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榮國,哲學家。湖南長沙人。早年畢業於上海群治大學。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重慶東北大學、南寧桂林師範學院教授。1949年後任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中山大學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對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特別是對中國古代思想史、哲學史的研究有較深造詣。對孔子思想一直持批判態度。晚年修訂的《簡明中國哲學史》,曾把"儒法鬥爭"作為中國哲學史兩軍對壘的主要內容。著有《中國十七世紀思想史》、《譚嗣同思想研究》等。

楊榮國
哲學家
出生 1907
國籍 中國
職業 哲學家
知名作品 《中國十七世紀思想史》
譚嗣同思想研究》
中國古代思想史》。

目錄

個人簡介

楊榮國(1907~1978),中國哲學家。筆名楊天錫。湖南長沙人。早年畢業於上海群治大學。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熱心地將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運用於古代哲學和思想史的研究,並確立了自覺地將史學服務於現實政治的思想。1946年7月被國民政府逮捕。在獄中,楊榮國仍然繼續研究他的中國古代思想史,出獄後即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中國古代思想》。曾任重慶東北大學、南寧桂林師範學院教授。 [1]

1949年後任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並被選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民盟中央委員。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他長期在中山大學工作,一直到逝世為止。在"文革"初期,楊榮國曾被隔離審查,還遭到過抄家、毒打、扣發工資,被送到"五七"幹校從事體力勞動,其妻子陳慧敏因受到株連,被折磨成精神病患者,後棄家出走,又溺水身亡。

1973年,楊榮國恢復了工作,此後他還曾任廣東省理論工作小組副組長、中山大學哲學系革命領導小組組長、中山大學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等。

1978年8月,楊榮國在廣州患癌症過世。

成就

楊榮國對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特別是對中國古代思想史、哲學史的研究有較深造詣。對孔子思想一直持批判態度。晚年主編的《簡明中國哲學史》(1973年出版,李錦全、吳熙釗編著),曾把"儒法鬥爭"作為中國哲學史兩軍對壘的主要內容。著有《中國十七世紀思想史》、《譚嗣同思想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1954年出版)等。[2]

人物生平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東北後,全國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5月31日至6月1 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簡稱救國會)在上海成立後,不少地方相繼成立救國會組織,湖南長沙也不例外,楊榮國也加入救國會組織,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同年9月間徐特立被黨中央派到長沙建立八路軍駐長沙通訊社(後改稱辦事處),他多次前往聽徐特立的演講,與共產黨人接觸,並於 1937年擔任長沙文化抗日協會理事,1938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長沙告急,楊榮國及其弟步行至寶慶(今邵陽)。他與著名史學家譚丕模、文學家張天翼主辦《新觀察日報》,用通俗的文字宣傳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楊榮國到廣西桂林,擔任桂林文化供應社編導,並從事學術研究,於1940年通過桂林寫讀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首部著作《中國古代唯物論研究》。1941年秋,日寇進犯桂林,楊榮國去了重慶,把三個女兒寄托在桂林難童教養所。楊榮國到重慶後,寄寓於翦伯贊家中,後得到吳澤的幫助,到"計政班"當教員,這是吳澤讓給他的兼職。楊榮國在該班講授政治經濟學,"是按照薛暮橋的進步經濟學觀點講課的。他講勞動創造價值和孫中山的社會創造價值相結合,引起了當時計政班中的特務的注意,一年後他被解除職務。"

馬列主義思想

在極度困難的生活環境中,楊榮國接受了馬列主義的思想,開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歷史研究。曾以楊天錫的筆名,在黨的刊物《讀書生活》、《群眾》等雜誌發表文章,如《康有為思想》一文,"就是通過談康有為的改革而影射當時社會政治的腐敗"(吳熙釗)。這兩年,他完成了《中國十七世紀思想史》(1945年重慶東南出版社出版)、《孔墨的思想》(1946年生活書店出版;1950年三聯書店重版)兩部專著的寫作。

1944年,楊榮國被當時遷到重慶三台辦學的東北大學聘為教授,講授歷史哲學課程。他"巧妙地宣傳辯證唯物論哲學",受到當時聽課學生的歡迎。(吳熙釗)。他花了四年時間完成的一部30萬字的《清代思想史》,1945年交當時的"圖書出版審查委員會"審查時,竟全部被扣,這齣其不意的打擊,使他幾年的心血毀於一旦,他幾乎氣暈了!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受聘為廣西桂林師範學院教授,講授中國古代思想史課程。為支持學生開展愛國民主運動,他在194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他以季野為筆名,為保存數年的毛澤東的《辯證唯物論提綱》油印本寫了前言,然後公開發表。1946年7月,楊榮國被捕入獄10個月。在獄中從事《中國古代思想史》一書的資料摘錄。1949年4月,楊榮國回長沙,參加迎接解放的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楊榮國被任命為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同時被任命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並當選民盟中央委員。1953年秋院系調整時,楊榮國隨湖南大學歷史系調入中山大學歷史系,任歷史系中國史教研組主任。

1956年6月,中山大學召開中共中山大學第一次代表大會,楊榮國當選為黨委委員,從而公開其黨籍,並在往後的歷屆黨代會上,當選為黨委常務委員。楊榮國的黨籍公開後,自1956年度始,擔任歷史系主任。歷史系原來沒有開設中國思想史課程,楊榮國到歷史系後,除開課外於1956年成立中國思想史教研組,李錦全陳玉森吳熙釗為成員。

楊榮國的專著《中國古代思想史》於1954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後,被譯成俄文,1957年由前蘇聯國家出版局出版。他在1957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另一專著《譚嗣同哲學思想》也同時被譯成俄文,由前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機構出版。 [3]

1960年復辦的哲學系開始招生,楊榮國被任命為首任系主任,把原歷史系中國思想史教研組原班人馬轉歸哲學系。他將他從1951年以後發表的11 篇論文輯為《初學集》,於1961年4月由三聯書店出版。在他主持下由李錦全、陳玉森、吳熙釗撰寫的《簡明中國思想史》一書,於1962年5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以楊榮國為主編,李錦全、吳熙釗編著的《簡明中國哲學史》,於1973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楊榮國的專著《反動階級的"聖人"--孔子》於197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楊榮國在"文革"後期影響最大的文章《孔子--頑固地維護奴隸制的思想家》,是在"以階級鬥爭為綱"、"學術為政治服務"的指揮捧之下出籠的,情況錯綜複雜。"四人幫"別有用心企圖利用他,但他畢竟與"四人幫"並無組織關係,儘管如此,其錯誤思想、錯誤觀點卻推脫不了,這是搞實用主義歷史的必然結果。但是,楊榮國在《中山大學學報》創辦時為社科版主編,在廣東歷史學會成立時為首任會長,晚年於1973年再次復辦哲學系時為革命領導小組長,並於 1974年起任中山大學革委會副主任,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縱觀他一生的學術生涯,他還是一位國內外知名的中國思想史專家和歷史學家。

參考資料

  1. 學者風采|楊榮國, 搜狐網, 2017-10-09
  2. 學者風采|楊榮國, 搜狐網, 2017-10-09
  3. 我所收藏的文革版《中國古代思想史》, 新浪網, 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