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麒麟属
木麒麟属 |
中文学名 木麒麟属 拉丁学名 Pereskia Mill. 拼音 muqilinshu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仙人掌目 科 仙人掌科 |
木麒麟属 (Pereskia Mill.)直立或攀援灌木,稀小乔木。分枝圆柱状,节间细长,节不缢缩;小窠生叶腋,具绒毛和1至多数刺,刺针状、钻形或钩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羽状脉和叶柄。花两性,辐状,具梗,在小枝上部成总状、聚伞状或圆锥花序,白天开放;花被片多数,外轮萼片状,较小,内轮花瓣状,开展,稀直立;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稍开展;子房上位或下位,1室,侧膜胎座,有时为基底胎座状或悬垂胎座状;柱头3-20,直立或近直立。浆果梨形、球形或陀螺状。种子多数至少数,倒卵形或双凸镜状,黑色具光泽,种脐小,基生。
目录
形态特征
株:直立或攀援灌木,稀小乔木。
枝:分枝圆柱状,节间细长,节不缢缩;小窠生叶腋,具绒毛和1至多数刺,刺针状、钻形或钩状。
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羽状脉和叶柄。
花:花两性,辐状,具梗,在小枝上部成总状、聚伞状或圆锥花序,白天开放;花被片多数,外轮萼片状,较小,内轮花瓣状,开展,稀直立;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稍开展;子房上位或下位,1室,侧膜胎座,有时为基底胎座状或悬垂胎座状;柱头3-20,直立或近直立。
果:浆果梨形、球形或陀螺状。种子多数至少数,倒卵形或双凸镜状,黑色具光泽,种脐小,基生。
下级产物
木麒麟Pereskia aculeata Mill.
木麒麟属 木麒麟属 攀援灌木,高3-10米。基部主干直径达2-3厘米,灰褐色,表皮纵裂;分枝多数,圆柱状,具长的节间,绿色或带红褐色,无毛;小窠生叶腋,垫状,直径1.5-2毫米,具灰色或淡褐色绒毛,于老枝上增大并突起呈结节状,直径达15毫米,具1-6(-25)根刺;刺针状至钻形,长达1-4-(-8)厘米,褐色,在攀援枝上常成对着生并下弯成钩状,较短。叶片卵形、宽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5-7 (-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全缘,基部楔形至圆形,稍肉质,无毛,上面绿色,下面绿色至紫色;侧脉每侧4-7条,在上面稍下陷或平坦,于下面略突起;叶柄长3-7毫米,无毛。花于分枝上部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辐状,芳香,直径2.5-4厘米;花梗长5-10毫米;花托外面散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叶质鳞片及腋生小窠,鳞片长8-25毫米,宽2-6毫米,小窠具黄褐色至淡灰色绒毛和细刺;萼状花被片2-6,卵形至倒卵形,长12-15毫米,宽4-8毫米,先端急尖或圆形,有时具小尖头,淡绿色或边缘近白色;瓣状花被片6-12,倒卵形至匙形,长15-23毫米,宽6-8毫米,先端圆形、截形或近急尖,有时具小尖头,白色,或略带黄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无毛;花丝长5-7毫米,白色;花药椭圆形,长1-1.2毫米,黄色;雌蕊无毛,子房上位;少数胚珠着生于侧膜胎座下部呈基底胎座状;花柱长10-11毫米,直径1-2毫米,白色;柱头4-7,直立,长3-4毫米,白色。浆果淡黄色,倒卵球形或球形,长1-2厘米,具刺。种子2-5,双凸镜状,黑色,平滑,直径4.5-5毫米,厚1.4-1.6毫米;种脐略凹陷。
原产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及东部、西印度群岛;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及江苏南部栽培,河北及辽宁等地温室栽培,在福建南部呈半野生状态。选模式为J. J. Dillen (1732) 根据英国栽培植物绘制的图(B. E. Leuenberger, 1986)。
本种是仙人掌科唯一具上位子房的种;扦插易成活,通常作嫁接仙人球的砧木;叶可作蔬菜,果酸甜可食,有"巴巴多斯醋栗Barbados Gooseberry"之称。
产地分布
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主要价值
盆栽观赏;常被选作绯牡丹、山吹、鼠尾掌、仙人指、黄金纽、蟹爪兰等的砧木。 除了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外,木麒麟叶、花还可做药,治疗跌打损伤、各种内外伤,民间用来治疗妇女疾病。
食用:其黄色有刺的浆果,可供食用,称为“刺儿李”,其叶片还可用作烹调的调味品、蔬菜,果酸甜可食。
嫁接:由于其根系发达,加之又与仙人掌类的一些植物亲和力强,常被选作一些植物的砧木,形成多品种的共同体植株,别具一格。
木麒麟属三姐妹花
1 木麒麟 Pereskia aculeata,木质藤本;花比较小,白色,果实成熟时圆球形,有苞片着生在上面;
2 樱麒麟 Pereskia bleo,小灌木;花较大,橙红色,果实成熟时飞碟形,黄色;
3 大叶木麒麟 Pereskia grandifolia,小灌木;花粉红色,老茎上的刺扎死人的节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