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技術革命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從18世紀中葉開始,科學的技術化和社會化成為這個歷史時期的突出特徵。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的發展轉變為技術科學,同時,技術的發展與革新,也為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新課題。

1.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也稱產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使用。英國人瓦特在已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了高效能蒸汽機。19世紀40年代,整個歐洲和美國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機。蒸汽機帶動着紡織機、鼓風機、抽水機、磨粉機,造成了紡織、印染、冶金、採礦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人們以前難以想象的技術奇蹟。 蒸汽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也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機械化,引起了工程技術上的全面改革。在工業上,導致了機器製造業、鋼鐵工業、運輸工業的蓬勃興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技術體系;在科學上,促進了熱力學理論的建立。工業革命是一場以技術革命為中心內容的社會變革,在這場變革中,科學技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第一次凸顯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2.電力革命

19世紀,伴隨着電磁學理論的進展,工程技術專家敏銳地意識到電力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紛紛投身於電力開發、傳輸和利用方面的研究。 1834年,第一台實用電動機誕生,電動機進入了實用化階段。與此同時,發電機也處在研製階段。

早期的一台發電機基本上只能供一家或幾家照明用,後來,發電機的功率越來越大,供電範圍越來越廣,企業家們便建起了發電站,於是產生了遠距離輸電的技術問題。1882年法國的一位電氣技師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直流輸電實驗線路。1890~1891年,從法國勞芬到德國法蘭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條三相交流輸電線路。隨着交流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交流輸電為電力工業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電力革命是繼工業革命之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首先,電力革命再次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次,電力革命深刻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再次,電力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電子、化學、汽車、航空等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興起,使生產更加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從機械化時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3.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技術革命)

從40年代末起,開始了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航天空間技術為標誌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這場震撼人心的新科技革命發源於美國,爾後迅速擴展到西歐、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涉及到科學技術各個重要領域和國民經濟的一切重要部門。從70年代初開始,又出現了以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型材料技術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其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內容之豐富、影響之深遠,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空前的。了解這次科技革命發生的背景,掌握其特點及影響,對於深刻認識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世界命運和人類存亡的關係問題大有益處。一、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歷史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是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遠遠的超過了以前所有的時代。四五十年代以來,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誌着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這次科學技術革命稱為第三次技術革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