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勗
生平簡介
襲晉王位
自幼擅長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11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成年後狀貌雄偉瑰麗,得習《春秋》,豁達通大義,並勇敢善戰,熟知戰略要術。又喜愛音樂、歌舞、俳優之戲,旁人多有異談。 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勗於同月襲晉王位,並從李克用處得到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劉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全忠。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裡,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裡,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解潞州之圍
繼任晉王,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了李克寧、李存顥等人的叛亂,爾後親自帶兵去解救潞州之圍,他立即率軍從晉陽出發,直取上黨,乘大霧突襲圍潞州的梁軍,大獲全勝。李存勗的用兵之奇使梁太祖朱全忠大驚,他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潞州圍解,河東威振,控制鎮州的王鎔和控制定州的王處直見形勢驟變,也動搖了附樑的信心,和李存勗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後梁。後梁為了保護河北,於是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晉軍抓住機會,以騎兵猛烈突擊梁軍,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譟而進。這時晉軍李存璋率領的騎兵大隊也趕上,梁軍丟盔棄甲,死傷殆盡。這一仗,使梁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之後,朱全忠一聽晉軍就談虎色變。而李存勗卻進一步安定了河東局勢,他息兵行賞,任用賢才,懲治貪官惡吏,寬刑減賦,一時河東大治。
完成父親的遺命
公元911年,李存勗在高邑(河北高邑縣)打敗了朱全忠親自統帥的50萬大軍。接著又攻破燕地,將劉仁恭活捉,押回太原。九年後,他又大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923年四月,他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不久遷都洛陽,年號“同光”,史稱後唐。同年十二月滅後梁,統一北方。經過十多年的交戰,李存勗基本上完成了父親的遺命。打下半個中國江山,在魏州即位稱帝,國號唐,歷史上稱為後唐,成為一名武功蓋世的皇帝。
淪落為伶人腦殘粉
文武雙全的李存勗,除了英勇善戰、謀略兵法,還精通《春秋》,喜歡音樂,懂音律,喜歡聽戲還喜歡演戲。李存勗稱帝后,認為已完成父親遺願,中原已定,就不再進取,而是開始享樂。在位期間,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好,開始痴迷戲劇,精於戲劇,洞曉音律,自製詞譜,常常面塗粉墨,穿上戲裝,登台表演,不理朝政,並自取藝名為“李天下”,李存勗變身成為位高權重的文藝青年,可還不知足,還淪落為伶人腦殘粉。
興教門之變
寵幸伶人到了極點,經常同意伶人的無理要求,還冤殺忠臣郭崇韜。國家的財政權、官員的人事權、軍隊的調動權、以及皇帝的知情權等都被伶人所控制,武官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與伶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終於在公元926年爆發了,李嗣源帶兵殺入皇宮。可還沒等李嗣源殺到皇宮,被李存勗提升為直禦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趁機發動兵變,帶著叛亂的士兵亂殺亂砍,火燒興教門,並在混亂中射死了李存勗。當李嗣源殺到皇宮時,李存勗的屍骨已燒得所剩無幾,就這樣,李存勗帶著他忠愛的樂器、各種戲服一起歸天啦。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葬於雍陵。 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寫到:“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便是李存勗一生最好的寫照。 [1]
著作
兩《五代史》有本紀。工詞,《全唐詩》存詞4首。另敦煌遺書斯三七三存詩5首,《全唐詩續拾》據之收入。 著有《一葉落》《陽台夢》《憶仙姿》等。
詩文
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
原文: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作者:佚名 一曲舞鸞歌鳳:一本作“一曲清歌舞鳳”。鸞鳳,鸞鳥和鳳凰,古代傳說中吉祥美麗的鳥。
作者:佚名 那次宴會中“舞鸞歌鳳”的歡樂和別“伊”時“和淚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回憶起來,真是“如夢”一般。眼前的“殘月落花”,更引起了別後的相思;如煙的月色,給全詞籠上了迷濛孤寂的氣氛。這首小令,抒情細膩,婉麗多姿,詞語美,意境更美。 [2]
【一葉落】
一葉落,搴朱箔,此時景物正蕭索。
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
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陽臺夢】
薄羅衫子金泥縫,困纖腰怯銖衣重。
笑迎移步小蘭叢,嚲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撚弄。
楚天雲雨却相和,又入陽臺夢。
【歌頭】
賞芳春,暖風飄箔。
鶯啼綠樹,輕煙籠晚閣。
杏桃紅,開繁萼。
靈和殿,禁柳千行斜,金絲絡。
夏雲多,奇峰如削,紈扇動微涼,輕綃薄。
梅雨霽,火雲爍。
臨水檻,永日逃繁暑,泛觥酌。
露華濃,冷高梧。
彫萬葉,一霎晚風。
蟬聲新雨歇,惜惜此光陰,如流水,東籬菊殘時,歎蕭索。
繁陰積,歲時暮。
景難留,不覺朱顏失却。
好容光,且且須呼賓友。
西園長宵,讌雲謠。
歌皓齒,且行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