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的父親(張秀玲)

我的父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的父親》中國當代作家王張秀玲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一名中學退休教師。正如他的職業一樣,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不僅在我們這個小家,甚至在我們整個家族,父親都立下了很多規矩。 食不言,寢不語。父親不允許我們在飯桌上說話,每次吃飯時我們的飯桌上總是靜悄悄的。父親說吃飯的時候說話不禮貌,不雅觀,還影響消化。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作為教師子女我和父親一起吃飯,對於其他學生來說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事情,不用擠着到學生食堂排隊買飯,不用坐在露天的冰冷的石凳上吃飯,也不用吃油水少的學生餐。但是,那個時候我卻不是這麼想的。和父親一起吃飯時,氣氛靜得有些害怕,我總是快速吃完,抓緊去教室。等到長大了才明白食不言寢不語的真正內涵。

父親對弟弟也有着「過分」的要求。弟弟很愛笑,有時看着電視就咯咯笑個不停。父親卻說男孩子不能「哈哈」「嘻嘻」「嘿嘿」的笑。當時我就想那應該怎麼笑?難道男孩子就不能笑了嗎?父親說:笑的時候臉上有笑容,卻不能出現過分的聲音,笑的時候發出過分的聲音會顯得不莊重。我的小侄子今年5歲了,他好像完全繼承了他爸爸愛笑的特點,笑的時候和他爸爸小時候一模一樣,父親至今也是像以前一樣要求他的小孫子。

衣不過華,遮身則可。父親一生崇尚節儉,每次買衣服的標準都是物美價廉。父親的衣服大多是中山式外套,包括我們家裡人穿衣服都不能太花哨,在買衣服上也不能鋪張浪費,在飲食上也是如此。正因為如此,靠着父親一個人的工資和田地里的微薄收入才能供我和弟弟上學。父親一生節衣縮食,但是穿着也很乾淨體面,大家都說一看就是「公家人」。

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父親是我們家族中年齡最大的,也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加上他為人正直,所以父親使我們家族中最有威望的人。家族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找他來商量,兄弟間所有解決不了的矛盾都來找父親主持公道。父親總是勸說兄弟間和和睦相處,待人要寬容,不要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父親的處世態度對我們有很深的影響。

每年的正月初三是上墳的日子,家族中所有男性子孫都要去祭拜過世的老人,作為一名女孩子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隆重的儀式,但是父親每年從墳上回來都會和我說叨說叨,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父親對族中後輩們的囑託:在外工作要遵紀守法,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在家要教育子女、孝敬老人。每次父親和我說叨的時候,我發自內心的敬佩我的父親敬佩他持家育人的方法。

小時候父親去上班,我們每天在村頭等他回來;上中學,父親騎着自行車上班,我總是坐在他身後的自行車後車座上;上高中、大學,父親每次送我到村頭,每到我回家的時候父親也會早早的在村頭接我回家;現在,父親退休在家,我會經常回去看望他,父親也總是盼着我們常回家看看。

我仰望着父親,父親影響着我![1]

作者簡介

張秀玲,女,1988年生,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冠星小學數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