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披鹼草屬

中文學名:披鹼草屬

拉丁學名:Elymus Linn.

界:植物界

披鹼草屬 (Elymus spp. )是禾本科 ( Gramineae)小麥族 ( Triticeae)重要的一個屬 ,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 其垂直分布從海拔幾米的海灘一直到海拔 5200 m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區。披鹼草屬植物的多數物種為草原和草甸的重要組成成分 ,許多種類是飼用價值較高的優良牧草 ,有些種類還具有麥類作物所缺乏的優質、高產、抗病、抗蟲、抗旱、耐鹽鹼等優異基因 ,可以通過遠緣雜交、染色體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等現代遺傳和生物技術的方法從野生種類中轉移到栽培小麥和大麥的遺傳背景。

目錄

目錄

本屬簡介

下級分類

檢索表[1]

主成分分析

主要價值

本屬簡介

多年生叢生草本。葉扁平或內卷。穗狀花序頂生,直立或下垂;小穗常2-4(6)枚同生於穗軸的每節,或在上、下兩端每節可有單生者,含3-7小花;穎錐形,線形以至披針形,先端尖以至形成長芒,具3-5(7)脈,脈上粗糙;外稃先端延伸成長芒或短芒以至無芒,芒多少反曲。

模式種:Elymus sibiricus Linn. 產西伯利亞

本屬共約含40種以上,分布於北半球之溫寒地帶,東亞與北美各占1半,僅少數種類分布至歐洲。我國現知有12種1變種。 本屬植物多為有價值的牧草。

下級分類

黑紫披鹼草Elymus atratus (Nevski) Hand.-Mazz. 短芒披鹼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Keng) Keng f. 加拿大披鹼草Elymus canadensis L. 圓柱披鹼草Elymus cylindricus (Franch.) Honda 披鹼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 肥披鹼草Elymus excelsus Turcz. 垂穗披鹼草Elymus nutans Griseb. 紫芒披鹼草Elymus purpuraristatus C. P. Wang et H. L. Yang 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 Linn. 無芒披鹼草Elymus submuticus (Keng) Keng f. 麥薲草Elymus tangutorum (Nevski) Hand.-Mazz. 毛披鹼草Elymus villifer C. P. Wang

檢索表

1穎(芒除外)顯著短於第一小花。 1穎(除芒外)稍短於或等長於第一小花。 2外稃先端僅具小尖頭至具長不超過5毫米的短芒。 2外稃先端的芒長於5毫米至較稃休為長。 3外稃先端芒長2-5毫米;穎先端可具長僅1毫米的短尖頭。短芒披鹼草 3外稃之芒極短(長不超過2毫米)或近於無芒;穎先端不具小尖頭。無芒披鹼草 4植株較粗大,高60-90厘米;葉長10-20厘米,寬5-10毫米;穗狀花序長而疏鬆,長15-20厘米;小穗排列不偏於1側;穎先端具短芒。老芒麥 4植株較細弱,高40-70厘米;葉長3-8(10)厘米,寬2-5毫米;穗狀花序較緊密,一長5-12厘米,小穗排列多少偏於穗軸的1側;穎先端具芒尖或無。 5穎長圓形,長4-5毫米,先端具長1-4毫米的芒尖;葉扁平,寬3-5毫米。垂穗披鹼草 5穎甚小,狹長圓形或披針形,長2-4毫米,先端不具芒尖;葉通常內卷,寬僅2毫米。黑紫披鹼草 6花序下垂;穎線形,先端之芒長7-18毫米。加拿大披鹼草 6花序直立;穎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的芒通常不超過7毫米。 7穗軸節處膨大,密被長硬毛,棱邊具狹翼,亦被長硬毛。毛披鹼草 7穗軸節處不膨大,亦不被長硬毛,棱邊具小纖毛而無翼。 8植株全休被有白粉/1,.粉綠帶紫色;穎及外稃的先端、邊緣及基部密具紫紅色小點;芒被毛且呈紫色。紫芒披鹼草 8植株綠色不被白粉;小穗綠色或帶有紫色,但穎及外稃不具紫紅色小點;外稃的芒粗糙無毛,綠色。 9基部葉鞘密被長柔毛;穎脈上粗糙,疏被短硬毛。青紫披鹼草 9葉鞘無毛,或有時下面的具短柔毛;穎具粗糙的脈而不被毛。 10穎先端具長5-7毫米的芒;外稃先端的芒長10-30(40)毫米,向外開展。 10穎先端具長1-4毫米的短芒;外稃先端芒長3-13毫米,直立或稍開展。 11外稃全部密生短小糙毛;穗狀花序寬5-10毫米,穗軸中部各節具2小穗而接頂端和基部各節僅具1小穗;葉寬5-9(12)毫米。披鹼草(原變種) 11處畔背部無毛,粗糙,僅先端、脈上和邊緣被微小短毛;穗狀花序粗壯,寬10-12毫米;穗軸每節具2-3(4)小穗;葉寬10-16毫米。肥披鹼草 12借株高大粗壯,稈高120厘米,具4-5節;葉寬6-14毫米;穗狀花序較粗,通常寬8-10毫米;外稃無毛或僅上半部被微小短毛。麥賓草 12植株較細瘦,稈高40-80厘米,具2-3節;葉寬僅及5毫米;穗狀花序狹窄,寬約5毫米;外稃全部被微小短毛。圓柱披鹼草

主成分分析

以我國9種披鹼草的40個居群為材料,對28個形態特徵進行聚類和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以遺傳距離係數0.78為尺度把40個披鹼草居群分為兩大類,第1類主要包括垂穗組披鹼草種類,第2類大多數包括穗直立的披鹼草種類.披鹼草屬每個種的各居群基本能夠聚在一起,並和地理條件有一定的關係;披鹼草(Elymus dahuricus)、圓柱披鹼草(E.cylindricus)和紫芒披鹼草(E.purpuraristatus)變異性很大,而垂穗披鹼草(E.nutans)、老芒麥(E.sibiricus)歸類比較清晰明顯;在形態分化的指標中,與生產應用及分類功能聯繫密切的17個特徵向量可反映總變異85%以上的信息,根據貢獻的大小分為10個不同的層次;單株重、單穗重、分櫱數、生殖枝長、旗葉與穗基部長度、穗色、小穗長、外稃、芒長、小穗寬、穗寬、生長速度(出苗-幼苗)、穎寬、植株絨毛分級、生長速度(幼苗-分櫱)、葉片顏色和株高是披鹼草形態分化的主要指標。

主要價值

以甘南亞高山草甸常見牧草垂穗披鹼草為對象 , 通過考察種群密度 、 施肥與劉割處理等對植物生長和生殖的影響效應 , 比較了垂穗披鹼草在 5 個密度及 2 個施 肥實驗處理條件下對 4 種劉割處理 的補償性反應特點。 結果表明 ,在所有密度及施肥處理條件下 , 早期輕度劉割處理 (分櫱期刈割 , 留茬 4 cm ) 都有利於植物的補償作用 , 後期重度處理 (拔節期刈割 , 留茬 2 cm ) 可顯著降低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生殖部分乾重 ( 穗重 ) 。在不施肥情況下 , 刈割對垂穗披鹼草的影響程度隨種群密度而加大 , 在低密度處理中早期輕度劉割的植物發生了超補償 。 可 以認為 ,低密度種群中植物具有較多的分孽是植物在刈割後表現 出較高補償能 力的一個重要生物學原因。 實驗還發現 , 施肥可提高植物個體的分櫱能力和稈葉再生能力 , 因而總體上 可增強植物 的補償能力 ,並 且在中等密度條件下垂穗披鹼草的補償能力較強 ,儘管沒有發生超補償現象。 不過 , 施肥主要是有利植物地上營養器官的補償 , 生殖器官的補償程度較小一些 。

披鹼草開花後迅速衰老,莖稈較粗硬,適口性不如其他禾本科牧草。但在孕穗到始花期刈割,質地則較柔嫩,青綠多汁,青飼、青貯或調製乾草,均為家畜喜食。其再生草用於放牧,飼用價值也高,一般每畝乾草200~400千克,有灌溉條件時可達500千克。結實性好,畝產種子60千克左右,其鮮草,乾草的營養成分都較豐富。披鹼草除飼用價值外,其抗寒、耐旱、耐鹼、抗風沙等特性是相當突出的,有其它禾本科牧草不能比擬的經濟價值。

主要供曬制乾草,宜在抽穗及開花期刈割,每年刈割一兩次,每公頃產乾草1.5~3.8噸,可維持高產4年左右。其乾草營養成分為:水分10.49%,粗蛋白質7.45%,粗脂肪2.78%,粗纖維39.68%,無氮浸出物33.79%,灰分5.91%。適口性好。

參考資料

  1. 披鹼草屬,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