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提举帖
内容简介
此帖为纸本,册页,纵36.2cm,横47.8cm,纵36.2cm,横51.8cm,草书,27行323字。
钤"贞"、"元"、"淋印"、"无恙"、"卞令之鉴定"、"式古堂书画印"、"胜国文献"、"易庵图书"、"式古堂"、"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巢寮"、"关内侯印"、"江德量鉴藏印"、"江秋史"等25方。成亲王、成勋裱边题记。
此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内容为应酬、吊慰类,是为赵范、赵葵兄弟父吊丧的书札。"提刑提举"指赵氏兄弟之父赵方(彦直),赵方,衡山人,张拭弟子,曾官提举京西常平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后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文中"中兴勋德之家"乃指赵方勇抗金兵、保卫京西之业绩。文中"机宜大孝贤伯仲"则称誉赵范、赵葵兄弟。《宋史·赵范传》记:"十四年,……与弟葵俱授制置安抚司内机事"。据此亦可认定此帖为嘉定十四年
《提刑提举帖》翰墨波澜老成,行笔流畅,笔势潇洒,有自然之势,又含篆隶笔意,使字形具古朴之态。
手札起源
手札之书由来已久。因其实用的便捷性和随意性及其对于书写者没有任何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使得手札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广为流传。这种流传是不经意的、自然的。但是,其对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而言,却是功在千秋!因为在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耗损下,任何的艺术载体都要经受无情的灾难和人为的破坏,能够经过几百九千年,在时间的缝隙中得以保全下来,真是一件幸运和幸福的事,特别是这些大家平时就已经很不在意的手札之作!同时,也就是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手札,往往最终保留着历史上诸多书法艺术大家的真实墨迹,如王羲之、王献之[2]、米元章、赵孟𫖯等等。
手札就是书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最为实用和贴近书家本来面目的一种书法艺术书写形式。它极少有造作、花哨的修饰,完全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无邪"的外在表现。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手札几乎代表了书家最高的艺术成就,在书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就更具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
作者简介
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文,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嘉熙中资政殿大学士。《宋史》记载他"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百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善篆,不规规然绳尺中而有自然之势。尝以篆法寓诸隶,最为近古"。他著有《鹤山题跋》七卷,对于先代诸家碑版、帖卷等均有鉴赏之语,文辞隽永,颇见华彩。在宋代书家云集的时代,魏了翁没有最终成为一流的书家,当为书坛一大憾事!但是其扎实的笔墨功底、聪慧的艺术敏锐力和表现力,使得他的艺术天分和成就最真实地展现了宋代书法艺术史的本来面目。
视频
提刑提举帖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魏了翁的诗有哪些?魏了翁的诗词全集75首,搜狐,2021-01-21
- ↑ 天下第一书法家,原本是王献之? ,搜狐,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