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村莊的變遷(齊瑞珍)
作品欣賞
探尋村莊的變遷
人們常說:「國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國。」在風雲變幻的長河裡,置身其中的每一個家庭都是歷史的載體。一個家的變化代表着一個時代的變化,而一個村莊的變遷卻影響着一方水土的家庭變遷。它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和實踐者,而翻開我塵封的歷史記憶,便是這個村莊歷史的一隅。
我的姥姥家是辛村鄉南段村一家普通的農民家庭,曾住的是那種冬暖夏涼的三孔土窯洞。姥爺去世的早,媽媽兄妹七個當時年齡尚小,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瘦小的姥姥身上。作為家裡的長女,媽媽只好輟學到城市打工,姥姥則在院子裡養了三隻奶羊來貼補家用。小時候放了暑假,我經常跟着比我大一歲的小姨到山坡上給羊割草,我們割完草把籃子往地上一扔,就召集幾個孩子在草垛那捉迷藏、過家家,在草地上打滾、瘋玩,直到玩的太陽下山才肯回去。
我心血來潮時也會跟着小姨去上學,她的學校建在一個破舊的院子裡,教室里七扭八歪的擺放着幾張已經高低不平的桌椅板凳。因教書的女老師與媽媽是從小長大的姐妹,她看見我進了教室,只是溫柔的看我一眼,示意我坐下來,然後繼續為我們上語文課。那時雖然環境艱苦,但同學們都背着小手聚精會神的聽課,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許多知識。現在這裡已經矗立着一座嶄新的二層教學樓,當年那位女老師應該已經退休頤養天年了,但她那和藹可親的笑容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那時,去姥姥家要走很遠很遠的路,還要趟過一條說深不深、說淺不淺的小河。剛開始還有渡船擺人們過去,後來水越來也小,大人們也就踩着石頭,趟着水過河。我們小時候,每次爸爸先把媽媽背過去,讓媽媽在河那邊接應我們,然後再把我們姊妹三個一個一個的背過河。我們手提自己的小鞋子,躺在父親溫暖的背上,看着父親深一腳淺一腳的踩在冰冷的水裡,心裡想着:「要是這裡能建一座大橋那該有多好呀!」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我小時候的願望終於得到了實現,一座平坦寬闊、結實美觀的汾河大橋橫跨兩岸,既縮短了我們和姥姥家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南段村與城市的距離。從汾河橋一直延伸而去,寬闊平坦的飛虹大街穿村而過,把南段村分為南北兩部分,沿路綠樹成蔭,風景如畫。路兩邊高樓拔地而起,街市繁華、商場林立、街道乾淨整潔,我們開車十幾分鐘就到了姥姥家。
現如今姥姥家早就從三孔土窯洞裡,跟隨小舅舅住進了擁有高檔家具、現代化家電的四合院內。每年過生日時,她的這幾個兒女都會攜家帶口來為她過壽。80幾歲的姥姥除了耳朵背一些外,思路清晰、精神矍鑠,看着這些健康活潑的孩子們圍繞在她身邊,她總是笑眯眯的看着她們,笑容燦爛的像個孩子。
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家常、在寬敞乾淨的院子裡曬着太陽,數說着流淌日子裡的美好時光,是一件開心而愜意的事情。本村生活的二姨說:「她們現在不在路邊賣菜了,搬進了新建的豐禾市場,那裡乾淨寬敞,生意比以前興隆多了。」三姨說:「她們去年搬進了南段的睿和家園,天燃氣和大暖都接通了,做飯取暖方便快捷,冬天在家溫暖如春,再也不用凍得哆哆嗦嗦了。」在外打工的二姨家女兒也插進來說:「是呀,現在咱們南段村發展的這麼好,制醋廠、蘑菇廠、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了,我今年也不打算出去打工了,計劃在啤酒廠上班,讓孩子在睿博學校上學,這樣我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照顧孩子,再也不想在外漂泊了。」聽着她們這些瑣碎的家常里短,恍惚間又回到了從前姥姥家住土窯洞的歲月,我深刻感受到了這些小家庭隨着村莊的變化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
但聽說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那天我和文友們相伴再次走進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村莊,我第一次參觀了千年工藝制香廠、味濃醇厚的制醋廠、菌苗飄渺的蘑菇廠,也是第一次親眼所見制香從原料、攪拌、成型、晾曬、包裝的全過程,這些擺在貨架上或長或短、或粗或細,顏色鮮艷、包裝精美的香從出廠的那一刻起,它就被人們賦予神靈的角色,在這香霧繚繞的廟宇前,在人們虔誠的膜拜中,寄託了人們美好的希望和信仰。
這個制香工藝在南段村有千年的歷史,那是怎樣的信仰讓制香工藝流傳至今呢?帶着這樣的疑惑和疑問,我走進曾與廣勝寺媲美的廣居寺,聽廟宇的管理人員講這個村莊的前世今生和歷史傳說,我這才找到了真正的答案。相傳:「在洪武25年間,有一陝西信佛之人,來廣居寺燒香,見這裡寺廟多香火旺,所以就在南段村住下來,開始在這裡做香的生意,並將技術傳給了南段村人。至今,南段村在做香技術上是洪洞一絕。」 一個村莊的信仰是一個村莊的靈魂,了解一個村莊就要了解他的歷史和文化,就像去了解一個人,不能只浮於表面,而是要真正走進一個人的內心。
這一片土地經歷了歲月的滄桑,時光的洗禮,已變得富裕而美麗,繁華而熱鬧。在歲月的長河裡,這個村莊的變遷就是滄海一粟,而在我的心裡這個村莊永遠是我童年的記憶和燈塔。 [1]
作者簡介
齊瑞珍,臨汾作協會員、洪洞作協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