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共廢幾個太子
唐太宗 |
李世民共廢幾個太子李世民只廢過一個太子李承乾。
古代立儲君這種大事,關係江山社稷的穩定和長治久安,都是非常慎重的。因為皇帝的兒子一般比較多,該立哪位不該立哪位,必須得有個規則,要不然人人都覬覦皇位,對社稷穩定會有很大威脅,畢竟一般人都抵禦不了皇權的誘惑。正常情況下,古代皇帝選接班人都遵循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原則。嫡長子一般都會成為太子,除非特殊情況,才會做出別的選擇,如嫡長子實在太不成器,做出大逆不道之舉惹怒了皇帝,或者嫡長子夭折等特殊情況。嫡長子如果不行,則按嫡次子、嫡三子、嫡四子……的順序往下,嫡子都不行,才輪到庶子。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兒子(也就是嫡子)只有三位: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最後選擇李治作為太子,就是因為另外兩個嫡子實在是太不成器了,讓他不能滿意。相比兩位同母哥哥來說,李治的性格偏柔弱,很難想象雄才偉略的唐太宗會選擇他當太子,其實李世民也是頗為無奈的。[1]
嫡長子李承乾八歲被立為太子,史載其「性聰敏」、「丰姿峻嶷、仁孝純深」,頗得太宗喜歡。若是他能規規矩矩做好太子應該做的事,皇位繼承權自然是他的,但他後來做事卻荒唐得一塌糊塗,給人一種不着道的感覺。如他覺得實在無趣的時候,就想辦法找樂子,讓自己的手下分兩隊,玩打仗遊戲,誰要是不拚命「殺敵」,就會被他折磨得死去活來,有的被他活活打死。李承乾還讓手下去偷老百姓的牛馬,你說無聊不無聊?這倒罷了,李承乾對宮中美女膩歪了,便寵幸一太常樂人,稱他為「稱心」,太宗知曉後大怒,殺死「稱心」,而李承乾不知悔改,在宮中為「稱心」樹冢立碑。
唐太宗為李承乾安排了很多老臣如房玄齡、魏徵、張玄素、杜正倫等作為東宮輔臣,來輔助他成長為合格太子。但是太子玩得實在太過分了,對老師陽奉陰違,甚至還偷偷派人刺殺自己的老師。這樣的太子先不說能力強不強的問題,人品出了問題,要是繼承了皇位,估計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都得跟着倒霉。不過在古代那種皇權繼承制下,這些也不算是太致命,畢竟為了江山平穩過渡,只要不是超級離譜,能湊合就湊合了,一般不隨便改立太子的。最終的決定權在皇帝手中,若老皇帝不滿意,太子之位就危險了。
李承乾玩得太過,李世民就有了換太子的意思。歷來皇家子弟對皇位繼承權的爭奪都是血雨腥風的,只要有機會任何人都不會放過。這些大家都不陌生,清宮劇中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就是這種情況。李承乾一看就急眼了,準備效仿他爹當年發動政變,結果讓李世民給知道了,經過調查坐實了李承乾要謀反的罪證。李承乾雖然有些小毛病,那都不足以讓他被廢掉,但是謀反這罪名一旦坐實,基本上皇位就沒他的事了,除非李世民其他的十幾個兒子都死了。
嫡次子魏王李泰很聰明也很有才華,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有多寵愛呢?做個簡單的對比,李泰九歲的時候,李世民封他為越王、揚州大都督和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越、婺、泉、建、台、括等22州。而和他一同獲封的李恪只有8州。另外,按唐朝的慣例,皇子成年後都得去封地,非奉召不得回京。但是太宗就因為太寵愛李泰,給了他特權,可以常駐京畿,不用去封地,稱為「不之官」。李泰確實非常出色,有很深的文學造詣,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著名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誌》就是他主編的。
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因為密謀暗殺李泰,謀反而被李世民廢除,最後在李世民的苦心保全下,廢為庶民,流放於黔州。李泰也因涉嫌謀嫡降封順陽郡王,最後皇太子落到了李治的身上。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李承乾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冒險謀反,是因為魏王李泰圖謀不軌有意奪皇太子職位,李承乾在得知魏王李泰有奪嫡之念後,就開始日益狂悖驕躁,之所以狂躁主要是李承乾患了足疾,嚴重到走路都困難,人也不自信了,變得敏感多疑,最終決定暗殺李泰,暗殺失敗後,居然還秘密謀劃逼宮,李世民得知後,不得不下令廢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