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
日冕是环绕太阳周围的等离子体光环, 环绕其它恒星的称为冕或星冕。太阳的日冕延伸到外太空数百万公里,在每一次的日全食中都很容易看到[1];平常也可以透过日冕仪观测。英文的冕 (corona)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冠,再追溯则为古希腊的κορώνη(korōnè,意思为“花环、花冠”)。
分光术的测量显示日冕是温度超过1,000,000k,强烈电离的等离子体,比太阳表面热了许多。
目录
分类
来自日冕的光有三个主要的来源,而且都来自空间中相同的区域。
K冕:源自德语的kontinuierlich,意思是连续,它是阳光经由自由电子的汤姆森散射造成的。来自光球层的可见光,在日冕中被等离子体吸收产生的吸收谱线,因为强大的多普勒致宽的扩散,使被反射的光球层吸收线完全被遮蔽掉,造成光谱的外观呈现没有吸收谱线的连续光谱。
F冕:因约瑟夫·夫朗和斐而得名,是由被尘埃反射的太阳光所产生,并且可以被观测到。因为它的光包含了在原始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的夫朗和斐吸收谱线;它从太阳延伸到非常大的离日度,就会被称为黄道光。
E冕:也称为发射冕(E为发射),是由存在日冕等离子体中的离子产生的光谱发射线。它可以被观测到是宽谱线、禁线或是热发射线,并且是日晕成分的主要资讯来源。
历史
在1724年,法-义天文学家詹姆斯·马拉尔迪认识到在日食期间可见的光环属于太阳,而不是月球。在1809年,西班牙天文学家joséjoaquín de ferrer创造了日冕一词。1806年,德费雷尔依据自己在纽约Kinderhook的观测,也提出日冕是太阳的一部分,而不是月球的一部分。英国天文学家Norman Lockyer确定太阳色球中有一种地球上未知的元素,现在该元素被称为氦[2]。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詹森指出,日冕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太阳黑子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1930年,伯纳德·李奥特发明了日冕仪,能够在没有日全食的情况下看见日冕。在1952年,美国天文学家尤金·派克认为太阳的日冕可能是被类似闪焰,但覆盖在整个太阳表面,微型、明亮且无以计数的纳米闪焰加热。
冕环
冕环是磁性太阳日冕的基本结构。这些环圈的是封闭性磁通量,和在冕洞区中发现的开放性磁通量的太阳风是堂兄弟。由太阳内部产生的磁通量环圈充满了炙热的太阳等离子体。由于这些冕环区域的磁活性增强,通常是闪焰和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前兆。
视频
日冕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NASA公布离地5万英尺日食照片 助解开日冕谜题(图),新浪科技,2017-8-31
- ↑ 揭秘那些你不知道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世界之最网,2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