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書院
文昌書院,是塔院合一的古建築,位於懷集縣城東1公里的綏江北岸,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曾經作為書院存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被拆毀,僅餘文昌閣,後在1991年7月開始按照原樣修復[1] 。
中文名 文昌書院
別 名 文昌閣
所屬地區 懷集縣
投用時間 明天啟元年(1621年)
占地面積 430 m²
始建時間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
目錄
級別
1984年,文昌閣被列為懷縣縣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
文昌書院,又名文昌閣,是塔院合一的古建築,位於懷集縣城東1公里的綏江北岸,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
建築風格
文昌書院為當年懷集縣令謝君惠倡建,占地面積430平方米,建有北門、庭院、正堂、廂房,屬中國傳統式的四合院建築,山門兩側有觀闕、楹桂、石鼓;進入山門是一道木影壁,其後是前院,正面石壁上嵌有太極八卦、洛書、河圖;穿過左右側良廊,步上幾級石階便是正堂和兩側之廂房;繞過正堂後門的木雕屏風,即抵後院。文昌閣就座落在後院正中。書院坐東向西而建,前有書院,後有文塔,五層六角形塔體直插雲天,似文星拱照之巨筆,如鎮守河道之大將。平面布局是坐東向西,建塔宗旨是鎮鎖一縣河流傾瀉,為興人才而聚財氣,寓懷集人才輩出,繁榮昌盛之意。建成時總稱懷集文昌書院,因院內有塔,也稱懷集文昌塔。歷三百八十餘載滄桑,是祖先留下的一件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
該建築於清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年間曾重建或修繕過。五十年代初,作為書院的附屬建築全部被拆毀,僅存文昌閣。1991年7月,文昌閣的附屬建築按原樣開始重建,文昌閣亦同時修葺一新。文昌閣高25米,牆厚0.53米,平面六角,系五層樓閣式磚寶塔,各層均用菱角磚疊澀出檐,檐下繪花紋圖案及灰塑蓮花瓣紋飾,塔頂六角脊檐裝有卷草翹手,最頂端為葫蘆形塔剎。塔門上書「梯雲」,二至頂層每層圓形或六角形窗口上,分別寫有「得祿」、「桂籍」、「參天」、「文閣」字額。
視頻
懷集文昌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