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艾略特
托馬斯·斯托姆·艾略特,是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詩人。他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祖父是牧師,曾任大學校長。父親經商,母親是詩人,寫過宗教詩歌。艾略特自稱在宗教上是英國天主教徒, 政治上是保皇派, 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被稱為「但丁最年輕的繼承者之一」。1948年因革新現代詩,功績卓著的先驅」,獲諾貝爾獎文學獎。
托•斯•艾略特 | |
---|---|
托•斯•艾略特 | |
原文名 | Thomas Stearns Eliot |
出生 |
1888年9月26日 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城 |
逝世 | 1965年1月4日 |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詩人 文藝評論家 |
知名作品 |
《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荒原》 |
目錄
人物簡介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是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詩人。他曾在哈佛大學學習哲學和比較文學,接觸過梵文和東方文化,對黑格爾派的哲學家頗感興趣,也曾受法國象徵主義文學的影響。1914年,艾略特結識了美國詩人龐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來到英國,並定居倫敦,先後做過教師和銀行職員等。1922年創辦文學評論季刊《標準》,任主編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國籍。艾略特認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黨,宗教上是英國天主教徒,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
創作履歷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創作的重要時期,他的詩歌的技巧和內容趨向複雜化。代表作《荒原》[1](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現了西方人面對現代文明瀕臨崩潰、希望頗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極為空虛的生存狀態。《空心人》中絕望的情緒十分明顯:人是空心人,頭腦里塞滿了稻草,人的聲音「完全沒有意義,像風吹在乾草上」,而整個世界將在「噓」的一聲中結束。空心人是失去靈魂的現代人的象徵。
1929年以後,艾略特繼續進行詩歌藝術的探索,同時思想開始出現變化。他的長詩《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濃厚,作者試圖在宗教中尋求解脫。《四個四重奏》(1943)是他後期創作的重要作品。這是一組用四個地點為標題的哲學宗教冥想詩歌。《燒毀了的諾頓》指一座英國鄉間住宅遺址,《東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在英國居住的村莊,《干薩爾維奇斯》是美國馬薩諸塞州海邊的一處礁石,《小吉丁》是17世紀英國內戰時國教徒的小教堂。這些地方都是詩人認為值得紀念的地方。每一首詩都模仿貝多芬的四重奏,有5個樂章。詩歌抒發人生的幻滅感,宣揚基督教的謙卑和靈魂自救。有的批評家認為,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極之作。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T.S." Eliot)的詩歌生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作品情調低沉,常用聯想、隱喻和暗示,表現現代人的苦悶。成名作《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內心獨白表現主人公渴望愛情又害怕愛情的矛盾心態,表現的是現代人的空虛和怯懦。此詩後來收入他的第一部詩集《普魯弗洛克及其他所見》(1917)。他這時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詩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知識分子的悲觀和失望,頗受英美文壇的好評,《小老頭》被認為是《荒原》的前奏曲。
主要作品
艾略特從1909開始詩歌創作,先後出版《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7)、《詩集》(1919)、《荒原》(1922)、《艾略特詩集》(1909-2925)、《東方賢人之旅》(1927)、《灰色的星期三》(1930)、《詩選》(1909-1935)、《四個四重奏》(1943)等。其中,《普魯弗洛克的情歌》是早期詩歌的代表作;《荒原》產生於創作中期,是20世紀西方文學的劃時代作品,現代主義詩歌的里程碑;《四個四重奏》是晚期詩歌的代表作。
艾略特的詩受法國象徵派詩歌、 文藝復興後期英國劇作家和玄學派詩歌的影響, 形象具體準確, 思想和感情融合用聯想和暗示為聯繫, 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懷疑和幻滅的情緒, 到了30、 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脫的情緒。
艾略特早期詩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5),寫上流社會一個庸碌的青年在求愛詩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寫照》(1915),寫上流社會婦女生活的空虛;《小老頭》(1919),通過一個老頭子的獨白描繪一種空幻的感受。這些詩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英美上層社會人物精神上的空虛、貧乏和絕望。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20世紀西方文學裡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是現代派詩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 全詩分5章。全詩極少用韻, 大多是有節奏的自由體,語言變化多端。這首詩在技巧上是一個大突破,在《標準》季刊最初兩期刊出之後,頗受訾議,其後作者增加了註解,研究者又作詮釋和評論,基本可以讀懂。
《四個四重奏》寫成於1935至1941年間,借用4個地點為題:《燒毀了的諾頓》指一座英國鄉間住宅的玫瑰園遺址;《樂科克》是艾氏祖先在英國居住的村莊和村達小路;《乾燥的薩爾維奇斯》指美國馬薩諸塞州海達一組礁石;《小吉丁》則指17世紀英國內戰時期國教徒聚居點的一座小教堂。 這是一組哲學宗教冥想詩, 中心主題同《荒原》一致,通過個人經歷、歷史事跡等,抒發對時間(過去、 現在和未來)的空幻感、生命的幻滅感, 齊始終,等生死,"紫杉與枚瑰同壽",宣揚基督教的謙卑精神。
他的最主要的文學批評文章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批評的功能》1923、《詩歌的用詩和批評的用詩》(1930),此外還有關於詩劇、個別劇作家和詩人的文章和演講。艾略特對莎士比亞並不推崇;認為彌爾頓給詩歌技巧帶來了壞影響;他認為雪萊概念化,拜倫只供上層社會娛樂。他十分推崇但丁、英國文藝復興(尤其後期)劇作家、玄學派詩人。他稱頌德萊頓的詩歌技巧能給人以驚訝的快感。 艾略特還提出兩個重要的詩歌批評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觀對應物"。他認為英國詩歌在I8世紀以後趨向於理念化、 概念化, 思想與感情、 思想與形象脫節,而19世紀詩歌的思想感情又趨於朦朧模糊,因此詩人應回頭向17世紀前期即文藝復興後期和玄學派的詩學習。他認為詩人表達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學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詩人那樣直接表達或抒發,而要找到"客觀對應物"。作家必須像古典主義作家那樣用冷靜的頭腦, 把"客觀對應物"如各種意象、 情景、 事件、 掌故、 引語, 搭配成一幅圖案來表達某種情結, 並能立刻在讀者心中引起同樣的感情, 做到文情一致,以糾正19世紀詩歌的朦朧模糊的效果。
除文學批評外,艾略特還發表過不少有關宗教和文化的名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麼是基督教社會》(1940)、《關於文化的定義的札記》(1949)等。
艾略特的創作和評論對英美20世紀現代派文學和新批評派評論起了開拓作用,對整個西方文壇的影響,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成就榮譽
艾略特在詩劇領域也頗有成就,他試圖創立一種現代的詩劇模式。劇作《大教堂謀殺案》(1935)的主人公是12世紀的大主教貝克特,劇本肯定了宗教獻身精神。他的其他劇本還有《全家重聚》、《雞尾酒會》等。艾略特還是一個重要的文論家,他寫有著名的文學論文《傳統與個人才能》和《詩的三種聲音》等大量評論。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見解,如作家要有歷史感,作家不能脫離文學傳統但可以以自己的創作去豐富和改變傳統,詩人應該去尋找「客觀對應物」等。他在《聖林》和《論詩與詩人》等文章中還提出了詩歌創作與評價的原則。這些見解對新批評派有很大的影響。1948年因詩歌《四個四重奏》[2]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用英語寫作的最有影響力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