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縣底寨小學
息烽縣底寨小學位於息烽縣西山鎮柏香村希望路,屬於西山鎮中心校,占地面積12959平方米。它的前身是「息烽慈興小學」,由華之鴻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文昌閣創辦,建立底寨兩等小學堂,1906年在文昌閣內建立二級小學堂,1907年建立高等小學堂(這是貴陽市歷史上比較早的學堂之一),1915年學堂遷往蔡氏祠堂(該祠堂位於學校現址),民國十七年(1928)遷回原址文昌閣,1938年又再度遷回現址至今。
目錄
學校簡介
華之鴻辦學期間,由他自己辦的文通書局提供課本,經費由他獨自承擔,每年支款千餘兩。學校始創時規模較小,直到解放初期才增至6個班,180名學生,6名教師,辦成了完全小學,正式改名為「息烽縣底寨小學」。在黨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學校規模逐步擴大,曾在70年代附設過初中班(教育體制改革時期停辦)。1998年5月,底寨小學被列為息烽縣首批「義教工程」項目學校,獲得中央、省、市、縣「義教工程」資金共39.27萬元進行擴建。6月,土建工程動工,10月底,教學樓主體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11年依託學校資源,建起了鄉村少年宮,設置了音樂室、舞蹈室、圖書室等功能室,開設了葫蘆絲、象棋、籃球、刺繡、經典誦讀、書法、鼓號等興趣小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2014年,被列為息烽縣首批義務教育[1]均衡發展驗收學校,新建學生宿舍、功能房3000餘平方米,建設了塑膠操場、塑膠籃球場、開放書吧、班班通、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2]、報告廳等,補充圖書7300冊,配置了體育器材、實驗器材等,對學校教學樓、廁所、圍牆、花池、綠化美化等進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郁、管理規範的格局。
辦學規模
擴建後的底寨小學占地面積為1295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125平方米,有教學樓兩棟,綜合辦公樓一棟,教師宿舍樓1棟。校內設有操場、籃球場、跑道及綜合體育場地等設施。學校嚴格按「義教工程」項目建設的有關要求進行規劃布局,後來逐步將鄰近的小甫小學、文安小學、團員山小學及林豐小學的高年級撤併到底寨小學。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學生713人,教職工43人。
辦學目標
近年來,學校以「學校有文化、教師有信念、學生有理想、辦學有特色」為辦學目標,以「愛眾親仁、樂學篤行」為校訓,秉承「成就孩子希望人生」的辦學理,堅持「強管理、重行動、強素質、重成人」的辦學思想,以鄉村少年宮為陣地,以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貴陽市「綠色學校」、「五好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合格學校」。息烽縣「校產管理先進學校」、「兩基工作先進集體」、「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並多次受地方黨委、政府表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息烽縣底寨小已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今天,我們肩負着新的歷史使命,正以矯健的步伐,豪邁的氣概向新的征程邁進。
校園諮詢
息烽縣底寨小學開展未成年人關愛活動
9月27日,息烽縣底寨小學校委會、關工委聯合開展「情暖童心·相伴同行」中秋節留守未成年人關愛活動,為孩子們送去祝福和關懷。
活動現場,校黨支部書記、關工委主任李順權,校工會主席、關工委副主任張興潔,關工委副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周莎以及學生共30餘人參加了活動。李順權向學校學生們致以中秋佳節的祝福,並與孩子們親切交流,鼓勵孩子要努力學習、快樂生活。張興潔組織學生集體觀看中秋節的視頻小短片,幫助孩子了解我國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周莎老師向孩子們作心理健康的專題輔導,引導孩子們正確理解父母外出務工不能回家陪伴孩子的心酸和無奈,教育孩子要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並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積極陽光青少年。
活動最後,校委會、校關工委全體教師向孩子們送上了一份「中秋禮包」——月餅和平安果,表達對孩子們濃濃的關心關愛之情。
參考文獻
- ↑ 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改成十二年了嗎 教育改革最新消息,有途網,2019-03-07
- ↑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體教室,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