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
《最后的日子》是由美国HBO电影公司制作的97分钟传记影片。该片由格斯·范·桑特执导,迈克尔·皮特、卢卡斯·哈斯、艾莎·阿基多、Scott Patrick Green等主演,于2005年5月13日在法国上映。
作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1],美剧不拘泥于熟固的选材与类型,以精良的制作、多元的表达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持续吸引着全球尤其是中国的观众[2]。
目录
剧情梗概
布雷克(迈克尔·皮特饰)一个通身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他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荣誉和金钱,地位与名望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了意义。即便如此,周遭的世界仍不断侵犯着布雷克最后的领地。朋友、经纪人、录音室、陌生人,你来我往,不绝如缕,而没有几人真正关心布雷克内心的嬗变。
几日的独处后,布雷克独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后一支曲子,随后仰望天堂,不再回还。
幕后花絮
影片拍摄仅耗时4周。
在影片中,声音与画面往往不能相配,比如有车经过,却听不到引擎声,还有在结尾布莱克坐在温室里,声音却出自德国音景作曲家希尔德加·威斯特坎的作品《Doors of Perception》。导演格斯·范·桑特希望借此表现人物的心理。
导演格斯·范·桑特与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只有一面之缘。
在开拍的7年前,影片原定主演是14岁(1997年)的丹麦男孩霍尔格·塔鲁普(Holger Thaarup),他不会英语,范·桑特打算让角色一言不发。后来Holger Thaarup被迈克尔·皮特取代了。
片中黄页推销员的扮演者Thadeus A. Thomas确实是位黄页推销员,一天他游荡进片场,企图向演职人员推销黄页上的广告信息发布专区,看中他的范·桑特于是决定让他出现在影片中。
创作背景
虽然该片的创作灵感源自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生命的最后时光,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虚构而成的。范·桑特早在1996年便开始构思影片剧本。与此同时,范·桑特开始着手拍摄电影《心灵捕手》,因此《最后的日子》被搁置了一段时间。1997年,范·桑特遇到了初涉影坛的迈克尔·皮特,尽管他与范·桑特构思的人物相比有点老,但他非常贴近人物,而且当时皮特已经能熟练的弹奏吉他,并能自己作曲。于是范·桑特决定让皮特来扮演主人公,并一同讨论影片,剧本随即逐渐成形。
在1989年电影《迷幻牛郎》之后,范·桑特在波特兰买下了一所大房子。不过,这所房子并没有带给他想象中的美好,他开始觉得有点荒唐,因为总有人打扰,不是求租地下室,就是要求签名留念,即使出门散步也会遭遇大呼小叫。于是范·桑特将自己的经历也写进剧本中,布雷克就住在古老而空旷的大房子里。
视频
最后的日子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美剧越来越好看,它的商业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搜狐,2017-06-01
- ↑ 以观众为本是最值得借鉴的美剧制作模式,搜狐,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