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文集
內容簡介
曾國藩這位晚清重臣,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生於1811年,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今雙峰縣荷葉鎮)人。曾國藩共兄弟五人,他排行在先,其下依次是四弟國潢字澄侯、六弟國華字溫甫、九弟國荃字沅甫、季北國葆字貞干,另外他還有四個姐妹。 曾國藩是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對他的評價和卻毀譽參半,差之天淵,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曾剃頭」「賣國賊」的惡名。清政府在其逝世後稱讚他「忠誠體國、節勁凌霜」,甚至將其譽為「古今完人」。他的門生故吏更是稱讚他「德比諸葛,功過蕭、曹,文章無愧於韓、歐,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聖賢」。那曾國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 …
在社會科學領域,常規的學術研究,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從文獻學的意義上解決「有什麼」的問題,二是從歷史學的意義上解決「是什麼」的問題,三是從哲學的意義上解決「為什麼」的問題。如果願意,你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成三個層次或三種境界。其中,「有什麼」當屬基礎層,而「是什麼」與「為什麼」則分別位居中心層與終極層。縱觀近百年來的曾國藩研究,似乎是潛心於「有什麼」的人較少,而着意於「是什麼」的人稍多,至於醉心於「為什麼」的人則更多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曾國藩文集》,將有助於大家了解曾國藩其人。曾國藩最初是以詩文新秀的面目在京城士大夫中嶄露頭角的,等到他的位望漸趨隆重,遠近人等便把他奉為宋詩運動的頭領,桐城文派的領袖,所謂「以韓、歐之文章,負 ……
內容預覽
少不自立,荏苒遂淚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也! 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報,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疒火)疾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才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根拔,諒哉其難之歟!作五箴以自創云: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凶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輿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回三才。嚴恪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莊,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無成,慢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予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虛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閒言送日,亦攪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賈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侮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有恆箴 自吾識字,百歷及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者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日為物遷。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鈔朱子小學書後 右《小學》三卷,世傳朱子輯。現朱小癸卯與劉子澄書,則是編子澄所詮次也。其義例不無可攀,然古聖立教之意,蒙養之規,差具於是。蓋先王之治人,尤重於品節。其目能言以後,凡夫灑掃、應對、飲食、衣服,無不示以儀則。因其本而利道,節其性而不使縱,規矩方圓之至也。既已固其筋骸,劑其血氣,則禮樂之器蓋由之矣,特本知焉耳。十五而入太學,乃進之以格物,行之而著焉,習矣而察焉。因其已明而擴焉,故達也。班固《藝文志》所載小學類,皆訓詁文字之書。後代史氏,率仍其義。幼儀之繁,閉焉不闕。三代以下,舍佔畢之外,乃別無所謂學,則訓詁文字要矣。若按古者三物之教,則訓信文字者,亦猶其次焉者乎!仲尼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繪事後素。」不其然能? 余放錄此編於進德門之首,使昆弟子姓知幼儀之為重。而所謂訓詁文字,別錄之居業門中。童子知識未梏,言有刑,動有法,而蹈非彝者鮮矣。是編舊分內外,內篇尚有《稽古》一卷,外編《嘉言》、《善行》二卷,采掇頗淺近,亦不錄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