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雜擬十首4-6

來自 國學薈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雜擬十首4-6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秉文

雜擬十首4-6是金代學者、書法家趙秉文的作品之一。

趙秉文(1159年-1232年),字周臣,號閒閒居士,晚號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省磁縣)人。是金代著名作家和學者。[1]

目錄

正文

其四

猗猗南山竹,並生凡卉叢。歲晏生霜雪,見別蕭艾中。

我欲食鵷雛,千歲不一逢。留之和律呂,截作嶰谷筒。

一變為清商,日暮來悲風。清泉溉石根,上有白雲封。

虛心抱靜節,知音為誰容。不如歸去來,一竿釣清灃。

其六

九齡起韶州,妻子家海濱。又如子室寶,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無古今。迢迢龍江上,鴻飛萬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不隨黃葉秋,況爭紫蘭春。

依依抱晚節,冷艷排霜晨。日暮碧雲滋,折花思遠人。

鳴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願言垂採摘,歲晏委荊榛。[2]

簡介

趙秉文(1159~1232)金代學者、書法家。字周臣,號閒閒居士,晚年稱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安塞主簿。歷平定州刺史,為政寬簡。累拜禮部尚書。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同修國史。歷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嘗一日廢書。能詩文,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又工草書,所著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 [3]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登進士第,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年)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同修國史、知集賢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趙秉文生性好學,詩文書畫皆工,在當時頗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現的哲學思想,以程朱理學為主,宣揚仁義道德性命之說。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善草書,著作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等。

趙秉文在書法上與同時代的党懷英、王庭筠、趙渢齊名,但趙秉文的書法早年卻是取法只比他長八歲的王庭筠。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大約「近水樓台先得月」,書法學米芾,並很得形神,時人甚至譽王庭筠書法「不在米元章之下」。

劉祈《歸潛志》云:「趙秉文幼年詩與書皆法子端(王庭筠),後更學太白、東坡,字兼古今諸家學,及晚年書大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