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何北上「剿捻」失敗?騙了歷史學家百餘年,答案並不簡單
曾國藩為何北上「剿捻」失敗?騙了歷史學家百餘年,答案並不簡單
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消滅太平軍後,55歲時,被朝廷派往北上「剿捻」,可足智多謀,作戰經驗豐富的曾國藩,為何會以慘敗告終呢?
對於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甚至騙了歷史學家百餘年。其實,答案並不簡單,而是和曾國藩悟到的為官精髓有關。當一個人身居高位時,必須弄明白官場上一條非常簡單的生存道理,唯有如此,才能全身而退。
曾國藩「剿捻」失敗的案例,就是一部高官的生存教材。
朝廷的三道聖旨
在湘軍圍剿太平軍的時候,清朝的北方也出現了一支反抗武裝力量,即捻軍。
捻軍最早出現於皖北一代,主要由貧困農民和無業游民組成,由於按照當地的方言習慣,喜歡將一股或一支團體稱為一捻,顧名思義,朝廷就叫其為捻軍了。
朝廷在和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捻軍開始發展壯大,活躍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太平天國被消滅後,很多殘餘力量紛紛逃竄到北方,加入捻軍,再次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當時,負責圍剿捻軍的統帥,為道光皇帝姐姐的兒子僧格林沁。此人參與過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立下赫赫戰功,曾經俘獲過太平天國的著名將領林鳳祥、李開芳。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僧格林沁被朝廷派往山東、安徽「剿捻」後,也取得了很大戰果,並於1863年,誅殺了捻軍的一個領袖張樂成。
可僧格林沁從此驕傲自大,最終被捻軍所殺。時間是1865年5月18日。此時,太平天國的老巢金陵,已經被曾國藩搗毀,太平天國不復存在。
僧格林沁戰死的消息傳到朝廷後,朝野震動,慈禧等統治者萬萬沒想到,剛剛平息了太平天國,新的威脅又來了。可是,朝廷在物色新的統帥,出征「剿捻」時,卻找不出比曾國藩更為合適的人選了。
於是,朝廷在兩天時間內,向兩江總督曾國藩發出了三道聖旨,讓其趕赴山東督戰,而兩江總督由李鴻章暫時代理。
曾國藩接到朝廷的命令,極不情願,和太平軍的戰爭,讓他身心疲憊,已經不想再帶兵打仗了。可是,朝廷的命令不得不聽,曾國藩只好帶着裁撤湘軍時留下的六個營和李鴻章的兩萬淮勇,磨磨蹭蹭地向山東開去。
可是,曾國藩此去,並未取得勝利,而是多次被捻軍打的大敗,毫無還手之力。朝廷顯然也失去了耐心,在一些不喜歡曾國藩的大臣彈劾下,朝廷雖然也多次對曾國藩進行斥責,可都未能將捻軍剿滅,反而越剿越多。
此時,朝廷不得不將曾國藩換下,讓他繼續回去任兩江總督,改派他的學生李鴻章前去統兵督戰。
接到朝廷的命令後,曾國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為自己離開戰場找到理由了。當時,不僅是朝廷,就是現在的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這是曾國藩做得最失敗的事情,讓他無功而返。其實,深諳官場規則的曾國藩,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自己得以善始善終。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為首的漢族地主經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權貴當權變為經世派當權,促使清地方官員中滿漢比例的變化。地方督撫力量的強化與離心傾向的加強。 他曾鼓吹並推進洋務運動,主張對外堅守「以羈縻為上」;對內修明政事,急求賢才,引進西方的軍事和技術。 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