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禅乡
昌禅乡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辖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南15公里。乡境地处山区,林茂蝉多,夏天蝉声充耳,故名"唱蝉",谐音"昌禅"。乡因而得名。乡政府驻兴昌村。 辖6个行政村,当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立周氏墓碑记为"唱蝉"。后雅为"昌禅"。"唱蝉""昌蝉"均为闽语方言谐音。民国《平阳县志》作"昌禅"。清属三十一都。
民国年间建乡。1953年10月属矾山区。1956年3月撤销新垟乡,并入昌禅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矾山公社昌禅管理区。1961年改称昌禅公社,属矾山区。1984年称昌禅乡,隶属矾山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昌禅乡。[1]
目录
经济发展
2003年经济数据
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7亿元,财政总收入435.21万元,2003年底,全镇存款额达355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达2019元。
农业经济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溪光村波尔山羊基地,拥有第一代杂交良种羊300多头,并带动了矾山、昌禅、凤阳等地山羊品种的改良,2003年安排第一代良种羊100头,落实农户50户,每户2头,无偿提供贫困农户饲养。北山村200多亩马蹄笋基地发展势头良好;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联系,初步计划在溪光村嫁接杨梅300亩、7500株,改良杨梅品种;组织人员到桥墩、乐清等地考察,引进早熟梨,计划在北山村、洋丰村开发200亩、15000株;2003年全镇共发展羊500多头,肉猪2000多头,肉牛52头、鸡鸭36000多羽、鸽6000多羽、鱼塘养鱼50000多条。
工业经济
锡箔来料加工业有了新发展,2003年全镇共有200多户从事来料加工,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产品经泉州、石狮销往东南亚各地,逐步成为该镇工业的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利用100多家企业主在外承包工地的优势,镇政府专门设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为山区劳务输出提供方便,全年劳务输出达7000多人。
科技扶贫
深入山区进行扶贫调查,建立1665户贫困户档案。抓好科技培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有针对性地对种养基地、示范户进行培训,编写技术资料,分发到各示范户,努力提高他们种养殖技术水平。共举办山羊、本土鸡、杨梅等为内容培训班4期,参训人数达200多人。[2]
2006年经济数据
2006年,昌禅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95元,较2001年分别增长67%和80%。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富民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良种山羊、獭兔、杨梅、中药材、本土鸡等农牧业产业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遍及全乡各村的种养殖基地为中心的农牧业产业带。2002-2006年共投放扶贫奖金3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昌禅乡积极引导农民确立创新意识,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创建了杨梅、冬枣、獭兔、山羊、中药材、本土鸡等种养殖基地。效益农业实现了有特色、成气候、产业化,走上了一条面向市场的开放式的扶贫之路。下山异地脱贫成效显著,昌禅乡按照"能下则下、脱贫安家"的工作思路,先后创建了兴昌村异地脱贫点和南宋镇中心区异地脱贫点,并在金乡镇实施了置换脱贫,共安置下山异地脱贫户180户810人;同时加强异地脱贫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异地脱贫点的群众住得安、住得稳。
基础设施
2003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联通网络基站,消灭了外片3个行政村通讯盲点;在省挂钩单位杭州海关的帮扶下,投入70万元改建昌禅至南宋(昌禅段)2.725公里公路;投入资金40多万元,建成宋阳大桥,打通了南宋至昌禅省级贫困乡通道;县政府立项矾昌公路砂改油改造建设工程完成测量工作,总投资200多万元,2004年动工。
投资20万元从3公里外引进山涧水,为中心村及周边2000多人提供了洁净饮用水;拆除露天粪坑14座,并投资5万多元兴建冲水式公厕一座;共投入10多万元进行水毁工程建设及溪床整治;开展中心村环境整治活动,已启动中心村垃圾整治和美化工程;改善山区孩子受教育环境,多方争取资金30多万元,建立了学校电脑室和多媒体室,让孩子接受信息化教学。
2006年,昌禅乡坚持聚内和引外并举联动,科学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交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乡公路和康庄工程全面启动,全乡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乡完成昌禅至南宋、三条溪至南宋、昌禅至兴昌三条共9.6公里长的康庄公路,投入资金223万元,超前完成了双百目标。通乡公路完成了昌禅至矾山公路砂改油工程,投入资金280万元。
社会事业
注重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教育负债的清理,投资20多万元建设南宋小学穿透式围墙、传达室、100m阶梯,投入5万多元,建成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这些软、硬件设施的改善,极大的促进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抓计生、文化、卫生工作,该镇落实计生责任制,建立健全了计生奖罚措施,强化计生宣传,严抓一年二次孕检工作,全年二次环孕检率均达98%以上,以引产、女儿户结扎为突破口,狠抓四项节育手术,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深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和计生示范村创建活动,把计生工作推进更深层次的发展。
镇政府出资32万元购买南宋卫生院,投入资金,清理小矾窑取缔后留下的矾渣、矿渣;加大技改力度,对全镇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于五保集中供养,同时又投入6万元经费进行维修。2003年元月15日迁移至新院。为使整个院房整齐、亮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镇政府又投入12.79万元对院房进行全面装修,院内设有活动室、医务室、棋牌室、阅览室、卫生间,设施齐全,入院老人从原来的13人增加到2003年的51人(其中孤儿2人),入院率在96%,供养金从原来的每月15元增加到2003年的每月100元,使老人有了一个稳定的吃、住环境,安定了老年生活。
2006年,昌禅乡完善了医疗设施和医疗网络,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防治禽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和维护农民基本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计生工作逐步推进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生态环境
昌禅乡是吴家园水库源头乡镇,共有林地51744亩,全乡森林覆盖率为92.3%,95%为生态公益林。为保护森林、优化生态环境,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投入5万元购置护林防火设施,配备护林员、成员灭火队,建立预防报告和火灾扑灭制度。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增写森林防火标语70多条,放映电影10场次,维护大型护林牌5座,新增设小型护林牌12块,印发乡规民约2000份,召开护村防火专题会义30多次,在中小学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四次,印发宣传单1000多份,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
民政工作
2003年,市广电局挂垟丰村,落实扶贫资金10万元,市气象局无偿为种植大户安装信息电话22台,县教育局投入30多万元,加快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县其它挂钩单位均来南宋进行调查研究,落实扶贫项目和资金。镇政府按照《浙江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温州市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360多人次,开展镇农户家庭调查,共调查3566户、14857人,人均收入在2476元以下的2899户、10211人,为规划的编制取得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镇府先后召开群众座谈会5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规划细编、精编,为扶贫工作指明方向。切实做到专款专户、专管专用,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南宋村投资7万元,征地3亩,规划建设二期脱贫点,使15户喜迁新居。投入资金5万多元,对全镇四个下山异地脱贫点的排污系统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至2003年末 ,全镇共建成下山异地脱贫点4个,共迁移135户,478人。
2006年,昌禅乡拨款3万元完善敬老院各项设施,使敬老院里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16位孤寡老人实行五保,其中入院供养6位,院户挂钩6位,分散供养4位,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5%。另外,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对五保供养标准提高,集中供养每人每月5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30元。另外又将16户五保户列入最低生活保障30元/月,春节每人慰问200元。还为敬老院购置电视机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一台,DVD一台,电风扇六台及其他生活娱乐用品。与此同时,投资1万多元,为敬老院接入了自来水,大大改善了敬老院生活环境。
党建工作
2003年,全乡有8个党支部,239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225名,预备党员14名,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年初与县签订的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深化"民情系列"活动,每周一召开一次民情分析协调会,听取驻村干部民情接待、情况汇报并及时解决反映的各类问题。全年接到群众反映问题250件,召开民情分析协调会36次,现场答复解决160件,研究解决86件,上报县民情中间站4件;全年共发出民情接待卡2556份,发放率达96.23%;驻联村干部严格执行民情日记制度,每星期至少1篇;6个行政村建立了民情接待室,做到了场地、牌子、成员、制度、台帐五落实,并设立了办事流程、服务内容和监督电话。投资1万元,按照党员活动室的五好标准要求,又规范了两个党员活动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发展新党员12名、列为积极分子15名、预备转正7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