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曾青
1431337773542.jpg
圖片來源 http://www.39yst.com/pgxfy/266172_1.s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曾青

漢語拼音:Cénɡ Qīnɡ
別名:朴青、赤龍翹、青龍血、黃雲英、層青
性味歸經:味酸;性寒;有小毒;歸肝經
功能:涼肝明目;祛風定驚
主治:目赤疼痛;澀癢;眵多赤爛;頭風;驚癇;風痹

曾青,中藥材名,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石成層狀者。性味酸;寒;小毒;歸經肝經;功能主治涼肝明目;祛風定驚。主目赤疼痛;澀癢;眵多赤爛;頭風;驚癇;風痹。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曾青

拼音名:Cénɡ Qīnɡ

英文名:Azurite

別名:朴青、赤龍翹、青龍血、黃雲英、層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zurite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 2.陶弘景:(曾青)說與空青同山,療體亦相似,今銅官更無曾青,惟出始興,形累累如黃連相綴,色理小類空青,甚難得而貴。
  • 3.《唐本草》:曾青, 出蔚州、鄂州。蔚外者好,其次鄂州,余州並不任用。
  • 4.《綱目》:曾青,但出銅處年古即生,形如黃連相綴,又如蚯蚓屎,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層層而生,打之如金聲者為真。《衡山記》雲,山有層青

來源

藥材基源: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石成層狀者。

原形態

單斜晶系。晶體短柱狀或板狀。通常呈粒狀、腎狀、散射狀、土狀等塊體或被覆在其他銅礦之表面,呈深藍色。條痕為淺籃色。光澤呈玻璃狀、金剛石狀或土狀。半透明至不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分面於含銅礦床氧化帶,於鐵帽下的淋濾帶與空青、扁青及各種礬共存。

資源分布:產於內蒙古吉林遼寧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其他產有孔雀石、藍銅礦的礦區亦可有此資源。

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為扁平塊狀。深藍色,表面間有綠色薄層(綠青)。不透明,土狀光澤。質較硬,不易砸碎,斷面不平坦。氣無,味無。以層理明顯、色藍、質硬、打之有金屬聲者為佳。

化學成分

主要為鹼式碳酸銅[Cu3(CO3)2(OH)2]。尚含鉛、鋅、銅、鎳、鈷、鉬、鈦、錳、釔、鐿、鈣、鈹、鐵、鋁、鎂、硅、鍶、鋇等元素。

鑑別

  • (1)本品用強火焰燒之,火焰呈綠色;;加鹽酸浸濕後燒之,火焰呈藍綠色。(檢查銅鹽)
  • (2)本品具碳酸鹽和銅鹽的各種反應。參見「綠青」條。
  • (3)差熱分析曲線 吸熱305℃(大),505℃(小);220-450℃(失重),465-530℃(增重),530-585℃(失重)。

炮製

雷公炮炙論》:凡使曾青,勿用夾石及銅青,若修事一兩,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乾濕各一鎰,並細銼,放於一瓷堝內,將曾青於中,以水二鎰緩緩煮之五晝夜,勿令水火失,時足取出,以水浴過,卻入乳缽中研如粉用。

性味

酸;寒;小毒

歸經

肝經

功能主治

涼肝明目;祛風定驚。主目赤疼痛;澀癢;眵多赤爛;頭風;驚癇;風痹

用法用量

外用:為末點眼或調敷。內服:入丸、散。

注意

《本草經集注》:畏菟絲子。

複方

  • ①治目生眵MIE:曾青、水精各一兩,龍腦、真珠各等分,琥珀半兩。上五味研如粉,以銅器收盛,臨臥用銅箸點如黍米許。 (《聖濟總錄》曾青散)
  • ②治兩眼多生眵淚,怕日羞明,眶爛赤腫癢痛,及時行暴赤眼,睛昏澀痛: 曾青四兩,蔓荊子(去皮)二兩,防風(去聲)、白姜(炮)各一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末,搐人鼻中。(《局方》曾青散)
  • ③治耳內有惡瘡: 曾青五錢,雄黃七錢半,黃芩二錢半。上為末,每用少許納耳中,如有膿汁, 以棉杖子拭乾用之。(《衛生寶鑑》曾青散)
  • ④治癲癇,驚風,壓熱鎮心: 曾青四兩,黃丹一兩,白錫二兩。上研曾青、黃丹,安於坩堝內,白錫為屑,蓋之,後入爐,以炭五斤燒之,候錫熔即取出,放冷細研,以自粱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冷水下五丸。 (《聖惠方》曾青丹)

各家論述

  • 1.《本經》:主目痛,止淚出,風痹。利關節,通九竅,破症堅積聚。
  • 2.《別錄》:養肝膽,除寒熱,殺白蟲,療頭風,腦中寒,止煩渴,補不足,盛陰氣。
  • 3.《玉揪藥解》:明目去翳。[1]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曾青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