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被韭
折被韭 |
折被韭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甘肅、青海等地,生長於海拔3400米至4800米的地區,常生於草甸和陰濕山坡,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該種與金頭韭在花的形態上極為相似。但金頭韭鱗莖卵狀或卵球狀,葉半圓柱狀狹條形,近與花葶等長,要求乾旱的生境,可區別於本種。鱗莖圓柱狀,有時下部增粗,粗0.5-1厘米;鱗莖外皮淡棕色至棕色,薄革質,頂端條裂。葉寬條形,扁平,略呈鐮狀彎曲,常為花葶的1/2長,稀近等長,寬3-10毫米。花葶圓柱狀,中空,高5-27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干膜質,2-3裂,近與花序等長,宿存;傘形花序球狀或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等長於或略長於花被片,基部無小苞片;花亮草黃色;外輪花被片矩圓狀卵形,舟狀,長5.5-6.5毫米,寬2.2-3毫米,鈍頭,內輪的矩圓狀披針形,長7-8毫米,寬2-2.7毫米,先端向外反折;花絲約為內輪花被片長度的2/3,長4.5-6毫米,基部約1毫米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錐形;子房卵狀至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蜜穴;花柱長2-3毫米。花果期7-9月。
目錄
基本內容
形態特徵
鱗莖圓柱狀,有時下部增粗,粗0.5-1厘米;鱗莖外皮淡棕色至棕色,薄革質,頂端條裂。葉寬條形,扁平,略呈鐮狀彎曲,常為花葶的1/2長,稀近等長,寬3-10毫米。花葶圓柱狀,中空,高5-27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干膜質,2-3裂,近與花序等長,宿存;傘形花序球狀或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等長於或略長於花被片,基部無小苞片;花亮草黃色;外輪花被片矩圓狀卵形,舟狀,長5.5-6.5毫米,寬2.2-3毫米,鈍頭,內輪的矩圓狀披針形,長7-8毫米,寬2-2.7毫米,先端向外反折;花絲約為內輪花被片長度的2/3,長4.5-6毫米,基部約1毫米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錐形;子房卵狀至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蜜穴;花柱長2-3毫米。花果期7-9月。
分布範圍
產自青海和甘肅。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400-4800米的草甸或陰濕山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