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糖畫
成都糖畫 |
中文名稱: 糖塑〔成都糖畫〕 遺產級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日期: 2008年6月7日 申報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 |
成都糖畫是集民間工藝美術與美食於一體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流傳於四川省成都市及周邊地區。四川民間過去又稱倒糖餅兒、糖粑粑兒、糖燈影兒等。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畫曾廣泛流行於四川省成都市及周邊巴蜀大地城市鄉村。列中國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成都糖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1]
目錄
歷史淵源
糖畫約起源於16世紀,在明代宮廷習俗中,每當新年祭祖時,官宦大戶人家往往用模具印製糖獅、糖虎和文臣武將等形象用以祭祀,後來該技藝傳入民間,逐漸演化為糖畫。清初《堅瓠補集》有兩首詩,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糖畫盛行的情況:
液蜜為人始自漢,印成袍笏氣軒昂。狻猊斂足為同列,李耳卑躬屬並行。枵腹定知無肺腑,虛心自應沒肝腸。兒童盡與相親近,丞相無嗔可徜徉。熔就糖霜丞相呼,賓筵排列勢非孤。蘇秦錄我言甘也,林甫為人口蜜腹。霉雨還潮幾屈膝,香風送暖得全膚。紙糊閣老尋常事,糖丞來年亦紙糊。
這兩首《糖丞相》詩說明當時糖畫的造型多以人物和動物為主,而且深得兒童們的喜愛,在霉雨季節糖畫不易保存,後來民間因祭神用的糖人容易溶化,便用紙紮神偶代替。
明代四川糖畫的流傳情況,無資料可考。進入清代以後,隨着大規模的移民入川,糖畫也和其他的民俗技藝一起傳入四川,受到普通群眾的喜愛。
地區分布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畫,四川民間過去又稱"倒糖餅兒"、"糖粑粑兒"、"糖燈影兒"等。這種集民間工藝美術與美食於一體的獨特手工技藝,曾廣泛流行於四川省成都市及新都、雙流、金堂、溫江、郫縣、都江堰、彭州、青白江、龍泉驛和自貢、瀘州、重慶、樂山、內江等巴蜀大地的城市鄉村。
藝術特點
糖畫雖然看起來是民間藝人的雕蟲小技,但實際卻是一門高深的技藝,裡面蘊含了歷史、美術、地方民情風俗、蔗糖工藝等等複雜的元素。創作過程中,藝人端坐於糖畫攤前,執勺在手,經過短暫構思,飛快地將勺中的糖液揮灑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板上。凝固的糖液形成神奇的圖畫,有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戲劇人物……皆晶瑩剔透,栩栩如生。待新鮮的糖畫凝固後,藝人用一根竹籤把一件件作品粘合提拿起來,就完成了一幅作品。既可觀賞又可食用,融物質與精神文化享受於一體,觀之若畫,食之有味。
四川糖畫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品種:大貨,是指體型較大構圖複雜的作品,諸如龍鳳、孔雀、獅虎、花籃、金魚等。小貨,是指體 型偏小工藝簡單的作品,如單個的蟲、鳥、水果等。子子貨,即直接傾倒的一個個圓形糖餅兒,這種技藝要求藝人手腕靈活,動作利索,傾倒過程中直接形成一個個狀如鈕扣的小圓餅,中間絕不拖泥帶水,最能體現糖畫藝人的基本功。絲絲貨,是以糖液所形成的纏綿的線條來構圖,類似於國畫中的白描和西洋畫中的速寫,又有中國民間剪紙的神奇韻味。此外還有板板貨、填裝貨、拭皮子、按頭子等諸多技法。
糖畫藝人善於觀察和總結生活,將糖畫與川劇相結合,創作的《水漫金山》、《戰馬超》、《鳳儀亭》等戲劇糖畫作品,表現了豐富的川劇折子戲情節。其間的人物和故事情景非常逼真生動。
傳承保護
1996年,為了對廣泛流傳於四川民間的糖畫藝術進行調查和整理,成都市錦江區成立了民間糖畫藝術協會,並提出"立足四川,走向全國,衝出亞洲"的口號,目的是繼承和發揚這一獨特的民間手工技藝。從協會成立以來,已有許多著名的糖畫藝人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了自己的技藝和才華,比如協會藝人蔡樹全、徐淑華、樊德然、陳昌吉等就先後赴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獻藝,獲得了當地觀眾熱烈的掌聲和高度的讚許。
1989年,著名糖畫藝人蔡樹全等人又創造性地將糖畫和彩燈藝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轟動一時的《糖龍》絕品,該作品長16米,用糖近2噸,在第20屆成都燈會上獲得一等獎,成為觀眾最喜愛的一件藝術作品。後來《糖龍》又先後到北京、廣州、深圳、福建、武漢、昆明、青島等地表演展出,受到中央領導和普通觀眾的一致稱讚,還獲得過在山東淄博舉辦的全中國花燈邀請賽一等獎。
1993年,成都市錦江區被中國文化部授予"民間糖畫藝術之鄉"的稱號。糖畫給人們留下了豐富和美好的想象,無論在廟會、集市還是普通的街巷中,它都是最受歡迎的手工技藝之一。2008年,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來源
- ↑ 糖畫|一起掌握史上最甜蜜的藝術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