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目录
名词解释
放射性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放射性污染物中常见的放射性元素有镭(226 Ra)、铀(235 U)、钴(60 Co)、钋(210 Po)、氘(2H)、氩(41 Ar)、氪(35 Kr)、氙(133 Xe)、碘(131 I)、锶(90 Sr)、钜(147Pm)、铯(137Cs)等。放射线污染主要有以下来源:核工业、核试验、核电站、核燃料的后处理以及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应用等。放射性污染物对于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 ↑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
- ↑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