编剧整理,作曲在原基础上重新创作,与时俱进,赢取更多观众。

第五,将高腔演出录制成VCD、DVD广为发行,让更多的人了解高腔,学习高腔。

2007年松阳县召开的十届人大及政协七届会议上,县政协委员林平、县人大代表叶景才等委员代表向两会提交了《把松阳高腔的抢救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的提案和建议,在提案和建议中,委员代表们强调了抢救松阳高腔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建议,如设立松阳高腔抢救传承办公室,组建松阳高腔专业集团等,笔者也盼望不久的将来松阳高腔打造成松阳县的一张金名片。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松阳县文化馆获得"松阳高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相关视频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

参考资料

  1. 高腔(松阳高腔)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0-07-20
  2. 松阳高腔 , 中国戏剧网 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