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恩城鎮位於平原縣西部,鎮機關駐地距縣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處交通要道,東與王打卦鄉相連,南與腰站鎮相鄰,西與夏津縣雷集鎮、武城縣武城鎮交界,北與王杲鋪鎮接壤。是連接德州、平原、武城、高唐、夏津等5縣市的咽喉之地。[1]

目錄

基本內容

地理位置

恩城鎮位於平原縣西部,鎮機關駐地距縣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處交通要道,東與王打卦鄉相連,南與腰站鎮相鄰,西與夏津縣雷集鎮、武城縣武城鎮交界,北與王杲鋪鎮接壤。是連接德州、平原、武城、高唐、夏津等5縣市的咽喉之地。

歷史沿革

1374年(明洪武七年)恩縣城由舊城(現武城縣內)遷至許官鎮,即今恩城鎮,屬山東(宣承) 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1956年3月撤恩縣,部分劃歸平原縣,設恩城區。 1958年2月建恩城鄉,9月建紅專人民公社,12月改稱恩城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為恩城鎮至今。2000年6月十里舖鄉劃入恩城鎮。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魯西北平原腹地,地勢平坦。東西最大距1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0公里,總面積106.5平方公里,有耕地5726.67公頃。主要河流有馬頰河和馬減豎河,境內流長23公里,流域面積75平方公里。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地瓜、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蔬菜等。植被覆蓋率87%。

全鎮轄97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全鎮有96個姓氏,其中張、王、李、趙、劉姓最多。

2000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為10.2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0∶58.2∶21.8。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稅收1000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3億元。該鎮工業發達,有民營企業115家,個體工商戶3700戶,從業人員1.26萬人,占全鎮31.7%。己形成食品、木器、鐵製品、豆製品、塑料製品、麵粉、骨明膠、雞蛋加工等八大主導產業,骨幹龍頭企業達12家。

該鎮財政收入、農村經濟總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均列全縣第一名,是德州經濟強鎮。在國內外頗有影響。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有:山東省治安工作先進鎮、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山東省村鎮建設試點鎮、德州市經濟強鎮、德州市小康鎮、德州市個體私營經濟強鎮、德州市文明單位、德州市綜合治理先進鎮、德州市信訪「三無」鎮、德州市計劃生育先進單位。[2]

經濟發展

該鎮地處平原,發展農業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945年(恩縣解放)全鎮糧食畝產僅70公斤。 建國初期, 糧食平均畝產達到120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10公斤,總產達到1050萬公斤。2000年蔬菜總面積1200公頃, 畝均產值1.5萬元。蔬菜遠銷北京、天津、東三省、內蒙古等地。同時, 擴大棉花、 花生種植面積。1996年始,引種轉基因抗蟲棉,效益不斷增加,2000年棉花種植面積2000公頃, 單產皮棉120公斤。花生集中於105國道以西,面積733公頃,品種以魯花-11號,海花-1號為主。

  養鴿業是該鎮傳統名優產業。該鎮自古就有養鴿、放鴿傳統。晚清開始,每年的正月初八為鴿子會,來自南京、上海、天津、北京、濟南、河北、河南等地的養鴿愛好者和客商雲集恩城前來觀賞交易,100多年來,延綿不絕。1992年第一屆中國(平原)鴿子節以來, 該鎮把養鴿作為一個產業進行扶持和發展, 建立起專業交易市場,逢「一·六」 大集交易,每交易日交易量達2萬餘只,年交易額3600萬元。建有種鴿繁育場一家,肉鴿加工廠一處,加快了鴿子品種的更新和銷售深加工。2000年該鎮鴿子品有五大類(菜鴿、肉食鴿、放飛鴿、觀賞鴿、信鴿)13個品種,存欄總量達80萬隻。

特色產業

柳編業:清末,原十里舖鄉夏寨村從事柳編的農民藝人採用細嫩柳條編織各式花籃、筷子籠子,染上花色,在廟會集市上出售,以資家用。從此柳編在境內逐步發展。 1973年,縣外貿局建立,夏寨村有4名農民被聘為柳編技術員。進入90年代後,該鎮出台優惠政策,鼓勵發展柳編業,成立柳編公司,形成「基地+公司+市場」的產業化格局。成立柳編協會,統一採購柳條,進行技術培訓。由過去的花籃、花盤單一品種, 發展到300餘個花色品種,柳工有8000餘人,涉及20個村莊,產品遠銷青島、天津、河北等地,並出口海外,被列為山東省柳編出口基地。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03年前為私塾教育, 境內有私塾28處,學生300餘人。是年,在近聖書院辦高等小學堂1處。1912年後,限制私塾,發展新教育,設完全小學3處,其中女子小學1處。 有村立初級小學23處。「七·七」事變後,恩縣淪為敵占區,有些學校停辦,至解放前(1945年) 境內有完全小學1處,初級小學18處,在校生12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僅有29%。中學教育建國前幾乎為空白,僅在1928年恩縣縣立初級中學建立,校址在南門裡劉氏私宅,當年招收1個初中班、1個附設初師班,次年停辦。師範教育在恩城起步較早,1914年恢復恩縣師範講習所,後改為簡易師範學校,1945年停辦,後又恢復,1952年併入平原師範。

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適齡兒童入學率逐年提高。至80年代,全鎮有幼兒園21處,完全小學7處,聯辦初級中學8處,縣直高級中學(平原縣第二中學)1處。進入90年代後,鎮政府投資200萬元,修建兩幢教學樓,合班並校,優化配置,逐步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1995年鎮教委成立幼教輔導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2000年末,全鎮有中心小學2處,學區小學12處,辦學點52個,在校生5713人。中學3處,在校生1984人。幼兒園42所,入園幼兒900人,學生入學率、 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省級標準,其中有3所學校為市級規範化學校。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2100餘名,其中大本173人,大專531人。2000年,全鎮共有各類科技人員1493名,其中農業科技人員1138名,主要從事科技的普及和推廣工作,自1990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95項。

特色小吃

簽子饅頭

恩城鎮簽子饅頭工藝始於乾隆年間,選用優質麵粉,老面肥發酵,將和好的面搓成細長紡錘形,長約12cm,插在竹籤上,放入蒸籠蒸製而成。其特點:色潤如玉,對摺不斷,香甜筋道。

老豆腐

老豆腐形同豆腐腦,豆花,不同的是,恩城老豆腐的滷汁的配製考究,香而不膩。

香油果子

類似油條,形狀不同。把和好的麵團切成長方形,兩兩相疊,中間切一刀,拉長入鍋油炸。亦有撒上糖做成方形的。

特點:香甜酥軟

1956年之前,平原縣西鄰為恩縣(1956年3月撤併,其區劃分別歸屬平原、武城和夏津縣),恩縣縣城稱恩城,平原縣城距恩縣城(現屬平原縣恩城鎮)約15公里。關於恩縣城舊景當地有不少故事。

五關 八街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很長時間裡,由於國內外矛盾頻發,戰事不斷,所以為安全起見,多數城鎮都築有城牆,一般情況下在城牆的四側各設一個城門,稱東門、西門、南門、北門,而恩縣城在北城牆卻多設了一個小門,稱小北門。為什麼打破常規特設了一個小北門呢?據考證,自古以來恩縣交通便利,文化發達,發達的文化自然蘊育出不少文人墨客,他們有的做起了學問,或培養弟子,或著書立說;有的則考取了功名,在朝廷里做了大官。如城南的紀兵部、城西的劉戶部、城東的雷御使、城北的謝閣老,這些人都是朝中大員,而作為一個縣的縣令只不過是一個七品芝麻官。如果出城,因四個方向都出有大官,按舊規則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為減少麻煩,於是便另開一個小門,這便是小北門。從此,縣官出門就不必下轎下馬了,這樣恩縣城便形成了「五關」、「八街」。

所謂「關」,是指進城裡必須經過的街村的稱謂。那麼「五關」是指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和小北關。

所謂「街」,是指左右有房屋的比較寬闊的道路。因有大北關和小北關之分,所以城裡便形成了兩個十字街,即大十字街和小十字街。這樣就自然形成了八條街。

魁星樓 文昌閣

恩縣城的城牆是由粘土夯制而成,很堅固。在城內有三座古建築,很雄偉。一是文昌閣,是建在兩層台上的雙檐二層圓形建築。文昌閣的二層樓上有一佛龕,供奉着一種叫der的神像,據說每年的一個吉日,上閣燒香摸der,能使學生頭腦聰明,學習進步,將來能考取功名。在文昌閣東北側,有一建在高台上的大鐘樓,鐘樓上只有一個人頭多高的旋門,進門就是一個斜洞,順斜洞上樓,走到洞上口,抬頭一看,使人大吃一驚!只見樓頂懸着一口鑄鐵鐘、其吊錘就有數百斤重,鍾錘下沿有一孔,穿一條鐵絲,長長的鐵絲通到文昌閣的台子牆上,每天有專人來打鐘3次,尤其是晚上的鐘聲,城外5里遠的村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文昌閣東南200米左右的城牆邊,有一和城牆連在一起並同樣高的平台,上建有一座六角高樓,這就是魁星樓。全樓不用一釘一木,完全由青磚砌成,工藝相當高超,在城外5里遠就能看到,當時魁星樓為恩城最高建築,象徵恩城在魁星的照耀之下,乞求魁星在這裡點出狀元來。

有魁星必有北斗,仿照天上的北斗七星,恩城人在魁星樓下挖了七眼井,象徵天上的北斗星。魁星樓南灣里有一口井,樓下一口井,魁星樓和文昌閣這間有一口井,鐘樓下北面一口井,再往北約150米處有一口井,這一串就是5口井,對應的,在文化橋灣里有兩口井:一是橋東頭一口,南灣中間東岸一口,7口井擺成一個北斗的形狀,這就形成了「北斗魁星」。

文廟

除文昌閣、魁星樓的文化氣息外,恩城的文化景點還有文廟。文昌閣西側就是文廟,廟門南開,進門就是半月池,中間有橋通過,迎面就是欞星門牌坊式的結構,基牆為石雕、石鼓、石獅等。斗拱支撐的宮殿式屋頂,上鑲一木質大匾,上書「欞星門」3 個大字,和曲阜孔廟的建築風格一模一樣。

欞星門後是第二進院子,穿過腰房,第三進是殿前大院。大殿建在磚砌的台子上,為宮殿式屋頂,四梁八柱,殿內正中間神龕內供奉着孔子的牌位,上懸「萬世師表」金字大匾,兩旁各有一個龕箱,是兩個大弟子的牌位,東西牆各有一排神台,分別供奉着七十二賢的牌位,東西上方各有一塊大匾,大殿前有一比戲台子還大的台子,院子的東西兩邊各是一長廊,供奉的是孔子的三千弟子。

院中間的路兩旁古樹參天,石碑林立。院中的古柏合抱粗細,都有幾百年的樹齡。

孔廟的前面就是一所學校,門朝東,名為「書院」。書院裡坐北朝南有一排二層樓,這就是考棚。書院西圍牆外在街中心立有一座牌坊,這是雷御使的牌坊,雕石基牆,鐵皮頂,頂上是瓶生三戟,下鑲有木質長匾,書寫着「河南安徽湖廣道監察御使科進士雷稽古」。

解放後書院改成恩縣第一完全小學,而文廟則改建成恩縣師範。再後來第一完全小學搬到十字街紅樓,而師範取消,書院和文廟都歸屬恩縣中學。

總之,無論從景點還是自古出現的人才來看,恩縣城的文化氛圍向來是很濃的,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嘴甜心苦」

從前有人說恩縣城「嘴甜心苦」,其實這不是說恩縣城的人「嘴甜心苦」,而是說恩縣城的地下水城周邊甜,城中心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經考證這要從恩縣城的城牆建築說起。

原恩縣城的城牆為粘土夯成,又高又厚。築城牆需要大量的土,怎麼解決?一方面通過挖護城河取土,這樣既解決了用土問題,又增強了防禦能力;另一方面從城內取上,這樣既不破壞城外的良田,又增加了城內的積水能力。古恩縣城內沒有設計排水設施,遇上大雨城內的水排不出去,只能向築城牆時取土的窪地里排,這樣便形成了數個大灣,如文化橋大灣、馬場灣等。由於雨水在流入窪地過程中裹人了很多垃圾,造成了地表水的污染,所以在城中心地帶挖的井其水是苦的;而城邊地勢相對較高,護城河的水逢大雨又流人了馬頰河裡,地下水相對較為清潔,所以靠城牆根挖的井水是甜的。這種井水的邊甜內苦,便被人們說成是「嘴甜心苦」。

從恩縣城的地勢來看,城東城西地勢低洼,城南地勢較高,而城北則地勢平坦,加之沒有城牆作屏障,一旦遇上大雨,形成洪水,則有流人城中心的危險,到那時恩城的心就不苦了,但人要遭受洪水之苦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