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瑞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人。1921年畢業於廣東韶關滇軍講武堂,習炮科。曾參加討伐廣西軍閥陸榮廷、沈鴻英的戰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七旅旅長、師長並率部轉占湘、鄂、贛、蘇等省。1929年6月,率領部隊從湖北返回廣西,任國民黨廣西綏靖主任和軍事特派員。同年10月成立面路討蔣總司令部、任副總司令。1930年1月從龍州到達右江革命根據地;2月,與鄧小平、俞作豫等領導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旋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率領紅七軍轉戰到達中央蘇區。同年10月在江西雩都肅反中被錯殺,年僅35歲。[1]
目錄
簡介
人物簡介
李明瑞(1896—1931),原桂系將領,中共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領導人,廣西北流人。 1918年,入雲南講武堂韶州(今韶關)分校炮科學習。 1920年,畢業後在桂軍中任連長、營長、團長。 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旅長、師長、副軍長。在北伐戰爭中,率部參加賀勝橋和德安等戰役,被譽為虎將。 1929年3月27日,蔣桂戰爭爆發,由於李明瑞對李宗仁不滿,遂被國民政府情報人員鄭介民重金收買,臨陣倒戈,導致桂系潰敗,李宗仁隻身逃往香港。李明瑞旅改為陸軍第十五師,李明瑞任師長;同年4月,蔣介石派李明瑞師由武漢乘船到上海,從海道經廣東進入廣西,討伐桂系。黃紹茲、白崇禧,繼李宗仁之後出走香港。蔣介石派俞作柏出任廣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李明瑞主持全省軍政;同年9月,俞作柏、李明瑞倒戈反蔣。由於部下叛變,俞作柏、李明瑞內部分裂,反蔣失敗,失敗後,李明瑞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同年12月和翌年2月,與陳豪人、張雲逸、俞作豫等領導左右江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7、第8兩軍總指揮。 1930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奉命與鄧小平、張雲逸等率第七軍離開右江蘇區,在桂黔湘粵贛邊界地區轉戰中,指揮奮戰梅花村、強渡樂昌河和崇義突圍等戰鬥,擺脫中國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於1931年春勝利到達湘贛革命根據地。根據中共第1方面軍總前委決定,他任河西總指揮部總指揮,統一指揮贛江以西部隊,取得安福等戰鬥的勝利,配合了中央蘇區第2次反「圍剿」。 5月任第七軍軍長,7月率部東渡贛江,到達中央蘇區,在江西興國與一方面軍主力會合,參加第三次反「圍剿」,戰功卓著。 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誣陷殺害於江西省雩都縣(今于都縣)。 1945年獲平反昭雪,並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然而,萬萬想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把一切全都推翻了!死去三十多年的李明瑞大有被曝骨鞭屍之勢,被誣陷是「軍閥」,「走投無路才逼上梁山」、「企圖率隊逃跑」,甚至變本加厲的編造說他:「逃到了白區才被打死」。李明瑞七十多歲的遺孀被批鬥得服毒自殺;李明瑞家人全被遣散回鄉強迫勞動改造,家散人亡。 [2]
人物生平
1896年11月9日(農曆十月初五),李明瑞出生於廣西北流縣清灣鄉硃砂地村李香雨公故宅。 1898年,祖父母雙亡,家庭變賣所有田地作喪葬費,遂破產。是年隨父母遷居十里外的平旦村,佃田耕種。 1899年,幼兒時代常隨父母去看牛或到田間勞動。 1900年,母親生於二弟玖生,家庭生活更為困難。 1901年,父親往嶺洞(明瑞外祖父家鄉)大路寨小學教書。明瑞隨往,住外祖父家,後又在大舅父俞壁階(俞作柏、俞作豫的父親)處食宿。與俞作相等表兄弟一起生活。 1902年,開始讀初小,父親是啟蒙先生,兼教《四書》、《五經》。假日回平旦村替家中看牛搞農活。 1903年至1906年初小畢業,並能背「四書」、「五經」,還從舅父俞崇階(武秀才)處學會一些刀、棍、劍、朝、拳等武術。農忙時回家幫工。(其問1904年母親又生一對孿生弟靜生、毅生)。 1907年至1908年,因家庭困難,無法就學,回平旦村務農兼自學。 1909年至1913年,得俞壁階舅父資助,考入北流縣城舊制高等小學學習三年。其間1910年冬,由父母包辦娶羅昭儀(12歲)作童養媳。 1913年秋至1917年夏,在玉林五屬最高學府——玉林五屬中學學習畢業。 1917年夏,母親賣豬萊得二十元東毫給李明瑞赴廣州考大學。後考慮由於家庭經濟困難,無法讀大學,留落廣州一年在俞作相、黎仲舟處食宿,準備考公費軍校。 1918年夏至1920年秋,在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第一期學習炮科。 1920年下半年,在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畢業後,派到廣東江門鎮守使署當教練 。 1920年冬,調任原討袁護國軍第二軍俞作相連當排長。同年由廣東率部隨俞作柏回桂駐防玉林。 1921年,在貴縣及玉林五屬一帶參加剿匪,維持地方治安,升任連長。 1922年,隨俞作柏部移防容縣、半溪,升任營長。 1923年,隨俞作柏部移防梧州,並與奉孫中山先生之命任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的黃紹竑部隊合作,將舊佳系沈鴻英駐梧州之馮葆初部一旅全部繳械消滅。 1924年,配合討賊軍,將廣東侵梧州之陳天泰部消滅。 1925年1月,配合友軍討伐沈鴻英,李明瑞在中路攻蒙山,擊敗沈軍主力,各路友軍也同時獲勝。沈鴻英在桂不能立足,投靠北洋軍閥吳佩孚。 配合討賊軍,討伐舊桂系軍閥沈鴻英部盧德洋旅,由梧州出發藤縣,將其全旅消滅繳械,敵酋黃超武投降。 聯合友軍進攻陸榮廷駐桂江口之陸雲高師全部擊潰。敵將王贊斌、蒙志、梁潞篙等投降。並繳獲兵艦、槍械及其他軍用品甚多。不久,明瑞升為團長。 李明瑞由武鳴繼續進玫陸榮廷部在那馬、都安之蒙仁潛、陸福祥、林俊廷等。蒙仁潛潛逃,陸福樣受重傷、劉日福投降,林俊廷遠走貴州,陸榮廷兵敗人散,逃往上海。 夏,雲南唐繼堯以十萬大軍分兩路入桂,南路以龍云為總指揮進占南寧,李明瑞與友軍二千餘人,直搗南寧之崑崙關雙方開展血戰,滇軍退守南寧,龍雲以在廣西已無勝利把握,便自動撤走,李明瑞率部追至太平與之決戰,獲戰利品甚多。 10月,李明瑞率部與廣東陳銘樞部聯合討伐廣東南路軍閥鄧本殷,大破敵主將蘇廷有,攻克廣東高州、茂名、化縣、合江等處。 1926年年初,由欽州班師回桂駐南寧。 夏,北伐戰爭開始,廣西北伐軍稱第七軍,率師四旅參加戰鬥。李明瑞初任第一旅旅長(無師長編制),不久,改任第二旅旅長。5、6月間從南寧經柳州、桂林向湖南進軍。抵湖南時,中共湖南黨組織派姜祖武同志到李明瑞部工作。 7、8月間,第二旅到達汨羅江,該處是北洋軍閥吳佩孚阻截抵抗北伐軍的第一道防線,有重兵把守,李明瑞所部在汨羅江附近語溪口各處展開血戰,強度汨羅江,向汀泗橋挺進。 汀泗橋系北洋軍閥「十省聯軍」抗拒北伐軍的第二道防線,把守更加嚴密。李明瑞部配合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經過多次衝鋒肉搏,卒將該橋攻克,繼向賀勝橋追擊。 賀勝橋系吳佩孚軍閥守衛的第三道防線,有堅強的防禦工事,吳佩孚親自指揮守軍,武器裝備十分精銳。北伐軍先由葉挺部進攻,久戰未克,第七軍李明瑞旅到達後,立即投入戰鬥,輪番衝殺,吳佩孚率領的所謂「常勝軍」終被粉碎。李明瑞隨軍進逼武昌。 8、9月間,李明瑞隨第七軍進入江西支援北伐友軍。由贛北進軍經武寧縣之菩溪,該處有孫傳勞「五省聯軍」的王牌師之一謝鴻勛部二萬多人防守。第七軍先頭部隊與之苦戰一日末克,後經李明瑞率預備隊旅包抄敵後方,插向謝鴻勛指揮部,謝措手不及,被北伐軍前後夾攻,一舉殲滅,謝鴻勛師長身受重傷死亡。 8月26日,李明瑞所部由菩溪向德安進攻,敵方為孫傳芳的勁旅盧香亭、段永澤把守,不但訓練有素,且擁有山炮、野炮、列車炮等許多新式武器裝備。經過多時頑強苦戰,方將其擊敗。俘虜2——3千人,繳獲戰利品無數,我官兵亦死傷慘重。 10月上旬,我軍占領德安後,敵聚大軍於王家鋪,企圖三面合圍德安,我軍退出德安,李明瑞旅不顧疲勞,連夜進攻王家鋪,俘敵千餘,卒將敵人擊敗。 敵自德安失敗後,又糾合2——3萬人在德安附近的九仙嶺,仗其兵力、地利的優勢對我發動進攻,11月1日李明瑞率部與第四軍葉挺團奮力突破敵陣,敵紛紛退卻,全線崩潰。 李明瑞命所部追擊退至吳城鎮之敵,敵6——7千人全部繳械投降。 江西戰局自吳城鎮之敵繳械後,第七軍即於11月9日占領九江、南昌。開赴九江整訓,並將旅改編為師。李明瑞任第一師師長。 在九江,李明瑞邀集參加北伐66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的校友聚會,歡迎講武堂的戰術教官李德湖(國民革命軍司令部中將高級參謀)。會中李明瑞對已參加共產黨的童陸生、王根憎等同學的發言極為欣賞,結為好友。 第七軍自入贛後,三戰三捷,11月上旬全部肅清江西之敵。群眾稱譽第七軍為「鋼軍」,李明瑞為第七軍公認戰功最著的勇將,李宗仁稱:「李明瑞為我第七軍的一員虎將,戰功彪炳。」 1927年2月下旬至3月 李明瑞率部隨李宗仁指揮的江左軍自鄂東的黃傷。廣濟、羅田向安微的宿松、太湖、潛山一帶進攻安慶。 3月4日,敵安徽省長陳調元附義。4月至5月 李明瑞率第一師沿津浦路北上抵合肥,挺進徐州,與北洋軍閥直魯聯軍張宗昌、馬濟部激戰,大敗敵於梁園、因陽及隴海路。5月20日克明光、臨淮和風陽。22日克蚌埠。 6月下旬,韓莊之役,張宗昌守備部隊,聞李明瑞所屬團來進攻,不戰而逃。 8月下旬,李明瑞率所部移駐蕪湖、安慶。孫傳芳率「五省聯軍」偷渡長江,拼全力反攻,發生了龍潭戰役。李明瑞為保衛南京,收復棲霞山,身先士卒,帶隊猛衝,卒攻克棲霞山。繼而投入龍潭大戰,血戰七晝夜,俘虜大批敵軍,繳獲無數武器,孫傳芳部隊終於全軍覆滅。 1928年夏,李明瑞任第四集團軍軍事參觀團團長赴北平等地參觀第二、第三集團軍裝備訓練。 當時在北平的「廣西留平同鄉會」上發表演說,猛烈抨擊軍閥、土豪、地主、資本家及帝國主義,號召大眾克服弱點,團結禦侮。 秋,借回鄉探親名義請假,經香港回到北流縣城與俞作柏、俞作豫和中共廣西省委書記朱錫昂等密謀「先倒桂後反蔣」,以打倒新軍閥。並將妻子女兒、兒子三人接去上海居住,以防桂系、蔣介石株連家屬。 1929年1至2月間,北流縣委書記俞作豫、香港共產黨員梁君始,受中共廣西省委和駐香港的中共負貴人派遣,先後往武漢在李明瑞部隊中工作,協助李明瑞進行「倒桂」事宜; 3月28日,第一次蔣桂戰爭爆發,李明瑞率整編第十五師、五十七師及原第七軍的其它部隊在陣前宣告獨立,不參加蔣桂戰爭,脫離新桂系,並發出倒桂通電、標語。 5月,李明瑞以倒桂有功,任軍事待派員、廣西編遣區主任、廣西督辦公署司令、兼整編第十五師師長,率十五師、五十七師等部隊回桂消滅新桂系殘部。呂煥炎等投降,接受改編,廣西戰事平定。俞作柏回廣西任省主席,黃紹竑逃港。俞、李主政,主動邀請中共派人來廣西合作。5月下旬 俞作柏、李明瑞在梧州釋放廣西「清黨」時被捕的陳漫遠等全部共產黨員、團員、進步人士。 6月至7月,中共中央應俞、李邀請先後派鄧小平、陳豪人、龔鶴村、張雲逸、葉季壯等40多個得力幹部到廣西工作。 7月,姜祖武應李明瑞托咐介紹宏任遠、余惠等7、8個湖南籍共產黨員及進步分子來見李明瑞,李明瑞一一予以安排。 同時在南寧又釋放了羅少彥、何健南、謝鶴籌、陳可福、陳可祿、陳賜秉、孫醒依等一批共產黨員、團員、進步人士及先前刑滿釋放的共青團員莫文嘩、吳西等進步分子一一加以任用。8月1日 俞、李主持召開廣西省政府成立典禮。 同意共產黨主張開放群眾運動、武裝農軍; 8月26日,「俞作豫、李明瑞給韋拔群領導的東蘭農民自衛軍發槍300枝,彈藥若干。農民自衛軍300多人,在南寧公開進行短期訓練。 9月,汪精衛派薛岳到南寧,遊說俞李與張發奎聯合反蔣。並答應支援軍費80萬元,後發現俞作豫、李明瑞任用很多共產黨員,進而反目而去,分文不給。 9月28日、30日,蔣介石兩次致電李明瑞進行拉攏、威脅,李明瑞置之不理。 10月1日,俞作豫、李明瑞在南寧召開討蔣誓師大會,宣布成立南路討蔣總司令部,俞作柏任總司令,李明瑞任副總司令。發布討蔣通電、提出:「反獨獲,實現民主,釋放政治犯,貫徹『三大政策』、 『會後李明瑞到窪平前線視察,知黃權、呂煥炎、楊騰輝等均被蔣介石收買叛變。實力6擊,『李明瑞遂返南寧。 』10月上旬俞作豫、李明瑞在南寧召開軍政會議,從新部署,退作長期鬥爭。所有未附逆部隊及總部直屬各營、省轄警備第三、第四、第五大隊、教導總隊,統歸南寧警備司令部指揮調遣,司令一職,派張雲逸兼任。所有槍枝彈藥、軍用物資,悉數運往百色、龍州等地。以上部隊開往百色、龍州集結整理,由李明瑞任總指揮。 10月14日,俞作柏、李明瑞和俞作豫率領的警備第五大隊離開南寧往龍州。 中旬,俞作豫、李明瑞在龍州舉行軍政會議,決定由俞作柏去香港籌集軍資,李明瑞、俞作豫堅守左江一帶,整頓擴充隊伍。 下旬,鄧小平、陳豪人和張雲逸率領警備第三、第四大隊開赴百色。11月初中央代表龔飲冰傳達中央指示,鄧斌在百色召開部隊黨委會議,布置起義工作後,赴上海匯報起義準備工作。 11月中旬,鄧小平由百色去龍州,準備面勸李明瑞參加革命起義。鄧小平帶領袁任遠、許卓一行途經思隆、向都交界的棕樹助遏李明瑞帶許進(共產黨員)從龍州來百色。『鄧小平、李明瑞相遇,長談後轉回百色。李明瑞同意參加起義,並建議總指揮部設在百色。不久即趕回龍州籌划起義。 下旬,蒙志仁率警備第五大隊二、四兩營在進軍崇善途中叛變,回占龍州。 28日,李明瑞帶一個衛士連從百色回到龍州附近,知蒙志仁領變,立即召計緊急軍事會議,布置平叛。 29日,李明瑞、俞作息指揮部隊圍攻盤據龍州的蒙志仁叛軍。 12月4日,李明瑞、俞作豫率部指揮光復龍州。 11日,陳豪人和張雲逸領導了百色起義,並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誕生,張雲逸擔任紅七軍軍長,陳豪人擔任政治部主任兼軍委書記。 中旬,李明瑞、俞作豫在龍州將第五大隊整頓、擴充編為一個旅,李擔任總指揮,俞作旅長。『中旬 蔣介石派唐海安、顏德忠等心腹,帶着「廣西省主席」、「第十五軍軍長」的任命狀和巨款先後到香港、龍州分別向李明瑞胞弟李靜生和李明瑞本人進行遊說,要李明瑞通電就職,脫離革命,李明瑞斷然拒絕。 下旬,李明瑞在龍州,遵照黨的指示,閱讀《共產黨宣言》《唯物史觀》等革命書籍,併到戰士中去上課,宣講革命道理。 1930年1月,李明瑞經陳豪人、張雲逸介紹,黨中央批准,宣誓參加共產黨。 1月,廣西前委書記陳豪人(陳導民)向中央匯報百色起義和紅七軍成立情況,建議中央在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以俞作豫為軍長,力陳調李明瑞到百色,利用李明瑞的影響,就任紅七、八軍總指揮,壯大革命隊伍。 1月底,龍州起義準備工作就緒後,李明瑞應陳豪人和張雲逸的邀請去右江,就任紅七、八軍總指揮。中央紅七軍前委在鎮結召開幹部戰士大會,熱烈歡迎、祝賀李明瑞榮唐重任。 2月1日,龍州起義。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宣告成立。起義會上宣布:俞作豫任軍長,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 4日,紅七軍與敵人在隆安發生遭遇戰。6日,李明瑞率部程來支援,因敵眾我寡,遂指揮撤出隆安,退向那馬、恩隆、亭泅一帶。 3月初盤陽會議後,李明瑞、陳豪人和張雲逸率紅七軍至風山縣西山休整。在此期間李明瑞刻苦學習馬列著作,常至深夜不息。 下旬,李明瑞在紅七軍前委提出:紅軍應向外線游擊,擴大影響。前委接受其意見,決定由第一、第二縱隊向黔桂邊界游擊。 4月上旬,李明瑞和陳豪人、張雲逸率部分別從河池出發,占領懷遠鎮,召開群眾大會,籌得軍餉幾萬現洋。繼向環江縣進發,在宜山休整兩天。後進入貴州境內。 下旬,紅七軍進入苗山、奇襲榕江縣城。 30日6時,李明瑞指揮攻下榕江縣城,繳獲戰利品甚多。 5月1日,指戰員和榕江當地群眾舉行慶祝國際勞動節大會。軍首長陳豪人講話。隨後離開榕江回師右江。 6日,貴州軍閥王家烈親率五個主力團從背後追來,並派代表送信給李明瑞總指揮,請求留下大炮和電台。李明瑞一面佯應次日歸還,一面立即率全軍連夜渡河。 6月初,紅七軍挺進百色與卑建英團作戰。卑建英以同學身份寫信給李明瑞,勸其回歸桂系。李明瑞覆信嚴詞拒絕,並勸導棄暗投明。 2日,李明瑞和張雲逸等首長到百色前線觀察地形,開現場會。李明瑞用僅有的三發山炮彈,親自瞄準,射擊敵碉堡,發發命中。最後光復百色。 中旬,收復右江沿岸的田州、平馬、思林、果德等縣城。 7月中旬,紅七軍於果化媽媽蝴襲擊滇軍,激戰五晝夜,雙方傷亡很大。紅七軍遲出戰鬥到思隆休整。 、 9月30日,廣西省委代表鄧崗在紅七軍前委擴大會上動員北上打大城市,鄧斌、李明瑞、張雲逸等不以為然.但顧全大局,只得同意。 10月上旬,紅七軍由平馬、百色分兩路匯集擱池。一路經過甫丹時,軍部獲悉紅八軍有支部隊在貴州邊界黃草壩一帶運行,部隊進駐河池後李舶消即與何莽、黃一平等帶一營人前往迎接。到河池後,紅八軍剩下的二、三百人編入紅七軍建制。 11月初,紅七軍在河池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李明瑞作為部隊首長及後隕員被邀請列席黨代會。 5日(農曆九月十五日),紅七軍開始整編為三個師。鄧崗宣布;任命李明瑞為紅七軍總指揮,張雲逸為軍長,鄧斌為政委,陳豪人為政治部主任。 鄧斌、李明瑞、張雲逸都在大會上講了話。 11日,紅七軍從河池出發,東下占領懷遠鎮。 14日,紅七軍在四把與桂軍遭遇,激戰西天,敵增援部隊趕到,紅七軍被圍困,李明瑞機智地指揮全軍從山上小路突圍而出。 下旬,紅七軍攻融安縣長安鎮,與白祟椿、韓彩風師激戰四天三夜不克,李明瑞率部退回三防。 月底,部隊進駐富祿鎮,籌得軍餉一千多元。 12月上旬,向古宜、龍勝一帶少數民族地區迸發。 中旬,部隊進駐湖南綏寧縣。 下旬,紅七軍進攻湖南武崗縣,敵以十個團增援,連攻六日不克,李明瑞等領導決定回師廣西,攻打全州; 1931年1月1日(農曆冬月十三),進入全州縣。2日攻下全州縣城,前委開會,對李立三路線表示懷疑。陳豪人,鄧崗受命離隊向中央報告,會議決定北上江西中央蘇區與朱毛紅軍匯合,在全州籌得軍餉幾萬元。 4日,紅七軍離開全州經過灌陽,六日到達道州。 8日,到江華城,接受敵倉庫,沒收官僚財產,徵用被服御冬,敵來圍攻,紅七軍轉向賀縣桂嶺。 中旬,紅七軍在桂嶺縮編為兩個團,李明瑞兼任五十八團團長。 2月1日,紅七軍進駐樂昌縣梅花村,準備建立根據地,增選李明瑞為前委委員。 3日(農曆十二月六日),梅花村戰鬥,李明瑞親臨前線指揮,紅七軍因寡不敵眾,撤出戰鬥,此役殲敵一千多人,紅七軍損失七百多人,李謙、章健犧牲。 5日,紅七軍搶波樂昌河,李明瑞與鄧斌率領五十五團及五十八團一部分先渡河,敵軍潮湧而來,紅七軍隊伍被截為兩部,李明瑞寫信交警衛員彭成文通知未渡河的張雲逸不要渡河。 7日,張雲逸率五十八團一部分及後勤人員在坪石偷渡樂昌河。 8日,李明瑞與鄧斌率五十五團等大部隊伍進駐江西祟義,開展工作,並派人尋找五十八團。 下旬,鄧斌、李明瑞率領的紅七軍主力,在崇義開辦幹部訓練班。爾後,鄧斌經前委同意;往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指揮部隊由李明瑞總負責,並指定他為前委常委。 3月初,敵人從三面進攻祟義,李明瑞指揮部隊利用大霧從僅有的一條城北小路撤出,進駐營前。敵又增加兵力追擊,李明瑞率部經遂川進駐衙前;上旬 李明瑞率五十五團進駐永新縣天河鎮。在天河與湘贛獨立師的王震為政委一個團匯合,合攻安福,殺傷大量敵人;但末攻克縣城,撤回永新。 4月上旬,李明瑞率五十五團與張雲逸率領的五十八團;部份在永新匯合。 中央革命根據地總前委指示成立「河西總指揮部」,統一指揮湘贛蘇區贛江以西的紅七軍(約二千多人)、紅二十軍(約二千多人),獨立一師(約一千多人),任命李明瑞為總指揮。 5月15日,蔣介石發動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李明瑞指揮紅七軍、紅二十軍、獨立一師全力再攻安福城,敵軍大敗。是役殲敵一個團,俘虜一百多人,繳槍約千支,迫擊炮數門。安福大捷後,部隊回水新休整。 30日,蔣介石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被粉碎。 6月初,李明瑞率領河西紅軍從求新出擊,連克蓮花、宜春、荼陵、安仁等縣,擴大湘贛革命根據地。 上旬,紅七軍前委接中共中央五月十四日來電:「將二十軍編為七軍以充實七軍的力量,以統一軍事指揮」,「中央決定七軍軍長為李明瑞同志,以葛耀山為政治委員,葉季壯為政治部主任,張雲瑞為參謀長。」下旬 紅七軍從安仁出發,連克制縣、遂川。 6月11日,紅七軍在興國編成三個團,紅二十軍編入紅七軍。中央軍委給予紅七軍補充很多槍彈及服裝。李明瑞正式就任紅七軍軍長,率部渡過贛江。 12日,紅七軍進駐朗縣的白露圩。 蔣介石發動第三次反革命「圍剿」、『中共中央軍委為準備第三次反圍剿:中央召喚紅七軍領導李明瑞、張雲瑞,葉季壯去瑞金壬田寨,參加中央軍委高級會議,討論反「圍剿」的戰略戰術。 李明瑞等領導受到中央前委總書記毛澤東、總司令朱德的親切接見、鼓勵。中央軍委授予紅七軍一面錦旗,上面繡着「轉戰千里」四個大字。 7月上旬,紅七軍到達賴縣沙地。 8月9日,紅七軍在朱總司令、毛委員的指揮下,配合兄弟部隊殲滅龍崗之敵。 9月下旬,在方石嶺戰役中李明瑞機智神速地指揮紅七軍連夜急行軍一百多里,趕至方石蛤,紫緊咬住逃敵的尾巴,配合友軍消滅了韓德勤一個旅。勝利結束第三次反「圍剿」。李明確寫下戰況匯報。 10月,紅七軍軍部駐鄂都小密鎮,受王明「左傾」機會主義錯誤指導,紅七軍政委葛耀山背着李明瑞軍長成立「肅反委員會」。書記為葛耀山、委員為張雲逸、葉季壯。以改組派名義在紅七軍中進行「肅反」。殺害久經考驗優秀幹部許進、余患、魏伯昌等多人,監禁審查嚴刑逼供二十多人。李明瑞被懷疑為改組派頭子,不得參與「肅反」,只派其負責作戰及籌軍餉。 下旬,李明瑞為執行指揮作戰及籌餉任務,隻身帶兩個警衛員由軍部小密鎮出發至五十六團第八連(駐地黃龍鎮朱田村)視察。當日五十六團政委(團肅反書記)接到葛耀山電話,指示「監視李明瑞」,政委到朱田村後即召開連黨支部會,煽動、布置連部派人殺害李明瑞,以致李明瑞含冤而死,是年35歲。軍部發現錯殺後,葛耀山又散布謠言,誣陷李明瑞「企圖率隊逃跑」。 1945年3月,黨中央在延安召集原紅七軍同志開會,會議肯定紅七、紅八軍在左右江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功績。對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徹底批判,對左右江革命領導人之一李明瑞予以正確評價。 「七大」時,黨內外同志證明李明瑞是好同志,有重大戰功,追認為革命烈士,列入黨中央組織部所編的「烈士英名錄」。 1949年12月,廣西解放。經黨中央同意給李明瑞家屬於以革命烈屬待遇。廣西省博物館展覽紅七、紅八軍史,懸掛總指揮李明瑞照片。 1978年12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百色起義四十九周年。中央代表團正劇團長受鄧小平委託,接見李明瑞家屬,團長說:「李明瑞擔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是一位好同志,他是為革命而光榮犧牲的。」 1981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五十二周年。鄧小平題詞:「紀念李明瑞、韋拔群等同志 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984年12月11日,百色、龍州起義五十五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在南寧建成李明瑞、韋拔群塑像紀念碑及陳列館,並隆重舉行揭幕典禮。 1985年2月1日,龍州起義五十五周年.北流縣舉行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落成及李明瑞俞作豫紀念碑揭幕典禮,原郵電部部長鍾夫翔同志為紀念館題字:「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紀念館」。 1986年,在李明瑞出生地北流縣清灣鄉磋立「明瑞中學」,鄧小平題寫校名。 1989年,北流縣清灣鄉平旦村修復李明瑞生前獨資興建的國民基礎學校,改名為明瑞小學,當時的廣西區政府主席韋純束題寫校名。
人物評價
李明瑞是中國革命的著名將領和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在北伐戰爭和土地革命戰爭中,展示着堅定的無產階級黨性和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從1930年9月到1931年7月,李明瑞作為紅七軍的主要領導人,指 揮部隊經桂、黔、粵、湘、贛五省,歷時10個月,跋涉數千里,大小戰鬥百餘次,歷盡艱險,實現「會師朱毛」的計劃。黨中央高度評價紅七軍的戰功,稱譽為「千里來龍」。 1945年,黨中央作出了《紅軍第七軍歷史的決定》,為李明瑞恢復了名譽,並正式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他的軍服、指揮刀、墨硯等遺物,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1981年鄧小平題詞:「紀念李明瑞、韋拔群等同志,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986年,鄧小平說:「……紅七軍打仗很勇敢。廣西了不起,特別是李明瑞,不僅勇敢能吃苦,又會帶兵打仗!……李明瑞是個艱苦奮鬥的人!」鄧小平同志還說:「不要宣傳我,要多宣傳李明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