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盧欽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盧欽,字子若,范陽涿人也。祖植,漢侍中。父毓,魏司空。世以儒業顯。欽清淡有遠識,篤志經史,舉孝廉,不行,魏大將軍曹爽闢為掾。爽弟嘗有所屬請,欽白爽子弟不宜干犯法度,爽深納之,而罰其弟。除尚書郎。爽誅,免官。後為侍御史,襲父爵大利亭侯,累遷琅邪太守。宣帝為太傅,辟從事中郎,出為陽平太守,遷淮北都督、伏波將軍,甚有稱績。征拜散騎常侍、大司農,遷吏部尚書,進封大梁侯。武帝受禪,以為都督沔北諸軍事、平南將軍、假節,給追鋒軺臥車各一乘、第二駙馬二乘、騎具刀器、御 府人馬鎧等,及錢三十萬。欽在鎮寬猛得中,疆場無虞。入為尚書僕射,加侍中、奉車都尉,領吏部。以清貧,特賜絹百匹。欽舉必以材,稱為廉平。

咸寧四年卒,詔曰:「欽履道清正,執德貞素。文武之稱,著於方夏。入躋機衡,惟允庶事。肆勤內外,有匪躬之節。不幸薨沒,朕甚悼之。其贈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布五十匹、錢三十萬。」諡曰元。又以欽忠清高潔,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所庇,特賜錢五十萬,為立第舍。復下詔曰:「故司空王基、衛將軍盧欽、領典軍將軍楊囂,並素清貧,身沒之後,居無私積。頃者饑饉,聞其家大匱,其各賜谷三百斛。」欽歷宰州郡不尚功名唯以平理為務祿俸散之親故不營貲產動循禮典妻亡制廬杖終喪居外所著詩賦論難數十篇名曰小道。(節選自《晉書•盧欽傳》)

譯文

盧欽,字子若,是范陽涿縣人。祖父盧植,漢時任侍中。父親盧毓,魏時任司空。世代以儒學顯赫。盧欽清廉淡泊頗有遠見,專心攻讀經史,被舉為孝廉,沒有去,魏大將軍曹爽徵用他為屬官。曹爽的弟弟曾經有所囑託,盧欽告訴他們應當依法辦事,曹爽非常贊同,懲罰了弟弟。擔任尚書郎。曹爽被殺,盧欽被免官。後來擔任待御史,繼承父親的大利亭侯爵位,多次提升後擔任琅邪太守。宣帝任太傅時,徵用為從事中郎,外任陽平太守,升任准北都督、伏波將軍,很有政績。徵召為散騎常侍、大司農,升任吏部尚書,進封大梁侯。武帝接受禪讓,讓盧欽都督沔北諸軍事、平南將軍、假節,給追鋒軺臥車各一乘、第二駙馬二乘、騎具刀器、御府人馬鎧等以及錢三十萬。盧欽在軍鎮寬猛適宜,邊疆平安無事。召入任尚書僕射,加封侍中、奉車都尉,兼任吏部職務。因為清貧,特別被賞賜絹一百匹。盧欽惟才是舉,享有廉潔公平的美譽。

咸寧四年去世,詔書說:「盧欽躬行正道清廉正派,固守仁德貞純質樸。文韜武略,聞名於華夏。入掌機要,處事公平。勤政於內外,有不顧個人利益的節操。不幸去世,我很悲痛。追贈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棺材、朝服套、常服一件、布五十匹、錢三萬。」諡號元。又因盧欽忠誠高潔,不經營私人產業,去世以後,家無房產,特別賞錢五十萬,為他的家人修建住房。又下詔書說「已故司空王基、衛將軍盧欽、領典軍將楊囂,都一向清貧,去世以後,家無餘財。近來鬧饑荒,聽說他們幾家糧食匱乏,分別賞賜穀物三百斛。」盧欽歷任地方官,不崇尚功名,只以公平治理為宗旨。俸祿分給親戚故舊,不經營資產。按禮儀制度辦事,妻子去世,修建簡陋廬舍,在外舍服喪完畢。所著詩賦論難數十篇,書名《小道》。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