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佛槿
扶桑佛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
漢語拼音:zhujin。由於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
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
葉闊卵形或狹卵形,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
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徑6-10厘米,
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
蒴果卵形,長約2.5厘米,平滑無毛,有喙。花期全年。
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
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
花大色艷,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別稱;:赤槿、日及、扶桑、佛桑、紅木槿、桑槿 、紅扶桑, 扶桑佛槿、朱槿、佛桑、大紅花。 紅木槿桑槿、火紅花、照殿紅、宋槿、二紅花、花上花、土紅花、假牡丹、吊蘭牡丹、中國薔薇。
分布區域;
中國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地
目錄
形態特徵
朱槿是常綠灌木,株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
葉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厘米,寬2 5厘米,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葉柄長5-20毫米,
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毫米,被毛。
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厘米,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
小苞片6-7,線形,長8-15毫米,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鐘形,
長約2厘米,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
直徑6-10厘米,玫瑰紅色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厘米,平滑無毛;花柱枝5。
蒴果卵形,長約2.5厘米,平滑無毛,有喙。花期全年。
生長習性
朱槿系強陽性植物,性喜溫暖、濕潤,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陰,
不耐寒、旱,在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只能盆栽,
在溫室或其他保護地保持12℃-15℃氣溫越冬。
室溫低於5℃時葉片轉黃脫落,低於0℃,即遭凍害。
耐修剪,發枝力強。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廣,但以富含有機質,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長最好。
分布情況
中國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地。
繁殖方式
扦插
5-10月進行,冬季在溫室內進行,但以梅雨季節成活率高。
插條以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最好,長10厘米,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
插於沙床,保持較高空氣濕度,室溫為18-21℃,插後20-25天生根。
用0.3%-0.4%吲哚丁酸處理插條基部1-2秒,可縮短生根期。根長3-4厘米時移栽上盆。
嫁接
在春、秋季進行。多用於扦插困難或生根較慢的扶桑品種,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種。
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單瓣花扶桑。
嫁接苗當年抽枝開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