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葆元  

杨葆元
九疑派古琴家杨葆元先生
英文名 BaoYuan Yang
出生 1899年

湖南宁远
逝世 1961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原姓欧阳,字干斋
职业 古琴教育家、演奏家
知名作品 《平沙落雁》
《伐檀》
《鹿鸣》
《归去来辞》等。

(1899年—1961年)原姓欧阳,字干斋,我国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民国时北京著名琴家“九嶷琴社”创始人杨宗稷长子,自幼随父习琴,完整继承其技艺,琴风凝重苍劲、清洁流畅,吟猱有度,节奏分明,为九疑派古琴第二代传承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长,并且留下了珍贵的九疑派古琴音响资料及琴谱等。 曾与管平湖张伯驹溥雪斋王世襄组织“北平琴学社”。1961年元月猝逝,享年62岁,安葬于八大处祖茔。

杨葆元的音响资料多在文革中被毁,《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六中,收录了杨葆元四首琴曲,分别为:《伐檀》、《归去来辞》、《鹿鸣》、《平沙落雁》。目前存世音响极少,仅有《平沙落雁》、《伐檀》、《鹿鸣》、《归去来辞》等。

目录

人物生平

1899年,杨葆元出生于湖南宁远平田,1901年,不满三岁的杨葆元随父母亲来到了北平。1904年,杨宗稷在宣武门外丞相胡同43号大院购买房子, 其后九疑琴社的社牌即挂在这里,九疑琴派的琴学活动多在这里开展,杨葆元也在这里幼承家学。杨葆元六岁左右,母亲因病逝世。而杨葆元从小聪明懂事,父亲疼爱有加,从小便跟随父亲学琴,刻苦用功,为琴学之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7年,杨葆元与一户大家闺秀结婚,并于1922年生一子,名燕曾。

由于杨葆元学琴刻苦用功,父亲严格关教,深得九疑琴学的精髓,常参加其父杨宗稷举行的岳云别业雅集活动,杨葆元独奏大曲《潇湘水云》。

杨宗稷所著《琴学丛书》,从1911年8月至1931年3月,前后经历21年,共两函四十三卷十四册。刻印以后,很受大家喜欢。杨葆元是《琴学丛书》的校字者之一。

1931年,杨葆元的夫人因病去世,稍晚,一代琴学大师杨宗稷因病去世。同一年失去两位亲人,葆元的心情无比的悲伤。杨宗稷逝世后,杨葆元即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长,全面负责九疑琴学工作。杨葆元先生1932年续配,与胡云秋结婚,1935年腊月,生一女,名燕淑。

杨葆元是《琴学丛书》的校字者之一。校字的目录卷数如下:校字《琴学丛书·总编目》、1919年7月校字《琴学随笔》卷一、1919年7月校字《琴学随笔》卷二、1919年6月校字《琴余漫录》卷一、1918年校字《琴镜卷首·例言》、1918年校字《琴镜卷首·指法说明》、1922年校字《琴镜补目录》、1922年冬校字《琴镜补》卷一、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谱·目录》、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谱》卷一、1923年腊月校字《琴学问答》卷一、1923年6月校字《藏琴录》卷一、1931年《琴镜续卷四·短清》李静校字杨葆元定板。

由于时局的变化,杨葆元于1935年2月离开北京。先去南京,与李伯仁,夏一峰、徐元白等参加青溪琴社雅集。之后辗转到重庆,在重庆广播电台工作。抗战胜利后,杨葆元与国民党要员来北平接管北平广播电台,并担任传音科长,与妻儿一起住到麻花胡同电台宿舍,生活过得平谈而有趣。琴学活动也开始展开。1947年,在王世襄家里芳嘉园举行古琴雅集活动,参加人员有溥雪斋、汪孟舒、张伯驹、杨葆元、沈幼、关仲航、王迪、郑珉中、白祥华等二十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琴学家们也看到了新希望,积极投入到古琴艺术的研究中来。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筹建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身),为老一辈琴家和青年古琴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琴学研究、学习平台。1953年,杨葆元被聘到中央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古琴,达4年之久。又被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聘为特约演奏员。亦是区政协委员。
1954年后,杨葆元将《琴学丛书》木版赠给民族音乐研究所,最后民族音乐研究所把木版转给中国书店。1954年10月,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会长为溥雪斋,管平湖、王迪、杨葆元、许健等为核心成员。

北京古琴研究会以琴学学术研究和培养年青古琴人才为重,。”北京古琴研究会和民族音乐研究所不仅开展了琴学研讨、演出活动,还积极采访、调查全国琴人的情况,并于1956年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共同牵头组织,派出民族音乐研究所专业古琴许健、王迪等同志负责“万里寻琴采访”工作。

录音琴家的古琴曲为采访内容之一,杨葆元演奏的古琴曲《渔樵问答》,由许健记谱,收录在《古琴曲集》中。杨葆元弹唱的《归去来辞》,由王迪记谱,收录在王迪整理的《弦歌雅韵》中。杨葆元演奏的《平沙落雁》等琴曲,则由李天桓先生记谱整理。

1958年12月18日,杨葆元与王迪、乐瑛、关仲航、顾梅羹等参加了电视广播节目,合奏了《四大景》。

杨葆元于1961年元月猝逝,享年62岁,安葬于八大处祖茔。

杨葆元先生为古琴艺术贡献了自己一生,他的生活中从未离开过古琴。他幼承家学,全面继承了九疑派古琴的演奏风格和技艺,并保存了九疑派古琴音响资料和琴谱,也完善了九疑派琴学艺术。其影响和地位,堪称近现代最著名的古琴大师。[1]

九疑派古琴家杨葆元先生

作者:潇湘无极 发布:2018-06-17

杨葆元(1899-1961),原姓欧阳,字干斋,是近现代著名的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杨葆元的父亲杨宗稷创办“九疑琴社”,著《琴学丛书》,世称“九疑派古琴”,杨葆元先生为九疑派古琴第二代传承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长,并且留下了珍贵的九疑派古琴音响资料及琴谱等。 ‘’’耕读传家,随父入京’’’

1899年,杨葆元出生于湖南宁远平田,原姓欧阳,平田村全部姓欧阳,聚族而居。平田辈份排行:庆伯龙起中,文恺仕思志,普万永明光,奇逢登上世,宗纪振维昌。杨宗稷老先生为“宗”字辈,杨葆元先生为“纪”字辈。村中现人口7千人左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耕读传家,为湘南望族。

1901年,不满三岁的杨葆元随父母亲来到了北平。1901-1904年,杨宗稷担任过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襄办等。1904年,杨宗稷在宣武门外丞相胡同43号大院购买房子,在杨葆元的堂弟杨宝禄回忆录《古琴家杨时百伯父生活札记》中有关于房子的描述,其后九疑琴社的社牌即挂在这里,九疑琴派的琴学活动多在这里开展,杨葆元也在这里幼承家学。 杨葆元六岁左右,母亲因病逝世。而杨葆元从小聪明懂事,父亲疼爱有加,从小便跟随父亲学琴,刻苦用功,为琴学之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葆元儿时,一起跟随父亲学琴的有堂妹杨宝卿等。杨宝卿学琴半年,便学得四首琴曲,不久随母亲回到平田。 ‘’’家传琴学,校字琴书’’’

杨宗稷老先生与众多好友及琴学弟子创办“九疑琴社”,挂牌授琴。杨宗稷琴艺己誉满京都,一时来学琴的人很多。“时百一周教琴五个上午,下午午睡休息,晚间接待来客,葆元只作为其助手接待客人。” 1917年,杨葆元与一户大家闺秀结婚,并于1922年生一子,名燕曾。

由于杨葆元学琴刻苦用功,父亲严格关教,深得九疑琴学的精髓,常参加其父杨宗稷举行的岳云别业雅集活动。

从1920年到1925年间,前后共办了六次岳云别业雅集。《北京琴会岳云别业第四集纪事》中有记载,雅集盛况空前,汇聚了不少名人名流。从六人合奏《渔樵问答》开始,中间两人弹《秋鸿》大曲,最后杨葆元独奏大曲《潇湘水云》。从杨葆元演奏的曲目看,已全面传承其父的琴学,可谓九疑琴派有传人也。

杨宗稷所著《琴学丛书》,从1911年8月至1931年3月,前后经历21年,共两函四十三卷十四册。刻印以后,很受大家喜欢。据周季英《琴学家九疑山人小传》记录:“书出,海内外争购之,钟祥李子受之时留美,以数部往,彼都人士欢为得。”

杨葆元是《琴学丛书》的校字者之一。校字的目录卷数如下:校字《琴学丛书·总编目》、1919年7月校字《琴学随笔》卷一、1919年7月校字《琴学随笔》卷二、1919年6月校字《琴余漫录》卷一、1918年校字《琴镜卷首·例言》、1918年校字《琴镜卷首·指法说明》、1922年校字《琴镜补目录》、1922年冬校字《琴镜补》卷一、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谱·目录》、1923年6月校字《琴瑟合谱》卷一、1923年腊月校字《琴学问答》卷一、1923年6月校字《藏琴录》卷一、1931年《琴镜续卷四·短清》李静校字杨葆元定板。 1931年,杨葆元的夫人因病去世,稍晚,一代琴学大师杨宗稷因病去世。同一年失去两位亲人,葆元的心情无比的悲伤。杨宗稷逝世后,杨葆元即为九疑琴社第二任社长,全面负责九疑琴学工作。杨葆元先生1932年续配,与胡云秋结婚,1935年腊月,生一女,名燕淑。

由于时局的变化,杨葆元于1935年2月离开北京。先去南京,与李伯仁,夏一峰、徐元白等参加青溪琴社雅集,并拜访同门师兄李伯仁。不多久,杨葆元便辗转到重庆,在重庆广播电台工作。由于杨葆元先生以前在广播电台工作过,广播电台时常播放杨葆元弹的古琴琴曲。

抗战胜利后,杨葆元与国民党要员来北平接管北平广播电台,并担任传音科长,与妻儿一起住到麻花胡同电台宿舍,生活过得平谈而有趣。琴学活动也开始展开。1947年,在王世襄家里芳嘉园举行古琴雅集活动,参加人员有溥雪斋、汪孟舒、张伯驹、杨葆元、沈幼、关仲航、王迪、郑珉中、白祥华等二十余人。 ‘’’大学授琴共创琴会’’’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琴学家们也看到了新希望,积极投入到古琴艺术的研究中来。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筹建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身),为老一辈琴家和青年古琴爱好者搭建了一个琴学研究、学习平台。1953年,杨葆元被聘到中央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古琴,达4年之久。又被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聘为特约演奏员。他也是区政协委员。

1954年后,杨葆元将《琴学丛书》木版赠给民族音乐研究所,最后民族音乐研究所把木版转给中国书店。

1954年10月,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会长为溥雪斋,管平湖、王迪、杨葆元、许健等为核心成员。其前身为北平琴学社,1947年由溥雪斋、张伯驹、管平湖、杨葆元、汪孟舒等琴家发起成立,定期举行雅集,地点就在张伯驹家里。

北京古琴研究会不仅进行琴学学术研究,还培养年青古琴人才,向社会发布招生古琴信息。学生经过考试,选录等,由琴会中老琴家培养。分配到杨葆元先生门下学琴的学生有李素瑾、王行虎等;分配到同门师弟管平湖先生门下的有陈熙程等。 ‘’’琴学争鸣琴音长存’’’

由于音乐研究所及北京古琴研究会的成立,为老一辈琴家及古琴爱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一系列琴学研讨及演出活动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音乐研究所特别组织琴家打谱,《幽兰》、《广陵散》、《胡茄十八拍》等古琴曲的学术研究,各路琴家纷纷投稿,积极参与,可谓古琴界又一盛况。在这次古琴曲研究中,杨葆元先生也撰写了《幽兰》古琴曲的论文。在《胡茄十八拍》琴曲研究中,因为以前没发现这个曲子的曲与词的谱子,这一次发现了,杨葆元并发表了对这一次发现《胡笳十八拍》的琴学观点,说道:“近日古琴研究会得明万历辛亥《燕闻四适》内之《琴适》,载有音谱《胡笳》,为所有琴谱中仅见之孤本,极为可贵。惟有词之谱,音节疏淡呆滞,如从前文庙祀孔乐章,一字一声,纵使善歌者循意行腔,善弹者以轻重急徐应托之,恐亦不如无词原谱配以原词,抑扬抗坠、绕梁遏云之能入人情感深处耳。”

北京古琴研究会和民族音乐研究所不仅开展了琴学研讨、演出活动,还积极采访、调查全国琴人的情况,并于1956年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共同牵头组织,派出民族音乐研究所专业古琴许健、王迪等同志负责“万里寻琴采访”工作。 录音琴家的古琴曲为采访内容之一,杨葆元演奏的古琴曲《渔樵问答》,由许健记谱,收录在《古琴曲集》中。杨葆元弹唱的《归去来辞》,由王迪记谱,收录在王迪整理的《弦歌雅韵》中。杨葆元演奏的《平沙落雁》等琴曲,则由李天桓先生记谱整理。

1958年12月18日,杨葆元与王迪、乐瑛、关仲航、顾梅羹等参加了电视广播节目,合奏了《四大景》。

杨葆元先生晚年患有哮喘病,经常坐着睡。杨宝禄的回忆录也记录了如下内容:“他有哮喘病,经常坐着睡,只因居住条件不如意,在皮库胡同甲一号,他一人住一间小屋中,屋里冬天再生个火炉,大棉门帘一挂,空气确实不流通,年纪最大的他在这种环境中,于1961年冬的一天早晨,当家中其他人均已起床后,葆元也想起床,刚一坐起来,叫觉得精神恍惚,突然倒在床下,全院所有邻居都来救护,叫邮电医院大夫出诊,就这样未再起来,经急救无效去世,大夫来了只开个死亡通知书走了,年仅62岁。”

由北京古琴研究会代启的《讣闻》中写道:“杨葆元先生(干斋)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廿一日晨七时在北京本寓病逝。兹订于元月廿五日(星期四)上午九时,在北京市嘉兴寺殡仪馆举行公祭,同时十时,移榇至八大处祖茔安葬。”北京古琴研究会管平湖、溥雪斋、杳阜西、李元庆、秦鹏、杨大钧、吉联抗、郭乃安等出席葬礼。

杨葆元先生为古琴艺术贡献了自己一生,他的生活中从未离开过古琴。他幼承家学,全面继承了九疑派古琴的演奏风格和技艺,并保存了九疑派古琴音响资料和琴谱,也完善了九疑派琴学艺术。其影响和地位,堪称近现代最著名的古琴大师。[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