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鸡场坡镇骂若小学
校园咨询
【2024年瀑乡师德楷模事迹展】(之四)伏窗廿三载 深山织彩梦——记普定县鸡场坡镇骂若小学教师张菁
爱岗敬业坚守山村,24年奉献青春与爱;爱生如子,践行教育使命;日复一日陪伴学生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她,就是普定县鸡场坡镇骂若小学教师张菁。
扎根山村从没动摇
张菁老师于1999年从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骂若小学的一名教师。骂若小学深处山区,条件艰苦,孩子顽劣,来到学校任教的老师一般都会选择考进县城,调到乡镇上课,或者改行。而她自从踏入骂若小学大门,就从未离开过。在这20多年里,很多老师都不断地往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发展。别人问她:“你孩子、老公都在城里,你怎么不去城里教书呢?”她说:“我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割舍不了的家乡情怀。”
勇挑重任不负担当
骂若小学交通不便,教学条件落后,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新老师不能适应环境,很快就离开了。在师资与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教学质量一度下滑,学生人数从1999年的四百多人锐减到一百五十多人,县里已经考虑撤销这个学校,但在这紧要关头,心系学校发展的张老师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六年级的教学任务,一教就是七年……
在这七年中,她带领其他老师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为他们打气。所以不管接手的孩子基础多差,期末考试班级排名经常能考到全镇第一,小升初考试时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占全镇学生的50%左右。渐渐地,骂若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很多带着孩子在外面打工的家长又把孩子带回来了,很多当年觉得教育质量不好带到县城读书[1]的孩子又被家长带回来了,就连家住在其他学校旁边的孩子也来学校就读了。学生人数从159人增加到现在的246人,不夸张地讲这些改变和张老师的付出是有很大关系的。
开心拾贝硕果累累
小鹏,一个曾经随父母在外地打工读书的孩子,几年前,因为偷东西、成绩差等原因被学校劝退,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家乡就读,来到张老师的班级。刚开始经常迟到、无故旷课、打架、偷东西,张老师见此没有大发雷霆,经常找他谈心,还发动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他,这孩子慢慢地变得懂事了,也找回了学习中丢掉的自信。有一次,他又旷课,本以为又会被批评,可是张老师却只是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看到你的座位上空着,我心里也整天空着,总觉得像失去什么似的,难过极了!”听着张老师亲切的话语,他羞得满脸通红,坚定地说:“放心吧,老师,下次我决不旷课了。”从此,他彻底地被张老师征服了。在小升初考试时语文数学总分还考了155分,这可是连他父母都不不敢相信的事实!
小颖,一个经常犯错被批评的孩子,她的父亲是聋哑人,母亲年龄大、胆子小、说话不太利索,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她非常自卑。张老师了解情况后,经常去家访,跟父母沟通他在校情况,不停地在父母面前表扬她,还引导班上同学跟她一起玩,一起学习,慢慢地,她变得自信,人也阳光了许多,说话也利索了。
还有一个学生,从小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一次,张老师布置了一篇题目叫《妈妈,我只想对你说》的作文,她发现这学生的作文本一个字也没写,这在班上可是第一次,张老师没发火,而是把这孩子叫到办公室,问原因才知道由于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她父亲离婚了,所以她一直都忌讳“妈妈”这个称呼,更不要说跟她有什么话要说了,从那以后,张老师在她的面前又多了一个身份----母亲。
教室里墙壁花了,她自己花钱买涂料刷干净;教室没有窗帘,上课光线强,影响孩子学习,张老师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装上了窗帘;城里的孩子去郊游,她就出钱带班上的学生去烧烤,去“收山”;传染病腮腺炎来了,她就扛着锄头,田间地头,到处去挖蒲公英熬水给孩子们喝;为了孩子们能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她带头捐款,筹资9000多元为全校添置新书;为了能给学生们留下美好的童年[2],她还特意买智能手机给孩子们拍照留存,让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们长大后有念想;除此之外,给班上的孤儿买生日蛋糕,给毕业班的孩子精心准备礼物……从教20多年她为学生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这点点滴滴的教育和关爱,汇成了照耀这个山村孩子健康成长的光芒!
参考文献
- ↑ 读书这么好的事(图),搜狐,2013-09-10
- ↑ 童年,对于一个人一生意味着什么?,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