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李文斯敦(公元1813-1873年)),外文名:David Livingstone,最著名的非洲旅行布道家。

布道家,《新約[1]》中指旅行傳教士。沒有特別的職稱,但除了傳播福音,可能擔任主教或執事的工作。近代以來,在新教教會中,主要指廣泛傳播福音[2]的平信徒。又指奮興布道家。

目錄

人物簡介

提起非洲宣教事工,沒有人能忘記戴維李文斯敦這名字。十九世紀的非洲有「黑暗大陸」之稱,因它不但文化落後,難以開展福音工作,甚至有野蠻吃人的民族。這位偉大的宣教士卻深入非洲內陸,經歷多次危險;好幾次被獅子襲擊,甚至有一趟肩膀被撕破了。在一次深入非洲內地工作時,先後害熱病三十次;雇來的挑夫也多番挾帶他的財物逃走,土人的威脅又無日無之。然而李文斯敦始終熱愛着非洲。

自一八四一年他抵達非洲後,當中除有兩年返國與家人相聚外,他都一直留在非洲事奉,直至客死於此。那是一八七三年五月一日清晨,在非洲內陸一個荒僻的地方,人們發現李文斯敦跪在?前死去。熱愛他的非洲人,要求他的隨員把他的心臟埋在非洲一棵大樹下,把他的名字刻在樹幹上,以作紀念。他們哀痛一番後,便用帆布和樹皮包裹用鹽醃過的屍體,抬它步行了一千五百多哩到非洲的東岸,再運回英國去,其後下葬於西敏寺。

這位深受非洲人愛戴的宣教士,本是一個貧苦蘇格蘭人的兒子。十歲那年,他就被送到紗廠里工作。每天清早五時半起?,一直做到晚上八時為止。每晚工廠關門後,他就到夜校去上兩小時課,這樣半工半讀有十三年之久。

其實李文斯敦早就渴望做一個宣教士。憑着自身的努力,於一八三六年,他考進了醫學院,也在神學院兼修神學課程。起初他嘗試傳講神的道理時,常是一敗塗地。例如有次他在一間鄉村小教會講道,雖事先仔細準備好講章,但一上台卻講不出話,只對會眾囁嚅地講了一句話:「各位朋友,我把要講的一切全都忘卻了。」說完便逃去無縱。

然而,這位滿腔熱情的青年之潛質終於漸漸顯露出來。他在一個聚會裡,聽到當代著名的宣教士摩法特談到非洲的宣教情況,心裡便對非洲響往不已。他便問摩法特他能否為非洲做點事,這位日後成為他岳父的資深宣教士回答說:「可以,如果你準備好離開現在的工場。」李文斯敦把這句話藏在心裡,矢志不忘。

李文斯敦終於加入宣教士行列,前往非洲工作。他在南非時,十分不滿只有沿海地區的宣教工作。於是尋找遠離其它傳道站的工場,深入內陸旅行。他寫信到倫敦說:「我將整裝待發,隨時到任何地方——只要是向前走。」這種流動式的宣教心愿,與當時的宣教政策大相徑庭。他明白自己缺乏耐性,所以求告神說:「願主用謙卑的精神包裝我,使我能更像主。」

由於他熱愛旅行布道,盼望為基督的國度拓展土地,婚後仍帶着妻兒往來蠻荒之地。因為妻兒不能適應,加上別人的勸告,李文斯敦只好與家人分別,讓他們回英國去,而自己則繼續孤單的旅行布道工作。他在一封家書里,向妻子道盡他對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且讓我們先盡本份服事救主,我們將來會再相見,巴不得那個時候就在目前....我至誠地對你說,我最親愛的,當我們結婚時,我愛你;而當我們相處得越久,我愛你也越深。請把孩子們拉到你身邊,代我吻他們。告訴他們,我是為了愛耶穌而離開他們的。」

當時有些奴隸販子進到非洲內陸,拐走大量的人,帶到海岸的奴隸市場去販賣。在李文斯敦的旅途中,他常遇到漫長的奴隸行列,也碰見過不少被焚的村落,和被遺棄的奴隸屍體。因此,他愛非洲人的心越發強烈,迫切地盼望能早日到內陸傳道,並要向土人介紹正當的貿易途徑,以制止這種慘無人道的勾當。

有次,挑夫偷走他的藥箱,使他在一個熱病猖獗的地帶,渡過了四年沒有藥物、令人難以置信的艱苦生活。當他回到基地時,他的財物早被土人帶走,因他們斷定他已死去。十八天後,紐約先鋒報記者史丹利到達他的基地,及時帶來需用的物資。這記者一心想得到李文斯敦的第一手數據,跟他住了四個月,並勸說他返回文明世界。但他的決心絲毫未有動搖,史丹利只好離去,讓李文斯敦繼續進入內陸工作。

在跟着的十個月中,他忍受着疾病的摧殘,靠人抬擔架前進。他在信中寫道:「倘使良善的主容許我制止內地販奴的滔天罪惡,我甘受苦餓而毫無怨言,我將以整個心靈感謝祂的名。」李文斯敦就在這次行程中逝世。他死後不久,非洲的奴隸市場終於關閉了。

李文斯敦對非洲人那種無私的愛心,對事奉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及他謙卑虛心的態度,使他贏取了當地土人的尊敬和信任,因而被非洲人認定是「偉大到不能下葬在非洲的人」。他將一生都獻給了神和那片非洲大陸,正如他在日記簿中記載:「我的耶穌,我的君王,我的一切,我如今再一次把自己整個向你奉獻,求你接納我。啊!慈悲的天父,求你使我能在離世之前,及早完成我的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