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陵
陵寢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保护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 中國北京市昌平區
- 分類:古墓葬
- 時代:明
- 編號:1-178
- 登錄:1961年
營造歷史
-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年)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
- 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
建造
- 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又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朕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整修
-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
- 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初建时用材宏壮、施工精细,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
- 他们认为,"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
- 这个建议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的,但在当时,也只能采取这一方式,因为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
- 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 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
神道
明十三陵坐落在群山环抱,溪流缭绕的天寿山南麓,为保持陵区庄严肃穆的气氛,各陵之前均铺设了神道,并依托溪流或人工挖掘的护城河修建了许多座石桥。
地理位置
旅行資訊
精彩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永陵:探秘嘉靖皇帝的陵寝,网易,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