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择贤堂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基本资料

等级    三级古迹

登录类别  斋堂

地理位置  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21巷15号

建成年代  大清光绪五年(1879年)

择贤堂堂址原为台湾府城宁南坊[1],是三级古迹[2]。该建筑与台南报恩堂一样是先天道斋堂(俗称菜堂),为教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时集资创建,一说为自报恩堂分出而建[2]。位于台南市中西区先天道斋教先天派)斋堂,而今已佛教化。[3]

目录

文化资产简介

  • 创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主祀观世音菩萨,乃台南先天派斋教分堂。
  • 堂虽居陋巷,三合院的传统建筑尤显古朴典雅;淡蓝色的门板上书“择处祇园,贤名觉路”并有古色古香的铜质门钹;轻轻敲动门环,祇园宏法,精舍静修。
  • 拜亭斗栱、狮座、雀替诸木作雕造细致,大殿门槛剧绘“玉兔东昇”纹饰亦具特色。殿堂虽小,却是一尘不染。
  • 门饰不施彩绘,只有楹联“择善而从慈悲为本,贤圣乃大色相皆空”,素雅非凡。神龛对联“观而曰音慧眼大开空色相,佛则称婆心独抱发慈悲”,正是主祀观世音菩萨的最佳写照。又祀三宝佛(即释迦牟尼、阿弥陀佛与药师佛),故悬挂“大雄宝殿”匾额。

历史沿革

  • 清光绪五年(1879年),斋教先天派教友创建了此座斋堂,并由主要创始人叶景清(昌贞)、黄清泰(昌泰)与古腰治(昌瑞)分别担任前三任堂主[2],而当时的堂址在今址右侧[1]。而在台湾日治时期的昭和三年(1928年),第三代堂主古昌瑞发起重建,而完工之后的结果大致便是今天的样貌[2]
  • 之后在民国四十年(1951年)、五十二年(1951年)时曾予以整修过[1],最近一次整修则在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4]
  • 该堂现在已经空门化,由佛门法师住持,与报恩堂的关系渐趋淡薄,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先天派斋教的特色[4]
  • 住持原为斋姑,今已剃度为尼,皆是斋堂转型为佛寺的最佳例证。
  • 择贤堂在嚣闹都市中自成天地,与世无争,允为佛门净境。

建筑特色

  • 该堂坐东朝西[1],空间格局大致与三合院相似,由正殿加上前面拜亭及左右护龙所组成,而大门则为门屋形式[2]
  • 该堂原本有先天派斋堂之特色,在顶棹上方供置有“老母灯”与“大瓶水”,象征著该教至上神无极老母,但现已不存[2]
  • 正殿目前供奉观音菩萨,左右有韦驮伽蓝二护法,在神龛之上则挂有日治时期的“大雄宝殿”匾[2]
  • 另外在左侧观音殿供奉另一尊较小的观音像与善才、龙女像,而三尊神像原先似乎是安放在正殿观音像之中,后来才取出来独立供奉[2]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石万寿. 乐君甲子集.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231、232页. ISBN 957-01-6745-9.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傅朝卿. 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年11月: 155页. ISBN 957-30880-4-5. 
  3. 择贤堂,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更新:2020-06-25
  4. 4.0 4.1 远流台湾馆. 台南历史深度旅游. 台北市: 远流出版社. 2003-02-01: 126、127页.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