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杭州城牆

杭州城牆
圖片來自getit01

杭州城墙杭州古代的城墙。杭州城墙现已无存,仅留有凤山水门一处遗迹。[1]

关于杭州的十大古城门,有这样一曲民谣: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沧海桑田,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多数已湮没,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目录

历史

杭州最早的筑城历史为隋朝时期。杭州城墙在南宋时期达到顶峰,为了抵御金兵入侵,首都临安当时大量修建城墙[2]

元代以前,杭州有十三旱门(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城楼有嘉会门;北城楼有余杭门;西城楼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2]),五个水门(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2])。

元代时期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变成了13座[2]

明朝以来,杭城已固定为十个城门,杭曲民谣有:“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3]

1913年,政府为了修路将许多城门和城墙拆除,原址均立有古城门石碑。1958年,庆春门附近的最后一段城墙拆除,杭州城墙不复存在。

十大主城门

依顺时针排列如下:

[3][4]

南宋城门

杭州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大量修建城墙,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命,抵御金兵入侵。赵构刚来杭州那会,还特别穷,只能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里风景不错,二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赵构完全是省钱省力的做法,沿用早些朝代的皇宫遗址修筑,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如今,在万松书院这一带还能找到当时城墙的遗迹。 杭州作为当时的首都,人口倍增,于是只好把城区往外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为何要特别修建水门呢?“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负责给古城墙布展的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明朝有了如今的十门

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于是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余杭门、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北新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 后来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 “改名后的这几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如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杭州十门。”

城门拆除

光绪年间,沪杭铁路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被拆毁,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民国之初,也因建设之需,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纳西湖与城市为一体,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除。

参考文献

  1. 杭州有座“凤山水城门”
  2. 2.0 2.1 2.2 2.3 消失的杭州古城墙. 浙江日报. 2008年2月22日. 
  3. 3.0 3.1 杭州十大古城门. 5ilog.com. 200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4. 存档副本. [2012-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