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開慧(1901—1930),號霞,字雲錦,湖南長沙板倉人(現長沙縣開慧鎮),楊昌濟之女。1920年冬,楊開慧毛澤東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毛澤東的助手。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去領導秋收起義,開展井岡山根據地鬥爭;楊開慧則獨自帶着孩子,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鬥爭,發展黨的組織,堅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她拒絕退黨並堅決反對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隨之被害。1957年毛澤東為紀念楊開慧特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一首,贊其為「驕楊」。 楊開慧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楊開慧
楊開慧
出生 1901年11月6日
湖南省長沙縣板倉
逝世 1930年11月14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號霞,字雲錦
職業 革命家
知名作品 《偶感》

目錄

人物生平

孩童時代

楊開慧1901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板倉。其父楊昌濟是聞名三湘的學者, 楊開慧 楊開慧 他思想先進,開慧雖為女兒身,但父親也為她取了名、字、號。1904年,楊昌濟懷着救國救民的抱負,遠涉重洋去留學,楊開慧在母親向振熙的撫養下度過了童年。

1908年,楊昌濟從國外來信,囑咐楊開慧的母親一定要送開慧上學,隨後楊開慧破例進入長沙第四十初級小學,在當時的板倉女孩子還沒有上學讀書的先例,楊開慧開了風氣之先成為該校第一批女學生,也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楊開慧在楊公廟小學讀了三個學期後,轉到離板倉五里路的儲能學校。辛亥革命發生後不久,楊開慧回家動員不識字的媽媽也進學校讀書,便和媽媽一起轉到離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媽媽讀實業班,她讀附設小學班,母女同校讀書一時被傳為佳話。後因衡粹女校要遷到長沙,楊開慧又轉到麻林橋附近的縣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讀到畢業。

青年時代

1913年,楊昌濟從國外歸來,任教於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楊開慧跟隨母親陪伴從國外留學回湘的父親,

從鄉下到長沙大鵝塘居住。楊昌濟以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吸引着向上有為的學生,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經常去楊家向老師請教各種救國救民的大道理,正是在這其間,楊開慧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從遷居長沙到楊昌濟病逝,楊開慧沒有再進入學校,一直在家裡由父親指導自學。當毛澤東等來家向父親請教時,她總是搬一條小凳坐在旁邊,聽他們談論治學、做人之道,研討朝代興衰,探尋救國救民真理。毛澤東楊開慧日漸熟悉。

1918年6月,楊昌濟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舉家北遷。同年秋,為了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毛澤東第一次來到北京,前去看望老師楊昌濟並在楊家小住,並經恩師介紹,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助理員。毛澤東雖是暫住楊家,小師妹和他接觸的機會卻多了,毛澤東每天清晨起來堅持洗冷水澡鍛煉身體,而且寒冬臘月都是這樣堅持着,這也使得楊開慧從內心深處對他產生了一種敬佩,正是這時毛澤東楊開慧開始相愛。

1919年12月8日,毛澤東率驅張(敬堯)代表團第二次到了北京,也住在楊家。不久,楊昌濟染病,楊開慧日夜侍於病榻之側,並為父親讀書讀報。每期《新青年》是必讀之書,從這裡,楊開慧汲取了許多新思想新道德。

1920年1月,楊昌濟不幸病逝,北京和長沙的教育界都為楊昌濟開了追悼會,毛澤東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參加守靈,幫助料理後事,父親病逝後楊開慧隨母親、哥哥回湖南。

楊開慧回到長沙,得到父親生前好友的關照,在李淑一父親的幫助下進入教會學校福湘女中讀書,和後來成為柳直荀烈士夫人的李淑一住在同一寢室。楊開慧在校期間不做禮拜,破壞校規,還經常出去搞學生運動,奔走於各校組織講演隊走上街頭,宣傳學聯的主張。因此不久被保守的福湘女中開除。

1920年8月,毛澤東在長沙成立了文化書社,楊開慧得知書社缺經費後,還回家動員母親把父親去世時親友 們送的奠儀金,拿出一部分來支持毛澤東,同時她還參加了書社的工作。

1920年9月,楊開慧串聯了福湘、周南兩女校的5名女學生,毅然進入岳雲男子中學,成為全省男子中學中第一批女學生。在湖南教育界、學界就婦女教育問題展開熱烈討論,「男女同校」成為討論中的熱門話題。要開風氣之先,需有勇敢者帶頭,需要非凡的魄力和膽識。楊開慧想進男校,和毛澤東商量,毛澤東非常支持。

1920年冬,楊開慧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湖南第一批團員。這年年末,她與毛澤東結婚。

革命歲月

1921年夏,毛澤東同何叔衡一起,赴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2年初,楊開慧加入中國共產黨。以黨齡而論,楊開慧在女性中僅次於北大的繆伯英(何孟雄之妻),共產黨第二個女黨員的身份。中共「一大」後,毛澤東建立了中共湘區委員會,任區委書記,楊開慧負責區委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成了毛澤東的得力助手。他們把家安在了長沙市郊外清水塘22號,這也是區委所在地。她經常往來於文化書社、船山學社等黨的秘密聯絡點,傳送黨的文件和指示,協助毛澤東收集資料,抄寫文稿,同時照料毛澤東的生活起居,使他有精力從事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楊開慧當時把她母親也接來跟着住在一起。

1922年,毛澤東創辦了湖南青年圖書館,楊開慧主持圖書館的一切事務。同年10月,楊開慧生了第一個孩子,取名毛岸英楊開慧一邊帶孩子,一邊協助毛澤東工作。1923年4月,毛澤東到上海黨中央工作,任中共中

央組織部長。同年11月,次子毛岸青在板倉家中出生。1924年,楊開慧帶着岸英和岸青兩個孩子也來到了上海,並同向警予一起去紗廠組織女工夜校,為此還專門學習用上海話講課。

1925年2月,隨毛澤東回到韶山開展農民運動,協助毛澤東創辦農民夜校,在農民夜校擔任教員。她不僅一直照顧丈夫生活並帶孩子,也幫助聯絡同志,還幫毛澤東找資料、抄寫文章。

同年12月,離開韶山轉往廣州協助毛澤東收集、整理資料,編寫文稿,負責聯絡工作。

1926年,隨毛澤東在廣州開展革命工作。

1927年初,毛澤東對湖南農民運動進行考察,楊開慧把大量的調查材料進行分類整理,工整地抄寫下來。3月,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中共湖南區委機關報《戰士》上首次刊登,裡面也凝聚了楊開慧的心血。同年4月,三子毛岸龍在武昌出生。

「八七」會議後,毛澤東潛回湖南,趕到板倉看望在此隱蔽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又在楊開慧陪伴下潛入長沙,住進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掛着「板倉楊」匾額的房子。毛澤東日夜進行暴動的準備,楊開慧則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澤東去指揮秋收起義,行前囑咐楊開慧照顧好孩子,參加一些農民運動。楊開慧給丈夫帶上草鞋,要堂弟楊開明送一程,並叮囑毛澤東最好扮成郎中(醫生)。這次話別,是這對夫婦的永訣。

此後,楊開慧獨自帶着孩子回到長沙板倉開展地下鬥爭。面對嚴重白色恐怖,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繫的情況下,楊開慧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鬥爭,發展黨的組織,堅持鬥爭整整3年。

被捕犧牲

1930年,紅軍兩次攻打長沙。湖南軍閥何健把對朱、毛紅軍的仇恨都發泄到楊開慧身上。他出了1000銀元的

賞格捉拿楊開慧楊開慧在群眾的掩護下,幾次都逢凶化吉躲過了敵人的追捕,但在同年10月24日,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被軍閥密探發現後被逮捕。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

在江西指揮紅軍反「圍剿」的毛澤東得知楊開慧犧牲的消息,寄信給楊家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解放後,毛澤東仍常懷念楊開慧。1957年,他給故人柳直荀的遺孀李淑一回信時,寫下了《蝶戀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驕楊君失柳」。對女子的稱呼本應用「嬌」字,當年推薦楊昌濟去北京大學任教的章士釗曾「驕楊」當作何解,毛澤東則說:「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


== 人物評價 ==.

當年到過毛澤東家的一些人回憶稱,楊開慧從外表看是位很文靜、賢惠的女子,見到外人言語也不多。但從她留下的信稿和表現看,其內心世界豐富,意誌異常堅強。

楊開慧受到父親的教誨和環境影響,有許多自由,解放的新思想。在20世紀20年代,堪稱社會上少有的蔑視封建習俗的思想解放的女性。這不僅體現為自由戀愛、不舉行婚禮便組成家庭,更重要的在於她跟隨毛澤東走上革命道路,在共產黨正式建立的幾個月後便加入。她為革命不惜犧牲,也不僅是忠於愛情,更主要體現為信仰堅定。從政治角度上講,這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女性,確實無愧於"驕楊"之稱!

2001年,時任人大副委員長彭佩雲楊開慧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評價說,楊開慧烈士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最早的優秀黨員之一,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無論在革命蓬勃發展的時期,還是在白色恐怖的歲月,她都以滿腔的熱情,追隨毛澤東同志致力於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在她被捕以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她大義凜然、從容就義,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氣節。

楊開慧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風薰染,有良好品德,是一個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忠厚傳家的好女兒;青少年時期,是一個聰慧、刻苦、多思、樸素的好學生;還是一位忠貞愛情的好妻子;是一個大愛無疆,忠義教子的好母親!楊開慧不僅因為是革命的英勇烈士、毛澤東的忠貞的妻子而深受中國人民的敬仰,也因身為"忠烈為民的好學生、忠義教子的好母親"而備受當地居民的頌揚。

2009年9月10日,楊開慧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1]

後世紀念

楊開慧紀念館

楊開慧紀念館位於湖南省長沙縣開慧鎮,2007年開建,2010年11月16日起正式免費向社會開放。楊開慧紀念館景區由楊公廟、楊開慧烈士陵園、板倉故居和楊開慧紀念館四部分組成,故居、陵園、楊公廟三處屬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占地面積6.4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

紀念館是湖南省婦女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統一戰線教學基地,長沙市黨員教育基地,省內外40多所學校德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