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松華鄉隸屬昆明市盤龍區,地處盤龍區西北邊。轄小河、回流、團結等8個村委會5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616戶,有鄉村人口11445人,其中農業人口10870人,勞動力657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961人。國土面積119.5平方公里,海拔1958-2459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97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煙、蔬菜、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9854.2畝,人均耕地1.77畝,林地125607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2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1]

目錄

鄉鎮簡介

松華鄉隸屬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地處盤龍區西北邊,距盤龍區政府所在地 30 公里,到區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昆明市區 30公里。東鄰官渡區大板橋鎮,南鄰雙龍鄉、龍泉街道辦事處、茨壩街道辦事處,西鄰五華區廠口鄉、沙朗鄉,北鄰嵩明縣白邑鄉、阿子營鄉。全鄉國土面積119.5平方公里,海拔1958-2459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97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煙、蔬菜、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9854.2畝,人均耕地1.77畝,林地125607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9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歷史沿革

盤龍區松華鄉由原來的小河鄉、雙哨鄉合併於2005年1月而成立。地處松華壩水源保護區腹地。東鄰官渡區大板橋鎮,西接五華區廠口鄉、沙朗鄉,南至雙龍鄉、龍泉街道辦事處、茨壩街道辦事處,北與嵩明縣滇源鎮、阿子營鄉交界。

地理環境

盤龍區松華鄉由原來的官渡區小河鄉和雙哨鄉於2005年1月合併而成。地處松華壩水源保護區腹地,鄉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無任何工業污染。當地人民勤勞善良,民風淳樸。 轄區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12.5畝,水域面積2311.5畝,林地面積105554畝,森林覆蓋率64%。海拔1958--2393米,全年氣候溫涼,年平均降雨量976毫米,霜期120天,年平均氣溫14℃。基層組織

基層組織

全鄉共有8個村委會,50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村。

全鄉建有黨支部11個,下設5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8人,少數民族黨員11人,其中男黨員382人、女黨員86人。

全鄉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300人。

區人口

松華鄉轄小河、三家、團結、回流、雙玉、大哨、大擺、新街8個村委會,50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村。現有農戶3258戶,有鄉村人口11360人,其中農業人口10788人,勞動力602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891人。2007年末總人口11360人,其中農業人口10788人,總戶數3378戶,其中農業戶3258戶,居住有苗族、彝族。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全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258戶通自來水。有3258戶通電,有276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6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85.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80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550戶(分別占總數的24.62%和16.92%)。

松華鄉到區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彈石路或土路路面;鄉內主幹道多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120輛,拖拉機75輛,摩托車10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404畝,有效灌溉率為27.2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7畝。

到2007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26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34戶;建有小水窖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5戶。全鄉50個自然村已全部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8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13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社會保障

到2008年底,全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696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432人。農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8人。

全鄉建有小學2所,校舍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擁有教師78人,在校學生1072人,距離小河、雙哨中學5.7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71人,其中小學生1072人,中學生399人。

全鄉建有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盤龍區區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了小河村新農村建設。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在生產發展方面累計完成了612.5畝矮化核桃種植和300畝優質紅梨高枝換接,在村委會建村獸醫室1個;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完成村內道路硬化1723米,建有垃圾房8座,清理村內垃圾700餘噸,綠化村內空地及道路兩側空地2500餘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農戶出行條件和村內環境衛生。在鄉風文明和民主管理方面,修改完善了村規民約和村民議事、民主管理、財務公開、民主決策等各項規章制度。

要提高認識,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加強新農村建設的領導,必須把新農村建設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上來,以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推動整個農業、農村工作躍上新的台階,統一思想,全面發動,廣泛發動村民積極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狠抓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基層組織建設要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堅持分層管理、級級負責,堅持依靠群眾,堅持強化能力、嚴格管理的原則,突出搞好幹部教育培訓,提高村級班子的整體功能;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千方百技增加農民收入。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優化現有產業結構,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科技示範、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降低農業生產消耗的基礎上,促進農業全面增效,農民全面增收;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並完善村級與村莊內部道路、村內道路硬化及排水溝建設,供排水的改造與建設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老玉屯村小組的示範帶動作用。使整治後的硬化路面符合規劃,飲用水質達到標準,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達到自然村的"九有"目標;五是大力倡導鄉風文明,提高村民綜合素質。按新農村建設"鄉風文明"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進行技術、技能培訓,提高村民素質。[2]

經濟建設

松華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99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02萬元,占總收入的9.2%;畜牧業收入691萬元,占總收入的2.8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316頭,肉牛323頭,肉羊2872頭,雞15897隻);漁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0.18%;林業收入49萬元,占總收入的0.2%;第二、三產業收入20714萬元,占總收入的86.31%;工資性收入353萬元,占總收入的1.47%。農民人均純收入2641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59人(占勞動力的24%),在省內務工1344人,到省外務工115人。

主要產業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19854.2畝(其中:水田599.6畝,地19254.6畝),人均耕地1.77畝,主要種植玉米、烤煙、蔬菜、小麥、中草藥、干水果等作物;擁有林地12560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55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8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香椿、水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311.5畝,其中養殖面積143畝;荒山荒地9071.5畝。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39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鄉農科部門積極配合市區農業部門做好科技興農技術,建立紅梨基地.烤煙連片植,推廣高枝嫁接紅梨和科學種植烤煙技術,提高農民收入。

松華板栗

農業產業化發展抓住松華鄉地處水源保護區並且離昆明城區較近的優勢,將水源保護區的品牌優勢和地理優勢發展為經濟優勢。實施農業綜合防治工程,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進一步優化和推廣平衡施肥和桔杆還田技術,提高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積極在村組進行小麥、玉米樣板地、食用菌生產、烤煙生產、雪蓮果、蘭花種植,帶動群眾種糧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打造"松華、綠色、無公害"的商業名牌,宣傳、配送、銷售松華鄉的農特產品,樹立品牌優勢。

特色產業

松華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2008年種養殖業全鄉銷售總收入330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3.6%。全鄉目前正在發展矮化核桃、紅梨、無公害蔬菜、三家醬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生態種養殖業。擁有農業企業3個,其中區級龍頭企業1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個(紅梨),並已登記註冊,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200人。

人口衛生

全鄉現有戶數3616戶,總人口11445人,其中男性5547人,女性5898人。其中農業人口10870人,勞動力6573。全鄉以漢族為主(是漢、苗、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1073人,苗族282人,彝族90人。

到2008年底,全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70人。全鄉建有公廁25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2個。

文化教育

全鄉建有小學、中學各2所,校舍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8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擁有教師119人,在校學生1471人,其中小學生1072人,中學生399人。

小學擁有教師78人,在校學生1072人;中學擁有教師41人,在校學生399人,

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