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的房子(李雲)
作品欣賞
村莊的房子
從323省道向東跨過長順渠小橋,就是綠樹如茵的西楊召街道了。道路兩旁民房整潔,不時見一座座樓房在房叢中探出,如鶴立雞群。明亮的玻璃內出現溫馨的光,見證着千百年來人們對居所的美好願望。在今天,總算兌現了杜甫渴望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杜老先生天堂有知,也應含笑天堂了。眼前的景象更讓我感慨萬千。遙想上世紀60年代,村莊都住着土坯牆、茅草頂的土屋,要想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安身之地,是多麼的渴望而又不可及啊。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住的房子裡都盤個土坯炕,炕邊壘個鍋台。一日三餐在鍋里做飯,燒柴的煙瀰漫屋內,嗆的人睜不開眼,長年累月把屋子熏得漆黑油亮。一家老小擠在炕上睡。冬天土炕是天堂,灶堂的火熾烤的土炕暖暖的,舒服極了。當時社會上流行一個順口溜:老婆孩子熱炕頭。形象的道出了人們把熱炕頭已當成最高的享受了。到夏天,土炕上暖的人常熱出一身痱子。每到雨天,茅屋頂上是從地里拉來的鹼土和成泥抹上一層,雨小不漏,一旦遇到連綿雨,屋內漏的雨沒一處好地點,雨水透過屋頂漏雨的水變成褐黃色,沾上漏雨的家具也被雨水染成黃色。為了防漏,只得把炕上的蓆子揭下來,蓋在鍋上面,先保住鍋台不被漏濕,不至於一日三餐餓肚子。其他地方就把屋裡的盆子、碗、筲等放在各個漏雨點接水,叮咚叮咚的漏雨聲攪得人心煩意亂。
改革開放後,種棉花富了鄉下人,有了錢的人追求除了穿得好、吃得好以外,就是把精力用在蓋房子上,衣食住行是關乎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事。人們把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錢買成磚,再備下木料,擇時在院中將老房子翻新。土坯屋變成紅磚房。
歷經三、五年的時間,西楊召沿街的新磚房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新的磚房換成了白灰頂,有的棚上樓板,打上水泥頂,這樣的屋頂十年、八年是不會漏雨的,村民再不用為住房而憂愁了。
時光流逝,歲月更新,經過幾年的努力,村莊隨着經濟的提升,住房的問題也更上一層樓,磚瓦房已滿足不了人們的居住條件。於是在宅子上蓋起了二層小樓,樓房讓人們享受到了城市人的生活。心上的憂慮如釋重負,再也不用為房子發愁了,人們終於有了自己滿意的家園。[1]
作者簡介
李雲,山東冠縣人,大專學歷,文學青年,村婦聯主席,愛好旅遊和助農,在國內各家平台發表詩歌、散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