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币
收藏币钱币作为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是 钱币作为法定货币在流通领域中具有的职能。然而,当抛开其作为法定货币的角色,而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文物, 钱币又具有了另一种特殊的职能——收藏价值。[1]
目录
收藏价值
艺术欣赏 不论是人民币金属币,还是人民币纸币;不论是普通流通人民币,还是纪念性流通人民币;不论是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还是现实流通的人民币;不论是古钱币,还是外国钱币,其图案不仅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图像,也有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国卉名花,这些艺术图案都是经过著名的艺术家群体反复揣摩、精心设计的,它们都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从钱币身上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 知识与功能 从钱币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使人们受到各种教育。从钱币人物图案上可以了解各国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例如: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角券正面图案,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四套人民币通过不同的人物图案,反映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体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以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策。从人民币名山大川、风景名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从人民币上的轮船、火车、汽车、飞机、收割机、桥梁、水电站等图案可以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情况,这些图案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成就。人民币上不仅有上述各种精美的艺术图案,而且作为我国的法定通货,票面上均印有国徽(第一套人民币诞生时因国微还未设计故未印国徽图案),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表明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同时也时刻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另外,从人民币材质、印制等方面,也可以了解有关水印、油墨、印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总之,小小钱币,知识大世界。钱币流通的世界性,决定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宣传品,具有任何一种宣传媒介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因此,人民币的普及知识和教育功能是不容低估的。 文物价值 每一套钱币的诞生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技有密切关系,票面图案设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风貌,其印制铸造质量反映了当时的印制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因此,从诞生和流通于不同时期的钱币票面上,就能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例如:从第一套人民币票种多、版面杂、面额大、设计思想不统一、印制工艺上的多样性以及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等特点,可以反映其诞生年代的战时性;从诞生于60至70年代的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的交通、农业、机械、钢铁工业等主景,可以反映当时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从票面看,戴草帽、扛锄头、挑筐篓(1962年版1角券)是当时农民的标准形象;拖拉机(1960年版1元券正面)、装卸机(1960年版5元券背面)、机床(1960年版2元券正面)是当时质文明的象征;井架(1960年版2元券背面)、大桥(1962年版2角券正面)是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产品。通过这些人民币实物,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经济情况、风俗人情,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保值增值 随着钱币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些停用退出流通领域的钱币和限量发行的金属流通纪念币越来越少,受价值规律影响,这些钱币价值直线上升,并随时间推移,增值潜力越来越大。例如:第一、二套人民币和金属流通纪念币,其市场收藏价值已超过其面值数倍,有的甚至数百倍,就连即将退出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币也都增值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人民币作为收藏对象,具有明显的保值增值功能。 总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一股新的群众性的钱币收藏热潮必将更加高涨。钱币的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和娱乐性在全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也必将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收藏意义
1.收藏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缓和通货膨胀。人们收藏各套人民币和金属流通纪念币,使同额人民币由流通领域转入收藏领域,从而减轻对市场的压力和冲击。而且这种收藏一般是永久性的,这对国家来说等于吸收了一笔长期稳定的无息存款,或者说是不用商品、黄金准备的货币发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人民币越多,越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和缓和通货膨胀。当然,由于各套人民币尤其是早期旧版人民币受供求关系影响,其收藏交换价值要高出面值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数百倍,但这是流通领域的人民币与作为收藏品的人民币之间的交换,作为收藏品的人民币始终处于收藏领域,而与之相交换的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却退出商品流通领域,从而减轻了对市场的压力和冲击。因此,收藏人民币的人越多,收藏对象的交换价值越高,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越多,就越有利于缓和通货膨胀。 2.有利于瞥及钱币知识,提高全民防伪反假意识。人们收藏钱币是作为艺术品和文物来收藏的,因此,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收藏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钱币的外观设计、纸张选用、印制技术、防伪技术、铸造技术以及版别的研究,这对普及钱币知识,开展群众性的防伪反假斗争十分有利。可以说,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就是一支义务普及人民币知识,进行防伪反假宣传的特殊队伍。 3.有利于培养人们爱护钱币的良好习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论品相,同面额的货币不管是新是旧,是否折污,只要不缺损,其价值均等同面额。但作为执行收藏价值职能的货币来说就大不相同了,每位钱币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是收藏品的品相,都喜欢收藏尽可能全新的票币,并以专册精心珍藏,由此养成一种珍爱货币的良好习惯。 4.有利于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当然,每位钱币收藏爱好者会有其不同的心理和价值取向,但总归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人们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善举,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
收藏暗语
钱币收藏行内暗语有:行货、行内人、掌眼、皮壳、活拿、输、拿分、臭、提、打眼、漏儿、方、吊、跑道儿、一张等。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这与我们通常听到的电子产品行货相差比较远; “行里人”指专业从事人民币收藏的人员; “掌眼”是指水平一般的人购买收藏品时,邀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把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上有什么闪失,“还请帮忙掌掌眼”也是藏友虚心请教的话语。 “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在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铜作品上,好像包上了一层油皮。 “活拿”是指谈好价格,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钱,当时不付款,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这叫“活拿”。 “输”指亏本。 “拿分”指币商收购的钱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叫“快货儿”。 “臭”指本来比较好的东西,放久了或旧了卖不出去的东西。 “提”指币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的提成。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 “漏儿”指币商购买钱币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拣了便宜。买东西的人是“捡漏儿”,卖东西的人是卖漏了。 “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指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跑道儿”指中介。 “一张”不是指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20世纪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随着年代的不同代表的面额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