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
李淑(628年~659年),字麗貞,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1]
- 研究《易經》擅長書法。貞觀十年(636年),封蘭陵郡公主,嫁給太穆皇后族孫、兗州都督竇懷悊。
-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進封長公主。[2]
- 顯慶四年(659年),去世,時年三十二,賜予鼓吹,陪葬昭陵。[2] [3]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家庭排行
- 按《新唐書》公主列傳所載,李淑為太宗第十二女。然而,根據墓前碑文的記載,李淑實為唐太宗第十九女。
- 李淑的生年依據墓誌可以推出為貞觀二年(628年),加之鑑於此碑文系駙馬竇懷悊親自為公主所書,而駙馬是李淑的至親之人,不會弄錯李淑的排行,故碑文所云第十九女應為事實;而《新唐書》為北宋所編,恐系誤傳。
才德品行
- 自幼聰慧,才氣出眾,九歲時研讀《易經》,就已經能理解其謙和的精妙詞句;七歲時學習書法,盡得鍾繇、張芝這些名家的真諦。個性溫婉,端莊淑美,不喜好華麗奢侈的飾品,不喜歡膚淺靡靡的樂音,品行端正可與上古的賢婦人杞梁妻、萊子婦媲美。
- 貞觀十年(632年),封為蘭陵郡公主,食邑三千戶,時年九歲。
婚姻情況
- 獲封后不久,唐太宗就從自己外祖父家門中為愛女選定了駙馬,太穆皇后之族孫竇德素之子竇懷悊。具體何年何月出降,史書未雲。但是婚後,夫婦和美,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夫婦二人皆愛好書法且皆有造詣,可謂志趣相投,這一點從駙馬親自為書寫墓碑可知。
- 謹守禮矩,喜怒不形於色,與竇氏妯娌相處融洽,對待公婆有十分孝順,舉手投足間無不遵從法度。
英年早逝
-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即位後,拜為蘭陵長公主,實封五十戶。公主深戒驕奢,安於節儉,沒有一次不對朝廷的錫賜極力推辭。
- 然而,雖然貴為公主,並不長壽。顯慶四年(659年)八月十八日,年僅32歲的李淑,因病薨於雍州萬年縣之平樂里第。李淑出降竇氏,於情於禮應該特殊對待,陪葬昭陵東南十里安樂原。
- 唐高宗敕令衛尉卿閻立行、光祿卿殷令名為副,監護喪事,特別賜於鼓吹,一路送葬往還。
人物關係
- 父親:李世民,唐太宗。
- 公公:竇德素,銀青光祿大夫、少府監、上柱國。
- 丈夫:竇懷悊,駙馬都尉、兗州都督。
- 女兒:竇氏,嫁於姜行本之子、吏部尚書姜遐。
人物評價
- 李世民:「第十九女理識幽閒,質性柔順,幼嫻禮訓,夙鏡詩史,湯沐之典,抑有恆規。」
- 竇懷哲:「公主稟中和之正氣,陶上哲之粹靈。履冰泉以表潔,踐霜柏以含貞。首無金翠之飾,耳絕絲桐之聲。共梁妻而比行,與萊婦而齊名……惟公主妙質柔明,雅識詳潤,芝蘭成性,琬璧為心,莊敬自持,溫謙逮下,聿修苹藻,式奉宗禋,有(缺兩字)之容,懷貞慎之操。」
參見《大唐故蘭陵長公主碑銘並序》 [2]
人物紀念
公主墓葬
- 《長安志》、《文獻通考》、《唐會要》均載,蘭陵公主和駙馬死後合葬陪於昭陵。
- 蘭陵公主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鎮東周村,南距昭陵12公里,封土為圓錐形,高約7.5米,徑約23米。地下墓葬尚未發掘。
蘭陵公主碑
- 立於659年(唐高宗顯慶四年)十月,原存於陝西醴泉縣煙霞鄉東周村西南約200米處李淑墓前。
- 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館。碑身高3.38米,寬1.11米,厚31.5厘米。碑額正題《大唐故蘭陵長公主碑》,李義府撰文,竇懷悊正書。全文共31行,滿行70字。碑文除上下兩端字尚可辨識外,其他均被鏨損毀壞。
- 該碑書法方整而勁拔,娟秀而凝練,取歐之盤骨,得虞之遒媚,足為唐碑上乘,為歷來金石家所稱道[3] 。
史書記載
-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 [1]
- 《金石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