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賬
日記賬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日記賬又稱序時賬簿,是按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登記的賬簿。它逐日按照記賬憑證(或記賬憑證所附的原始憑證)逐筆進行登記。
種類
日記賬按其記錄的內容不同,分為普通日記賬和特種日記賬兩種。
普通日記賬是指對全部經濟業務按其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連續登記的賬簿。
特種日記賬是用於記錄重複發生的大量的特定交易這一類型經濟業務發生情況的日記賬,如原材料的採購、現金的收付、產品銷售等。特種日記賬的設置取決於這類業務發生的頻繁程度,以及企業的業務性質。例如,為了加強貨幣資金管理,各單位對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收付業務,都必須專門設置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就是特種日記賬,也是最為常見的日記賬。
格式
普通日記賬和特種日記賬的賬頁格式有所不同:
普通日記賬的賬頁格式一般採用兩欄式,只設計借方和貸方兩個金額欄,以便分別記錄各項經濟業務所確定的賬戶名稱及其借方和貸方的金額。
特種日記賬的賬頁格式有三欄式和多欄式兩種,三欄是指借方欄、貸方欄和結餘欄。多欄式是指按借方和貸方對應的會計科目來設置專欄的。
登記方法
登記日記賬簿要掌握以下方法:
1、依據:根據記賬憑證中所記錄的日期、憑證字號及摘要填人日記賬相應的欄目中。
2、欄目登記:「賬戶名稱」根據記賬憑證中的會計科目按先後順序登記,而後按賬戶名稱對應的方向將金額列入「借方金額」或「貸方金額」。每頁記賬記滿應將借方金額與貸方金額加總,填人最後一行欄目登記的金額欄中,並在摘要欄註明「過次頁」。在合計數之上畫一通欄紅線表示已加總,並在下一頁的第一行,在摘要欄註明「承前頁」,並將上一頁的合計數照抄。
3、月終結:每月終結時,應將全月累計的借方金額與貸方金額分別記入金額欄,在摘要欄內註明「本月合計」。在合計數欄之上畫一條單紅線加總,在合計數之下面一通欄單紅線表示結賬。
登記人員
負責登記日記賬的人員一般是出納人員。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