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芳,明穆宗時內官監太監。

對於李芳的記載,《明史》並不多,只是講述李芳因為「能持正」而受到世宗信任。他還檢舉過工部官員在修建盧溝橋時的貪腐大案,以及彈劾自己的同僚上林苑監等偷工減料、剋扣錢糧等事,為此受到了其他太監的仇視。而在司禮諸閹滕祥孟沖陳洪等人為了爭寵,「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作鰲山燈,導帝為長夜飲。」時,李芳卻能力諫,導致「帝不悅」,「遂怒,勒芳閒住」。最後李芳終於因為自己屢次忠言進諫,從而惹怒明穆宗,被下獄,最後落了個「充南京淨軍」的悲慘結局。

李芳能夠在龍蛇混雜、奸佞橫行的內監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剛正不阿,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檢舉其他權監的惡行,並敢於屢次冒犯龍顏進諫,真頗有唐代諫官魏徵的遺風。[1]

說起明朝宦官,大多數人想到的大多是王振、劉瑾、魏忠賢之流,他們專擅弄權,黨同伐異,為害朝廷,簡直罪無可恕。但其實明朝歷史上還出現過不少頗有建樹的宦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鄭和的功績自不必多說。而《明史·宦官傳》中也列舉了三個評價比較好的宦官:懷恩李芳陳矩

1.懷恩「護賢臣,保太子」

懷恩,原姓戴,出身名門,受其族兄犯罪受到株連,因懷恩當時尚為幼童,得以免除死刑而被淨身送入宮中,賜名懷恩。歷經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四朝,在四十多歲時,擔任成化朝司禮監掌印太監,行使批紅大權,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和執行。《明史》中曾說懷恩:「性忠鯁無所撓,諸閹咸敬憚之」就是讚揚懷恩在閹黨得勢時依舊直言不諱,維護賢臣,甚至為了維護太子被憲宗皇帝貶到了南京。孝宗初登基時重新召回了懷恩,懷恩「力勸帝逐萬安,用王恕」,史書上也明確肯定了懷恩的功勞「一時正人匯進,恩之力也。」

2.李芳「以能持正見信任」

李芳,穆宗朝內官監的太監。穆宗即位時,李芳就因持身中正而備受信任。而在世宗時期,李芳因上疏建議節儉工部開支而備受排擠。而當時宦官滕祥孟沖陳洪方「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作鰲山燈,導帝為長夜飲」而備受世宗寵愛,李芳便勸諫皇帝惹得皇帝不高興,又在滕祥等人的陷害下被皇帝勒令去職閒住。《明史》中有記載,「二年十一月復杖芳八十」,但是李芳卻沒有什麼確切的罪名,連刑部尚書毛愷都說:「芳罪狀未明,臣等莫知所坐。」然而皇帝一句「芳事朕無禮」就把李芳禁錮了,這樣一來滕祥等人就更加專橫了。兩年後李芳才獲得釋放,被發往南京充淨軍。

3.陳矩「祖宗法度,聖賢道理」

陳矩,嘉靖期陳矩只是宮內默默無聞一小宦,自萬曆十年被取任後,各種恩遇不斷,扶搖直上,萬曆三十三年(1605)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任東廠提督,成為是時最為權重的宦官。但是陳矩為人正直,以「祖宗法度,聖賢道理」為內心操守。萬曆三十一年(1603)奉命與廷臣監訊「妖書案」,他秉正處理,絕不涉及無辜,對沈鯉、郭正域等賢臣的庇護及配合沈鯉諫言廢止為時人困苦的礦監稅使,使得陳矩為外廷稱道,自然就留下了很好的評價。《酌中志》記載陳矩「菲衣食,淡滋味」,志趣高潔,不耽物慾,十分難得。

李芳,明穆宗時內官監太監。因忠言進諫,惹怒明穆宗,下獄。明史是這樣記載李芳的:李芳,穆宗朝內官監太監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見信任。初,世宗(嘉靖帝)時,匠役徐杲以營造躐官工部尚書,修盧溝橋,所侵盜萬計。其屬冒太僕少卿、苑馬卿以下職銜者以百數。隆慶元年二月,芳劾之。時杲已削官,乃下獄遣戍,盡汰其所冒冗員。又奏革上林苑監增設皂隸,減光祿歲增米鹽及工部物料,以是大為同類所嫉。而是時,司禮諸閹滕祥、孟沖、陳洪方有寵,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作鰲山燈,導帝為長夜飲。芳切諫,帝不悅。祥等復媒孽之,帝遂怒,勒芳閒住。[2]

李芳,穆宗朝內官監太監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見信任。初,世宗(嘉靖帝)時,匠役徐杲以營造躐官工部尚書,修盧溝橋,所侵盜萬計。其屬冒太僕少卿、苑馬卿以下職銜者以百數。隆慶元年二月,芳劾之。時杲已削官,乃下獄遣戍,盡汰其所冒冗員。又奏革上林苑監增設皂隸,減光祿歲增米鹽及工部物料,以是大為同類所嫉。而是時,司禮諸閹滕祥、孟沖、陳洪方有寵,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作鰲山燈,導帝為長夜飲。芳切諫,帝不悅。祥等復媒孽之,帝遂怒,勒芳閒住。

二年十一月復杖芳八十,下刑部監禁待決。尚書毛愷等言:「芳罪狀未明,臣等莫知所坐。」帝曰:「芳事朕無禮,其錮之。」芳錮,祥等益橫。前司禮太監黃錦已革蔭,祥輒復予之。工部尚書雷禮劾祥:「傳造採辦器物及修補壇廟樂器,多自加徵,糜費巨萬。工廠存留大木,斬截任意。臣禮力不能爭,乞早賜罷。」帝不罪祥,而令禮致仕。沖傳旨下海戶王印於鎮撫司,論戍,法司不預聞。納肅藩輔國將軍縉[火貴]貴賄,越製得嗣封肅王。洪尤貪肆,內閣大臣亦有因之以進者。三人所糜國帑無算。帝享太廟,三人皆冠進賢冠,服祭服以從,爵賞辭謝與六卿埒。廷臣論劾者,太常少卿周審怡以外補去,給事中石星、李已、陳吾德,御史詹仰庇,尚寶丞鄭履淳,皆廷杖削籍。三人各蔭錦衣官至二十人,而芳獨久系獄。四年四月,刑科都給事中舒化等以熱審屆期,請宥芳,乃得釋,充南京淨軍。[3]

成為吐露心聲的知己

1519年,興獻王朱祐杬(明憲宗第四子,明武宗的叔叔)病逝,12歲的繼承興王位,成了一名少年藩王。按照明朝的祖制,不出意外的話,將在興王位上終老一生。可是命運偏偏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1521年4月,明武宗病逝,並且沒有子嗣。圍繞皇位繼承人的問題,皇太后和大臣們發生了爭執,最後,由內閣首輔楊廷和拍板,決定立明武宗的堂弟,興王為帝。當時正在為父親守孝,接到聖旨(楊廷和以明武宗的名義下的聖旨)後嚇得手足無措,上表拒絕繼承皇位。但是楊廷和早就向全國宣布了登基的消息,不容推辭,派人將其接到北京,推上了皇帝的寶座,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到了北京後,人生地不熟的,連個知心人都沒有。故而其從興王府帶出來的內侍李芳、黃錦等人,就成了其能吐露心聲的知己。[4]

明朝最恨太監:李芳卻名垂青史

太監李芳,為「穆宗朝內官監太監……以能持正見信任」,曾彈劾過世宗朝「以營造躐官工部尚書,修盧溝橋,所侵盜萬計。其屬冒太僕寺卿、苑馬卿以下職銜者以百數」的工匠徐杲,致使徐杲「下獄遣戍」,並「盡汰其所冒冗員」,「又奏革上林苑監增設皂隸,減光祿歲增米鹽及工部物料」,為國盡忠不淺。當時「司禮諸閹騰祥、孟沖、陳洪方有寵,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指穆宗)意,作鰲山燈,導帝為長夜飲」,即引導作為一國之君的穆宗不務正業,嬉玩怠政,對此,李芳「切諫」,卻使得「帝不悅」,並在騰祥等輩群小的諂陷下,「下刑部監禁待決」。

  萬曆一朝礦監稅使四出搜括,切削小民,為害地方,弄得舉國不得安寧,但其中亦不乏善類可陳者。時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陳矩,史稱其「為人平恕識大體」。萬曆三十一年,有人作名為《續憂危竑議》的妖書造謠生事,「言貴妃與大學士朱賡,戎政尚書王世揚,三邊總督李汶,保定巡撫孫瑋,少卿張養志,錦衣都督王之禎,千戶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結,謀易太子」,惹得神宗龍顏大怒,「敕矩及錦衣衛大索,必得造妖書者」,聖意之下,「大獄猝發,緝校交錯都下,以風影捕系,所株連甚眾」,某些奸佞小人想藉此機會對其平素所嫉之人進行打擊報復,如「(王)之楨欲陷錦衣指揮周嘉慶,首輔沈一貫欲陷次輔沈鯉、侍郎郭正域,俱使人屬矩」,其時所陷之人多為朝中正類,「鯉素鯁亮」,「正域博通載籍,勇於任事,有經濟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歸之」,而王之楨則是與「同官周嘉慶有隙」,於是「矩正色拒之」。最後結果是,「鯉、正域、嘉慶膠株連者,皆賴矩得全」。萬曆三十三年升掌司禮監後,陳矩仍善舉頻行,「帝欲杖建言參政姜士昌,以矩諫而止」,「雲南民殺稅監楊榮,帝欲盡捕亂者,亦以矩言獲免」……,其死後,「賜祠額曰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