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曹学楷黄麻起义领导人,鄂豫边红军和苏区创建人。1898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入武昌中华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1]

曹学楷
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出生 1896年
湖北黄安(今红安)
逝世 1931年10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家乡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和农民协会,任中共七里坪区委书记,是黄安县农民协会主要负责人,领导农民义勇军和自卫军,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2]

目录

曾任职位

1928年7月后,他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参谋长、中共鄂东(后为鄂东北)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鄂豫边红军总预备队政治委员、中共第1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第4军11师政治部主任、第13师政治委员等职。

参与指挥了鄂豫边苏区反"会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第二次反"围剿"。

曹学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党和人民永远铭记这位为创建鄂豫边红军和苏区立下不朽功勋的忠诚战士。

个人经历

1927年11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任起义胜利后成立的黄安县农民政府主席。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现在是劳农的世界,无产阶级的世界了!"

起义受挫后,他随鄂东军余部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军委委员。1928年5月起,参与领导开辟柴山堡苏区。他主要负责地方工作,动员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支援前方作战。

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后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党组织 的派遣,回家乡从事革命工作,在故乡刘家园筹办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在刘家园建立了紫云区第一个农民协会。

1927年秋,任中共黄安县七里区区委书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黄麻地区的土豪劣绅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他组织和领导革命群众进行有力反击,处决了反动地主武装"户口会"头子。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达到黄麻地区后,中共鄂东特委根据党的指示精神,决定进行黄麻起义。

他是黄麻起义总指挥部的领导成员之一。黄麻起义胜利后,当选为黄安县农民政府主席。亲自负责起草了《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宣言》、《黄安县农民政府布告》、《黄安县农民政府施政纲领》等重要文件。

在庆祝大会上,他代表县农民政府宣布了"实行土地革命,推翻豪绅地主的统治,建立工农政权"的施政纲领,受到与会群众的热烈拥护。

黄安县城失守后,与吴光浩、戴克敏等人在木城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将起义军大部分人枪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开展游击活动。1928年,根据斗争需要,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任党委委员。

1928年2月,在黄陂县北部领导组建第8军。4月,第8军与第7军合并,返回黄麻地区。5月,与吴光浩、戴克敏等人举行清水塘会议,决定在黄安、麻城北部,河南光山南部三县边界的柴山堡地区建立一个比较稳固的立足点。

他负责地方工作,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发展党团组织。并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实际的政策,很快打开了局面,建立了柴山堡革命根据地,使第七军在柴山堡站稳了脚根。

1928年7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任参谋长。10月,红军与地方党组织重新组建了中共鄂东特委,任特委委员,并兼任光山县弦南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1929年4月,鄂东特委改组为鄂东北特委,任特委委员。12月29日,在光山细吴家召开的鄂豫边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

1930年4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鄂豫边总预备队政治委员。同年10月,在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红1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1931年5月,任红4军第11师政治部主任。7月,任红4军第13师政治委员。他是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对敌斗争中,他冷静沉着,机智果断,素有"小诸葛"之称。

个人成就

他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和策略。如对敌斗争中,除首恶者必办外,对民愤不大的上层人物采取中立政策,尽量缩小打击面;对中小地主暂实行减租减息,不急于分配土地;充分利用当地红枪会、土著武装和军阀部队的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瓦解和争取工作。

按照这些政策和策略,他带领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建立以柴山堡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起了重要作用。

肃反被杀

1931年10月,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 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参考来源

  1. 曹学楷 ,道客巴巴网
  2. 曹学楷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