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襄陽曲四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襄陽曲四首》這首組詩在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游襄陽時所作。根據裴斐的《李白年譜簡編》中介紹,當時李白在游襄陽的時候,認識了韓朝宗,同時作有《與韓荊州書》《襄陽曲四首》等。[1]
李白在襄陽所寫的這組詩,既可見其性情,又可見其詩風。一方面,把襄峴漢水的背景之下,一個懷着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另一方面,通過引用古典墮淚碑,表達了詩人瀟灑之中的些許辛酸苦痛之情。
原文
其一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其二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其三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其四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注釋
襄陽曲:樂府舊題。
白銅鞮:歌名。相傳為梁武帝所制。一說為南朝童謠名,流行於襄陽一帶。
山公:山簡(253-312年),「竹林七賢」之一山濤之子,字季倫。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晉時期名士。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但他不理政務,只知飲酒遊樂,故時人編了首《山公歌》。
白接籬:白色的頭巾。
峴山:山名。在湖北省襄陽縣南。又名峴首山。
墮淚碑:羊公碑。現位於湖北省襄陽市,為紀念曹魏末年西晉初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羊祜的碑石。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於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又名白馬山)南麓,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
譯文
其一
在襄陽城供人玩樂的地方,至今還有人在歌舞着《白銅鞮》這首曲目。
漢江的滔滔碧水迂迴環繞着美麗的江城,也難怪襄陽的風花雪月總是那麼令人着迷。
其二
晉人山簡鎮守襄陽時經常喝醉酒,當他在高陽池下酩酊大醉時,那樣子實在好笑。
只見他頭上隨風擺動的一束白色頭巾,竟被他反戴着,咧咧歪歪地騎着馬返回營地。
其三
峴山與漢江相鄰而矗立,那裡的江水浩浩,水綠如碧,而且沙灘鋪滿了似雪的白沙。
山上有一座為了紀念羊祜而立的墮淚碑,想當年襄陽人膜拜有加,而如今,石碑上面的字跡早已被青苔隱沒,模糊不清了。
其四
還是姑且到高陽池一游,尋個安逸之處一醉方休吧,就不去山上看那荒寥得令人傷懷的墮淚碑了。
然後再學一學山簡公醉酒之後想要上馬的滑稽之態,也叫那襄陽小兒笑他個前仰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