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本願寺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院寺派的本山。淨土真宗的創立者是親鸞聖人(鎌倉時代),最初為1272年(文永九年)所建大谷本願寺(1465年被延曆寺僧人焚毀),後經歷多次戰亂遷徙,1483年(文明十五年)第8代法主蓮如於京都山科建成山科本願寺(於1535年被天台宗聯合六角家軍隊焚毀),1542年(天文十一年)第10代法主證如於攝津國石山建成石山本願寺(於1580年被織田信長焚毀),本願寺是一向宗的本山〔宗廟〕所在。[1]

中文名稱: 本願寺

外文名稱: いしやまほんがんじ

地理位置: 大阪市中央區

全 稱: 石山本願寺

初代法主: 親鸞聖人

所屬宗教: 淨土真宗

原 稱:大谷本願寺、山科本願寺、石山本願寺

所屬國家: 日本

所屬城市: 日本大阪市

目錄

起源

親鸞聖人死後,女兒覺信尼於文永九年(1272年)在東山大谷建了一座廟堂,亀山天皇賜名為「本願寺」(講到的本願寺,一般就是指西本願寺)。院中藏有親鸞聖人的骨灰及其畫像。 本願寺宏偉的建築群和寬暢的礫石廣場與其顯得較為簡樸的入口大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著名的本願寺兩堂即為廣場右邊的御影堂(本願寺的締造性建築)和廣場左邊的阿彌陀堂。其中,御影堂為僧侶和信徒們的聚集地。此外,本願寺的其它建築:唐門、日本最古老的北能舞台、書院、黑書院、飛雲閣(國寶)等均是炫麗桃山文化的精華薈萃。

本願寺由於十一代法主顯如兩個兒子確定誰做繼承人的關係分為兩個地方:三男本願寺准如之本願寺,稱西本願寺。至此,本願寺分為東西兩家。准如一脈的西本願寺法統,被稱為「真宗本願寺派」,仍以正統自居;長子本願寺教如一脈的東本願寺法統,被稱為「真宗大谷派」。東西本願寺同位於京都,已成為一道文化風景線。兩寺並列為日本國寶,而西寺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本願寺家的大發展是在戰國時期,伴隨着「一向一揆」的爆發而達到鼎盛的。加賀國暴動的成功說明了其威力的強大,這也對其他宗派和戰國大名顯示了力量。雖然本願寺家的法主不主張發動暴動來挑戰社會,但是沒辦法控制洶湧澎湃的信徒。蓮如上人的「不得誹謗國法,不得誹謗佛法,不得輕慢地頭「守護」的法諭也漸漸被拋棄,從東海到中國,從北陸到四國,到處都有一向宗的勢力。一向宗的發展使得其他宗派和大名極為不滿,他們決定聯合起來撲滅一向宗。早在蓮如時,他們就迫害一向宗信徒。蓮如於1496年建的本願寺於1535年被比睿山僧人焚毀,證如上人又重修本願寺家,隨着規模的擴大,本願寺漸漸向着城市化發展。到1542年,豐臣大阪城的前身----石山御坊就築好了。它也成為一向宗的總部,指揮着全國的一向宗事務。

本願寺家所具有的宗教優勢在戰國時期很明顯,當時連年的戰亂使處於戰國食物鏈最底層的農民貧苦不堪。而對淨土真宗的信仰能使他們得心靈有所寄託,因此全國淨土真宗的教徒數量驚人,輕易就可發動規模浩大的一向起義。大名們在鎮壓領內叛亂時無論怎樣殘忍都不能根除信仰堅定的一向勢力。許多久經沙場的名將曾死在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一向一揆眾的起義上。所以本願寺家也是一般大名都不願得罪的。

證如上人與各大名都有較好的交往,如與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所以在他那時「一向一揆」還不算厲害,但是到其子十一代法主顯如上人時就直接加入了戰亂,表現極為活躍。本願寺家是一個宗教色彩極濃的戰國大名。其它勢力普遍都將其看成一股寺社的野勢力。顯如繼任後致力於改變這種看法。1557年,顯如履行了父親與細川晴元的婚姻協定,娶了晴元的養女(日本佛教僧侶可結婚生子,此女為左大臣三條功賴之女,武田信玄正室的妹妹)。同時又分別給朝廷與幕府上納兩萬與一萬錢,以此來提高本願寺家的政治影響。這種努力終於有了回報,1558年朝廷賜顯如「權僧正」的官位。而有了僧官位就可以任命下屬為僧官,這實際上是對本願寺家大名地位的肯定。

永祿三年(1560),顯如開始了第一次的軍事行動:發動越前、加賀一向一揆幫助連襟武田信玄與越後上杉謙信作戰。兩家還於永祿八年(1565)締結三條盟約,結成了強固同盟。由於第11代法主顯如娶了管領細川晴元的養女為妻,因而和武田信玄、朝倉義景結為連襟。後來石山本願寺在「反信長包圍網」的戰略架構中,成為重要一員。其門徒的強悍戰鬥意志,使得戰國梟雄織田信長軍也多次敗退於其實力雄厚的勢力下,折損數名猛將。信長為避免一向宗徒們再次受到煽動而叛亂,對於已經投降的一向宗徒常是毫不留情的全部屠殺,因而織田信長被宗教界塑造成「佛敵」的形象。但不久織田軍漸漸扳回劣勢,公元1578年,織田信長水軍以鐵甲船斷截了石山本願寺和中國(本州島西南部)的毛利輝元相通的唯一海上糧道,遭圍困許久的本願寺才不得不降伏,顯如撤離之後,其子教如仍作困獸斗一段時間,終究因不支而撤退,而後織田信長一把火燒了石山本願寺以絕後患。

織田信長遭遇本能寺之變死後,法主顯如與掌權的豐臣秀吉關係良好,1591年由秀吉捐地重建成京都本願寺(即西本願寺)。

公元1602年(慶長7年)時,由於「淨土真宗大谷派」(東本願寺)信徒超過1千萬人,為防止信徒過多失控,經由將軍德川家康之令,從本願寺獨立後創建,即為今日所見的東本願寺,而原本願寺為作區別亦改稱「西本願寺」。東本願寺與西本願寺相距不遠,僅有幾條路相隔的距離,兩邊的建築呈現左右相反的設計。東本願寺曾數次遭受祝融之害,所以原始面貌已不復見了。所看到的為公元1895年(明治28年)所重建。

戰爭時期,日本佛教的絕大部分宗派都積極追隨軍國主義政府,尤其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表現最為積極,他們提倡「忠皇愛國」思想,宣傳「護國」精神,為推行軍國主義政策、發動侵略戰爭服務。隨着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本願寺組織對出戰人員的家庭、戰死者親屬的慰問和援助,對傷殘士兵進行救護。此外還向前線軍隊派遣隨軍僧,讓他們在戰地傳教、慰問士兵,為死者安葬和舉行法會等。

勢力

要說本願寺必須先說淨土宗,淨土宗創立於中國,印度的淨土崇拜(認為人生即苦,希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傳到中國後,善導創淨土宗只拜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以往生淨土為期。 淨土宗因簡單易行在中國傳播很廣,所以很多和尚口口聲聲「阿彌陀佛」就是這麼來的。

淨土宗傳到日本後親鸞聖人據此創淨土真宗,親鸞聖人俗姓日野曾與公主有一段婚姻,所以本願寺僧人可以結婚。親鸞聖人將法主位傳女兒覺信,覺信以後就是大谷家做法主(本願寺法主是世襲的),但大谷家的法主都要認日野家為義父。八代法主蓮如在京都山科建山科本願寺,但不久就因教派之爭被比睿山僧人聯合六角家軍隊焚毀。十代法主政如在石山建石山本願寺,這就是戰國時代的本願寺本山。

因淨土真宗簡單易行,而且認為專度罪孽深重之人,所以在下層百姓特別是強盜、土匪中流傳甚廣。各地的本願寺為了防範盜搶組織了僧兵,於是一些地方就以寺廟為首發動了暴亂,還有一些地方更打着寺廟的旗號起義,這就是著名的「一向一揆」。一向宗在加賀起義並奪取了政權,成為了本願寺的宗教領國,因此本願寺的領地就是加賀、石山。在政如以前本願寺本山與各地的一向一揆只有鬆散的聯繫,法主只是精神領袖而已。

在本願寺八代法主蓮如上人四處傳教光大本願寺家門,並使得本願寺的勢力迅速膨脹的時代,下間氏一族的多位子孫被本願寺登用,成為本願寺的家臣,並在本願寺家臣團內擁有穩固的地位。在這一期間,下間氏本身的子孫也是如大樹枝葉一般的繁茂而昌盛。而戰國時候賴良·賴資·賴總根據敕許被任命為本願寺的坊官,確立了在本願寺內外的地位。以坊官和門跡的地位,下間氏在本願寺家成為年寄和家老,主持家中的俗務。同時,在眾多的一向一揆中,下間氏的人們以武將的立場作為大將出征,並且在多次一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間系圖》中記載的下間氏在本願寺奪取加賀領國,攻陷越前,以及和各大大名的戰爭中都表現非常活躍,下間一門的子孫也多有戰死和被處死的。

視頻

雪後的本願寺,很難拍到的角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