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條躄魚
清燉獅子頭 |
斑條躄魚(學名:Antennarius striatus)是躄魚科、躄魚屬海洋魚類。體長31.2-101.3毫米。
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最大體長達155毫米。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突,腹部突出。
尾柄寬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6-1.0倍。眼小,側上位。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唇發達。
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的下方。體無鱗片,皮膚粗雜,密被細絨毛狀小棘突。側線不明顯,
由腺孔連接而成。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
較粗強;第三鰭棘粗強,位於頭的後上方,全為皮膜所包。第二背鰭長大,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
前部鰭條不分支。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構造發達,埋於皮下。頭、
體具明顯不規則斜紋,腹面斜紋稀,背鰭、尾鰭也具斜紋及橫紋。斑條躄魚體色多變,
鮮活標本淡黃色、橙色、綠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標本淡黃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
斑條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常潛伏于海灣灘涂、淺海岩礁、
海藻叢生處及珊瑚叢中,棲息水層自表層至219米,多數生活在30米以下的海域中。
以具假臂構造的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遇敵害時腹部充滿空氣漂浮於水面。體色隨環境而改變,
具擬態特性。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甲殼動物。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中文學名斑條躄魚拉丁學名Antennarius striatus
別 名帶紋躄魚、條紋躄魚、五腳虎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目鮟鱇目亞 目躄魚亞目科躄魚科
亞 科躄魚亞科屬躄魚屬種斑條躄魚命名者及年代Shaw,1794
外文名Striped Anglerfish、Striated Frogfish保護級別(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
目錄
形態特徵
背鰭Ⅲ,11-12;臀鰭7;胸鰭10-11;腹鰭Ⅰ-5;尾鰭9。
體長31.2-101.3毫米。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最大體長達155毫米。體長為體高1.4-1.8倍,
為頭長1.5-2.1倍。頭長為吻長3.5-6.6倍,為眼徑10.1-17.5倍。
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突,腹部突出。尾柄寬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6-1.0倍。
額部在第二、第三鰭棘間具一凹窩區。吻較短,大於眼徑,為眼徑1.4-1.7倍。眼小,側上位,
眼間隔寬突,眼間隔寬為眼徑1.8-3.5倍。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具鼻瓣,較小,圓形;後鼻孔大,
橢圓形;嗅囊具19-21初級嗅板。口大,上位,口裂幾呈垂直狀,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齶骨均具齒;
頜齒尖銳、細長,梳狀;犁骨齒為2橫列齒叢;愕骨齒每側1塊,為縱列帶狀。唇發達。鰓孔小,圓形,
位於胸鰭基部的下方。第一鰓弓背部無鰓絲,腹部僅前半部有鰓絲,鰓絲髮達。鰓耙退化。肛門位於臀鰭前方。
體無鱗片,皮膚粗雜,密被細絨毛狀小棘突。側線不明顯,由腺孔連接而成,一支側線由吻端經眼上方沿體背緣延伸,
在胸鰭後上方下彎,伸達尾鰭基,另一支在口角下方沿頰部外緣作弧形彎曲,向上在額部凹陷區側方與側線相連。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細竿狀,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
其長約等於或稍長於第二鰭棘,為體長的13.6-22.7%,吻觸手支鰭骨的前緣在上頜聯合的前方;
擬餌體由2-7片皮瓣組成;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較粗強,基部為皮膚所包,
其長為體長的11.4-19.0%,棘端較鈍,第二鰭棘後方有皮膜連於頭部;第三鰭棘粗強,位於頭的後上方,
全為皮膜所包,其長約為體長的16.7-29.3%,距第二鰭棘和第二背鰭均較遠。第二背鰭長大,
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前部鰭條不分支,後部至多4鰭條分支。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第
六至第七鰭條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構造發達,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
腹鰭喉位,較小,最後1鰭條分支,余均不分支,腹鰭在頭腹面常作水平狀向兩側伸展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
頭、體具明顯不規則斜紋,腹面斜紋稀,背鰭、尾鰭也具斜紋及橫紋。
斑條躄魚體色多變,鮮活標本淡黃色、橙色、綠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標本淡黃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
淺色標本頭、體及鰭上具不規則形黑褐色帶紋和斑塊。深色標本斑紋不明顯,隱具若干小斑,各鰭深黑色,邊緣淺色。
棲息環境
斑條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常潛伏于海灣灘涂、淺海岩礁、
海藻叢生處及珊瑚叢中,棲息水層自表層至219米,多數生活在30米以下的海域中。
生活習性
斑條躄魚以具假臂構造的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遇敵害時腹部充滿空氣漂浮於水面。體色隨環境而改變,具擬態特性。
斑條躄魚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甲殼動物。 以甲殼類動物和各種底棲魚類為食,例如比目魚,蝦虎魚。
攝食行為非常獨特。當斑條躄魚發現獵物時,它就會用眼睛跟隨獵物的運動。當獵物靠近時,斑條躄魚開始移
動它的八角肌,以使吻觸手模仿類似蠕蟲的生物運動。斑條躄魚通過跟蹤獵物或只是在預期中調整嘴來緩慢
地準備對獵物的突然襲擊。實際上,它是通過突然張開下巴來捕獲獵物的,這會使嘴的大小增加12倍,
在短短6毫秒內將獵物與水一起吞入。當獵物被吞下時,這些水會通過鰓流出,食管用一種特別適應的肌肉封閉,
以保持對獵物的控制。還可以擴大他們的胃,吞下比自己大兩倍的獵物。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主要分布於從塞內加爾到非洲西南部的非洲海岸附近的大西洋東部,
其中包括聖海倫娜也有單條記錄。在大西洋西部,從美國新澤西州、百慕大、巴哈馬、墨西哥灣以及整個
加勒比海地區到巴西南部都有分布。也在印度太平洋中發現,包括紅海和東非沿岸至學會和夏威夷群島,
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繁殖方式
斑條躄魚家族的一個獨特特徵是,將擠出的卵包裹在帶狀浮力的粘液團中,稱為「卵筏」。
這種結構可以作為在遠距離上運輸大量卵的一種手段。在產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別穿過底部,
雌性在前,雄性在後部。雄性的鼻子通常與雌性的排氣口直接接觸。在此期間,雌性魚會因產卵而腫脹,
通常會膨脹到正常大小的兩倍。兩魚沖向水面,卵塊從雌體中排出。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種魚可能會產卵好幾次。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