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表現於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激發態度中的任何一個表現要素,都會引發另外兩個要素的相應反應,這也就是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這三個要素的協調一致性。[1]
態度 | |
---|---|
目錄
簡介
態度的概念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表現於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
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激發態度中的任何一個表現要素,都會引發另外兩個要素的相應反應,這也就是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這三個要素的協調一致性。一般來說,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是協調一致的,但在他們不協調時,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導地位,決定態度的基本取向與行為傾向。
態度中的內在感受是指人們對事物存在的價值或必要性的認識,它包括道德觀和價值觀,價值觀以得可償失為條件來影響人們的行為,而道德觀則能使人們不惜任何代價甚至是不惜生命來達到一些目標目的;態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一種較複雜而又穩定的評價和體驗,它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是人們的欲望、願望、希望、意圖等行為的反應傾向。[2]
態度來源於人們基本的欲望、需求與信念,從認知過程來說也就是道德觀與價值觀,就行為過程來講其由從低到高產生可分為個體利益心理、群體歸屬心理和榮譽心理三個層次。
摺疊社會心理學的不同定義 態度是社會心理學中定義最多的一個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種:
1、奧爾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着個人對情境的反應。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瑞奇(Krech 1948)則認為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他的定義忽略過去經驗,強調現在的主觀經驗,把人當成會思考並主動將事物加以建構的個體,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
3、弗里德曼(Freedman)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他的定義強調了態度的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認的較好的解釋。
4、士氣心理學在贊同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同時還認為態度表現於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感和價值感)、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
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
態度的特性與其構成
《心理學大辭典》及通常的心理學教科書都確認:態度具有對象性、評價性、穩定性和內在性四個特性。1、態度具有對象性,態度是有對象的,它總是針對某種事物的;2、態度具有評價性,它意味着是否贊同該事物;3、態度相對於情緒具有穩定性,它是一種對事物比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傾向;4、態度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狀態,往往不能為別人所直接觀察到,但它最終會通過當事人的言行表現出來。
弗里德曼(Freedman)將態度構成理解為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但由於認知還包括外在的客觀的嗅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深度的社會與自然規律觀念與思考等等,這些都是不可能來源於道德觀和價值觀這些立場信念的,這與心理學界公認的態度內在主觀特性不符,所以將態度構成中的認知修改為包含道德價值觀的內在感受更為準確;同時,「行為傾向」為非心理學用語,即使《心理學大辭典》中也未列明、語意不明,一般應是指意圖,而意向在心理學概念中含有意識指向性和意圖謀慮雙向的含義,正符合態度的對象性、內在性特性,所以以意向替代行為傾向是更為準確的,且國內外很多心理學家在著述中也多有這種應用傾向。總之,將態度的構成解讀為內在感受(道德感和價值感)、情感和意向是更為準確的。
功能與維度
態度的功能
為什麼人們產生某種態度而不產生另一種態度,可能在於它是為一定的心理功能服務的。心理學家認為,態度具有如下功能。
(1)工具性功能(utilitarian):也叫適應功能,這種功能使得人們尋求酬賞與他人的讚許,形成那些與他人要求一致並與獎勵聯繫在一起的態度,而避免那些與懲罰相聯繫的態度。如孩子們對父母的態度就是適應功能的最好表現。
(2)認知功能: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出發,態度有助於我們組織有關的知識,從而使世界變得有意義。對有助於我們獲得知識的態度對象,我們更可能給予積極的態度,這一點相當於認知圖式的功能。
(3)自我防禦功能:態度除了有助於人們獲得獎勵和知識外,也有助於人們應付情緒衝突和保護自尊,這種觀念來自於精神分析的原則。比如某個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卻經常抱怨同事和領導,實際上他的這種負性態度讓他可以掩蓋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懷疑。
(4)價值表現功能:態度還有助於人們表達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價值,比如一個人青年人對志願者的工作持有積極的態度,那是因為這些活動可以使他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達這種態度能使他獲得內在的滿足。
態度的維度
(1)方向,即態度指向,個體對態度對象是肯定指向還是否定指向。包括是與否、贊同與反對、接納與拒絕、喜歡與厭惡。
(2)強度,即態度方向的強度。
(3)深度,即個體對態度對象的捲入程度。
(4)向中度,即某種態度在其整個態度價值體系中的核心程度。
(5)外顯度,即某種態度在其行為方式和行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
異同
態度與價值觀
價值觀影響甚至決定了態度,並需通過態度去體現。態度和價值觀的異同點在於:二者都有助於明確個人經驗和指導行動,態度和價值觀都可以維持和改變,但一般認為態度比價值觀更易於改變。態度是比較具體的,眾多的,價值觀則超越具體事物而涉及行動的標準和目的。價值觀可以說是對抽象目標的積極的反應傾向,如對正義、真理、自由等。
態度與心向、定勢
態度與心向或定勢有所不同。心向或定勢是普通心理學的概念,而態度是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心向或定勢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採取一定行動的準備性、傾向性,這種準備性或傾向性是暫時的。態度則是指對一定社會客體採取一定反應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是較為持久的、穩定的。心向或定勢一般是無意識的,或處於低意識狀態下;而態度一般是有意識的,態度並不是都處於同一的意識水平上,有些處於高意識水平上,有些處於低意識水平上,處於低意識水平的態度之間的不一致,難於被覺察。提高這種不一致的意識水平,就可能解決這種不一致,這對於態度改變有一定的啟示。
形成與轉變
凱爾曼提出了態度形成的三階段理論,即依從-認同-內化。
1.依從:依從指個體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採取的與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為。依從不是個體自願的,而是迫於外界的強制性壓力採取的暫時性的行為。在態度形成的過程中,依從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個體早期生
活中,態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依從。
2.認同:認同是個體自願地讓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心目中榜樣的觀念和態度相一致。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依照社會中其他角色的態度來指導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3.內化:內化是指個體真正從內心相信並接受他人觀點,使之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為有機組成部分。內化在個體態度形成的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每個團體都有其一定的規則,有的明確,有的模糊,但團體不可能對所有的行為都制定一定的規則,這就要求成員在大多數場合下都自覺地按照社會的期望來行動。
美國學者霍夫蘭德等人提出一個態度轉變模型,強調信息和背景的作用:
(一)傳遞者
1.信息的傳遞者 其威信、與接受者的相似性都會影響他提出的信息的說服效果。威信越高,與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說服的效果越好。
2.說服的意圖 如接受者認為傳遞者刻意影響他們則不易改變態度;但如果他們認為傳遞者沒有操縱自己的意圖,心理上沒有阻抗,對信息的接受較好,易於轉變態度。
3.說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對高吸引力的傳遞者有較高的認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說服。
(二)溝通信息
1.信息差異 任何態度轉變都是在溝通信息與接受者原有態度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傳遞者的威信較高,這種差異越大,引發的態度轉變就越大;如傳遞者威信低,這種差異適中,引發的態度改變也較大。
2.畏懼 它與態度轉變的關係不是線性關係。在大多數情況下,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懼太強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禦以至否定畏懼本身,結果卻只能是態度轉變較少。研究發現,中等強度的畏懼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
3.信息傾向性 對一般公眾,單一傾向信息說服效果較好;對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兩方面的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態度與信念 已經內化了的態度作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難於改變;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度,即說服者根據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不易改變。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賴性較強的接受者信服權威,比較容易接受說服;自尊較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變態度。社會讚許動機的強弱也是影響態度轉變的閒素,高社會讚許動機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眾影響,易於接受說服。
3.個體在面臨改變態度的壓力時,其逆反心理、心理慣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影響,從而影響態度轉變。人們通常會利用一些自我防衛的策略來減少說服信息對自己的影響,比如籠統拒絕、貶損來源、歪曲信息、論點辯駁等。
(四)情境
態度轉變是在一定背景下進行的,以下情境因素會影響態度轉變。
1.預先警告 它有雙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態度不夠堅定,預先警告可促使其態度改變;但預告也可能有抵制說服的作用,例如,預告與接受者的利益有關時往往使其抵制態度轉變。
2.分心 它的影響也是複雜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對溝通信息的注意,將會減弱他對說服者的防禦和阻抗,從而促進態度轉變;如果分心干擾了說服過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溝通信息則會削弱說服效果。
3.重複 溝通信息重複頻率與說服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係,即中等頻率的重複,效果較好;重複頻率過低或過高,說服的效果均不好。
海德的態度平衡理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海德認為,在人們的態度系統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間或評價因素之間趨於一致的壓力,即如果出現不平衡,則向平衡轉化。海德指出,人們在改變態度時,往往遵循「費力最小原則」,即個體儘可能少地改變情感因素而維持態度平衡。
費斯廷格認知失調論認為,態度改變是為了維持各項態度之間的一致。如果態度中有兩種認知不一致,就會造成認知失調;如果失調認知的成分多於協調認知的成分,則會引起更大的失調;認知失調給個人造成心理壓力使之處於不愉快的緊張狀態。此時,個體就會產生清除失調、緩解緊張的動機,通過改變態度的某些認知成分,達到認知協調的平衡狀態;費斯廷格認為,認知失調有四種原因:邏輯的矛盾、文化價值衝突、觀念的矛盾以及新舊經驗相悖。
消除、減少認知失調的途徑:
1.改變或否定失調的認知因素的一方,使二個認知因素協調。
2.引起或增加新的認知因素以改變原有的不協調關係。
3.降低失調的認知因素雙方的強度。
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理論從個體對得失權衡與比較後產生的趨向與迴避動機的角度解釋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認為決定個體採取何種態度以及轉變態度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態度持有者不是被動接受環境的影響,而是主動對誘因周密計算的選擇者。態度是肯定因素(得)與否定因素(失)的代數和。個體選擇何種態度取決於這種態度能使其獲得什麼,失去什麼,總收益如何。但是個體並非永遠是理智計算的決策者,而且個體對這種精確的計算過程也未必意識到。(也就是態度改變是「兩害相權從其輕,兩利相權從其重」,平衡利弊的結果。)
態度的習得模仿理論
個人態度的形成是有階段性的。兒童最初從家庭中獲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態度,這時的態度是十分具體的,範圍是狹窄的,概括性和穩定性都很低。後來,隨着活動範圍的擴大,知識的增長,少年兒童的態度就逐漸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隨着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基礎的形成,個人比較穩定的態度就出現了。
從態度的習得方式來看,條件反射的學習是態度形成的基礎。人們在滿足需要過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態度。對於能滿足需要並引起快感的客體一般會形成肯定的態度,而對妨礙需要滿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態度。美國心理學家B.E.洛特和A.J.洛特等人1960年做過如下實驗;被試者是互不相識的兒童,分成 3人小組,每組分配玩一種有趣的遊戲,有的小組兒童獲得獎品,而另外的小組不發獎品,然後要求每個兒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單。結果發現,得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較多,而無獎組兒童選擇同組兒童作玩伴者則較少。實驗說明,得獎的快感促使同組兒童彼此產生了肯定態度。
態度也能以社會讚許或不讚許的獎懲方式按照條件學習的原則形成。因此,兒童的某些態度有時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某些要求,或言語的暗示,經過條件學習而形成的。C.J.厄爾利對此曾進行過有趣的研究。被試者是60名四、五年級的小學生,在彼此熟悉的基礎上經過社交測量,其中有個別兒童喜愛單獨活動,被認為是「孤獨者"。實驗者先讓全體學生學習一些做為配對用的形容詞,然後要求學生把一些積極的形容詞如"友好的"、「幸福的」跟一半「孤獨者」的名字相匹配(實驗組),而另一半「孤獨者」(對照組)的名字則要求配以不好不壞的中性形容詞。在實驗後,對學生遊戲中的行為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許多學生願意接近實驗組的而不願接近對照組的 「孤獨者」。實驗表明,學生對 「孤獨者"的態度是可以通過言語性條件反射的建立而改變的。
個人對沒有直接經驗和親身感受的事物的態度,可以在觀察別人情緒反應的基礎上產生,這稱為替代性的情緒激發。兒童許多待人接物的態度,就是通過觀察模仿權威性的社會範例(父母、教師、同伴)習得的。有人認為,通過概念形成的程序獲得某種態度也是可能的,因為當人們對某客體進行歸類和評價時,就形成了對該客體的態度。
態度改變一般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進行的。交往過程中影響者與接受者的關係和交往方法對態度改變的影響,是研究的主要課題。研究表明,從影響者的特點來看,那些信譽高而又富有經驗的人,比那些信譽低而又缺乏經驗的人,有更大的成效,能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態度改變;從影響者與接受者的相似性來看,有相似性的影響者比沒有相似性的說服力要大,這是因為他們對於接受者具有更大吸引力和可信任性的緣故。在交往方法方面,一般來說,為了使接受者信服影響者的觀點,有單面說明和雙面說明兩種辦法。所謂單面說明,就是只提對影響者觀點有利的論據(理由);雙面說明則是同時提出有利與不利的論據,但指明前者優於後者。研究表明,兩種方法的效果和接受者的原始態度有關係。對於開始傾向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單面說明更有效果,可以加強其過去的肯定態度;而對於那些開始時反對影響者觀點的接受者,雙面說明則更為有效。
態度改變與智力、自尊特性
多數影響者的勸說以講明道理為主,但如能注意用不良態度造成的具體後果激發接受者的情緒反應,一般能引起更多的態度改變。有的研究表明,接受者的特點對態度改變也有影響。有的人接受影響較順利,而另外一些人卻對說服常常持對抗態度。這和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點有關。在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的關係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智力水平與態度改變有正相關,認為高智力會增強理解,能克服對說服的異議;另一種意見認為聰明人比智力低的人更容易發現說服觀點中的弱點和漏洞,從而接受勸說的可能更小,所以二者有負相關。一般說來,二者關係不大。最易被說服的人可能是對說服理解清楚而抗拒力不強的人。另外,影響態度改變的個人特點是自尊。在這方面,早期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和態度有自信,被說服的可能較少;近期的研究則發現二者的關係是交錯的,最易被說服者是中等自尊的人,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是最難說服的人。
對學生不良態度的改變
改變學生的不良態度或建立一種新態度雖然比較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有的教師採取強制命令,甚至體罰的辦法,這最多也只能引起暫時表面上的改變,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情緒緊張和抗拒。只有當教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學生對改變態度的要求有所認識,並由學生自己作出選擇和決定時,真正的態度改變才是可能的。教師引導學生的主要措施:①及時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例如,在遇到新情況時教師預先指出情況的變化,提出改變態度的必要性,學生就有可能自己想方設法改變舊態度,並以新的態度適應新情境。②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活動去改變原有的態度。例如,當學生不喜愛某一門學科時,如果教師能組織學生參觀或參加應用這門學科知識的活動,使他逐步理解它的重要性,並設法使之在學習實踐中經過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態度就會逐漸改變。③教師持續的要求和及時表揚是學生改變舊的不良態度形成新態度的前提。因為舊的不良態度是比較穩固的,因此要改變它,沒有堅持不懈的要求和在有所改變時及時表揚是不行的。④依靠集體改變學生的態度,其效果往往更好。團結的集體對成員的態度有較大影響。集體有效地影響個體的態度有賴於以下條件:a.個人必須願意歸屬於這個集體;b.集體對個人具有吸引力;c.集體應當有更大的凝聚力;d.改變態度的要求必須成為集體一致的要求;e.提出態度要求的成員必須有威信;f.要全力發現並設法消除集體中存在的某些阻礙個體態度改變的因素,如隱蔽的輿論與「規範」。
事例
生活細節向來與個人發展息息相關。俗話有曰:「細微之處見端倪。」說的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從生活細節中看出個究竟,找出個所以然。生活細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和處世為人原則,基本上相當於個人的「名片」,是認識、了解一個人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所以,注重個人生活細節,保持好的細節習慣,是讓自己表現得更出色,更能得到別人認可的一大關鍵,將對個人日後的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幫助,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趨勢,若能注重培養好的生活細節習慣,以飽滿的熱情去完善自我,迎接各方面的競爭與挑戰,那麼,將有助於自身增加日後不斷發展的厚實砝碼。
那麼,為什麼說生活細節與個人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呢?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是一個細節取勝的年代,任何方面要想有所成效,對於細節的處理都必須精益求精。我們且看工作方面,相信大家都讀過關於求職經驗的系列文章吧,面試官往往在詢問、了解應聘者的基本情況後,還會通過一些生活細節的考察來探究其「底」,獲取更多的印象,鑑定並留住心儀合適的人選。就如:面試過程中,考官事先將面試場所弄得一團糟,再將掃帚橫放於大門上,然後觀察應聘者對此的反應。結果幾乎所有的應聘者對此熟視無睹並大方地跨過了橫在門上的掃帚,最終只有一個人將掃帚撿起,並將地上的垃圾清掃乾淨。這樣,被錄取的幸運兒就是他了,其他的人都被淘汰。道理很簡單,就因為這位應聘者是個注重生活細節的人!
這是一種工作的態度、生活的態度,看不到生活細節重要性或根本不把它當作一回事的人,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與熱情是有限的。這樣的員工,往往對工作都是敷衍了事的,永遠不會站在一個高的角度審視事物,不會在企業與生活中找到適合的立足之地,也不可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因此,優秀職員與平庸員工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前者注重生活的細節,後者往往忽略之。面試官要挑選的合適人才,當然是那位注重生活細節的應聘者。
此外,類似的啟發性事例還有:小軍與小張都是工作勤勞、業績突出的優秀員工,但是半年後只有小張留下並被提升為部門主管,更得經理賞識,而小軍則無聲無息地離開了。理由何在?經理最終透露了他半年來對兩人的考察結果和決定:小張和小軍在工作業績方面確實平分秋色,而且人緣也不相伯仲,要在其中選拔一人實在很為難,但是到了他們的宿舍走走時,卻發現凡是沒人的時候,小軍房間裡的燈總是亮着的,電腦也經常是隨便地開着的,毫無保密意識;但小張的房間卻是熄了燈、鎖上門並關閉好電腦的……所以,經過詳細的考慮,留下小張,淘汰了小軍。
生活的細節往往就是那般的舉足輕重。一個小小的墨點、細微的疏忽看來也許不值得小題大做,事實上卻足以將白紙玷污,印象分大打折扣。那樣,即使你原本做得挺不錯的,也可
能因為這小疏忽而導致前功盡棄,得不償失。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對的,不要因為某生活細節的微不足道而不屑一顧,若對待小事也不能認真,那對待大事的態度也很難說了。事實上,完善生活細節也就是在完善自我的品格與生活態度。
在當今異常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生活細節的作用與魅力有時更是驚人的,說不定在某個時刻,它會顯示出奇特的力量,贏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無形中增加你的工作績效指數,得到上司的青睞,甚至提升你的人格,讓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和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實例吧:
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員工,然而在人才濟濟的公司里,他總是顯得有點「平凡」,再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在打扮上顯得有點「土氣」,所以一直未得到公司的重用。有一次,上司帶着他和另外幾名職員與客人洽談生意,可惜客戶面對着滿桌的美味佳肴和詳盡計劃書仍不為所動。眼見生意談不成了,上司開始泄氣,於是建議結帳。就在這時,節儉的小李堅持提出將桌上的剩菜打包,不要浪費。其他職員見狀十分不解,更暗中埋怨他太「摳門」,有損公司的形象。可是,僵局卻在這個時候被打破了!那客戶竟然立刻同意與小李的公司簽約,原因是小李的節儉風度令客戶大為賞識,讓他感受到這個公司擁有這樣的員工,應該是值得信任和肯定的,先前的疑慮可以消除了。這個意外的「勝利」讓上司對小李讚不絕口,並在日後提升了他,他終於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的良機。
所以說,生活細節確實與個人的發展密不可分,它本身就潛藏着很好的機會,只是很多時候都被忽略與遺忘而已。一旦你能敏銳地發現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找准機會,以小事為突破口,讓細節閃耀出光芒,那麼,你的工作績效就有可能得到質的飛躍,關鍵就看你的把握如何了。
第二,生活細節與個人發展的密切性不僅僅體現在工作方面,諸如學習、創作方面無不如此。下面,先看看學習方面:
很多人都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感到痛苦迷茫,但主要原因還是單詞不過關,如果每個人都能注意隨身攜帶一個單詞小本及一張白紙,在空閒時候把單詞一個個地鞏固擊破,相信四、六級的通過率就遠遠高於現在的數字了。千萬別小看這樣的細節,因為「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點滴與積累,何來收穫?還記得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位舍友正是堅持一年如一日地隨身攜帶單詞小本,把握住點滴空餘時間鞏固記憶,連排隊打飯的時間也沒錯過。結果,她在二年級第一學期時便提前通過了四級考試。同時,我們在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知識淵博的同齡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如一台「活」電腦,為什麼呢?難道他(她)是天才嗎?非也,他(她)是勤於記錄與複習,並懂得分類歸納、補充整理、溫故知新而已。所以運用起來特別得心應手,在「實際運行」中有如電腦一樣有條不紊、安排得當。其實,記憶的鞏固和知識的運用,除了積累,就離不開整理與鞏固,如果注意到這些要點,並在生活細節方面加以處理,那麼,成功離你也就不再是遙遙無期了。
至於創作方面,生活細節更是有着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與促進性。北京廣播學院動畫學院院長路盛章以及北京城市學院動畫專業負責人魏惠筠都指出:藝術創作者特別是動漫創作者光有美術功底還遠遠不夠,要想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還必須擁有獨特的創意能力、創作意識和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力。儘管動漫往往是一種誇張的藝術,但仍來源於生活;好的作者,是會密切聯繫生活並從生活細節中提取創作靈感的。如:日本傑出的夢幻漫畫家加賀谷穰(KAGAYA)所創作的作品之所以那麼唯美動人、廣泛流傳,多次獲得國際性榮譽,就源於他注重吸取生活中的細節,很好地將生活、習俗和唯美精細的畫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在似夢似幻的畫面中品味到生活的和諧、浪漫以及大自然的恬靜、悠然。這就是所謂的「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靈感、創作與真實的高度統一」了。可見,能從生活細節中恰如其分地汲取靈感的作品,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第三,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不大顯眼的細節,很容易為人所遺忘,但是,這些細節卻能在生活中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在無形中為你的個人發展發揮潛在作用。就如毛主席的一席名言:「身體是革命的第一本錢」,我們現在不需要搞革命,但學習、工作都離不開健康與體魄與充沛的體力,而不少的易忘細節正是有助於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令人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增進智商和情商,讓人擁有更好的狀態的。所以,這樣的生活細節應該注意。例如:不要非等到很餓時才去進食,不要到了很渴時才想到喝水,那樣容易損害腸胃、影響食慾、補水不足;不要到累極時才去休息,那樣的睡眠質量和休息質量是打了折扣的,可能會引發過度疲勞甚至亞健康狀態而不知;不要到了心理極其糟糕時才記起要找朋友或是心理醫生傾訴,因為人是不能長期處於孤寂、寡言環境中的,非常需要友誼與交往的支持,所以,平時應積極與人分享與交流,緩解壓力,使自己的心理處於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態中。
既然生活細節與個人發展那麼息息相關,那麼該如何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細節,使它促進個人發展呢?
其一,平時認真閱讀一些有關細節培養的書籍,增加見識,如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就是一本很有代表性的書,讓你懂得「細節是認真的態度,科學的精神」,逐漸培養起自身的細節觀念,多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及時發現有價值的事物或捕抓到瞬時的靈感,學習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細節,屏棄不良的生活細節。
其二,在工作中注意保持辦公桌以及周圍的整潔有序,切勿讓凌亂沖淡自己的工作熱情,干擾自己的心緒。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給別人一個好印象所不可忽略的。
其三,要明白公私分明的含義與重要性。做正經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專心致志,不要心猿意馬;不要占用辦公時間去處理私事,更不能假公濟私,以工作掩護上網、玩遊戲、聽音樂,或是用公司資源去謀取私益。那樣一來影響工作的情緒與積極性,二來會給同事和上司極為不好的印象,更是不誠實的表現。在其位就應謀其職,這不僅僅是職業道德,也是做人的原則。
其四,平日下班後,不要立即想到回家。最好能夠靜下心來,將一天的工作做個簡單的總結,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並準備好相關的工作資料;而離開辦公地點時,也最好能檢查一下是否關燈和關窗,有無遺漏的東西,做到一切都心中有數而非冒冒失失。同樣,作為在校的學生一族,下課後也最好能合理安排學習與活動的時間,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即不讓時間在不知不覺中白白溜走也不讓自己總是處於疲勞狀態之中。同時,注意利用空閒的時間多讀書「充電」,或是識記,把好複習關,學會歸納、總結、整理,因為學習關通常是容易的,難的還是梳理與鞏固。
其五,培養高度的時間觀念。因為這是一個細節取勝的年代,也是一個分秒必爭的時代,時間猶顯重要,所以一定不要小看遲到早退與請假。隨便地遲到早退是不負責任、原則有問題的表現,除了會讓上司不滿,也是讓別人詬病的;而作為學生,這更加是不應有的表現。而請假在工作中往往會影響工作進度,給整個集體造成不便,也會給上司不大好的印象,所以,應該能免則免。
終上所述,我們清楚,這是一個細節取勝的年代,個人與集體要想有所成就,都離不開細節,細節之中往往潛藏着巨大的機會,所以,對於細節必須精益求精。細節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工作、學習態度,行為方式,做人理念,注重細節是一個優秀人才所必備的素質,具備這樣的素質的人才能創造出出色的業績,由此,能否把握細節並予以關注就成了一個人的素質體現與能力體現,。對於細節給予必要重視的人,必定是有着敬業精神與較強責任心的人;反之,對細節馬馬虎虎,不以為然的人,是不可能在競爭中具有優勢的。因此,我們要做重視細節特別是生活細節的人,處理好這方面問題,並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能利用的身邊資源,在細節中發現新思路,開闢新的領域,充分表現出個人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出色高效地完成學習、工作任務,提高績效指數,讓自己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成就。
警句
1.傳不習乎?---《學而》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7.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對生命的態度(人生觀)
8.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9.生命不等於是呼吸,生命是活動。——盧梭
10.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11.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愛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羅曼·羅蘭
13.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爾
14.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5.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塞涅卡
16.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克
17.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達爾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諺語
19.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徵着一生。——諺語
20.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庫爾茨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21.地運用它,一次足矣。——英國諺語
22.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呂凱特
23.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佚名
對金錢的態度(價值觀)
24.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佚名
26.有錢的人從來不肯錯過一個表現俗氣的機會。——巴爾扎克
27.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柏拉圖
28.為什麼一個人要富有?為什麼他一定要有馬匹,精緻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場所與娛樂場所去的權利?因為缺少思想。你給他的心靈一個新的形象,他就會逃遁到一個寂寞的花園或是閣樓上去享受它,這夢想使他們那樣富有,即使給他一州作為采邑,也還抵不過它。但是我們最終是因為沒有思想,所以才發現我們沒有錢。我們最初是因為耽溺於肉慾,所以才覺得一定要有錢。——愛默生
29.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們踢回去。——卡萊爾
30.一個人要在年輕的時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氣勃勃、趣味無窮,那才需要錢財啊。老天爺為什麼不把通常的過程顛倒一下,讓多數為首先獲得財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後讓他們在不需要再有錢的時候,變成一個窮光蛋死去呢?——馬克吐溫
人從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應是一種隔着櫃檯的現錢買賣關係,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登天堂的話,那麼天堂也就不是為政治經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狄更新
31.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性方面軍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向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查爾斯·蘭姆
32.一個非常喜愛錢財的人,是很難在任何時候也同樣非常喜愛他的兒女的。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財神一樣,形同冰炭。——塞繆爾·巴特勒
33.金錢!金錢是人類所有發明中是近似惡魔的一種發明。再沒有其它東西比在金錢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騙,因而也沒有其它方面能為培植偽善提供這麼豐脾的土地。——馬卡連柯
一切對財富的過於仔細的關心都散發着貪婪的氣味,甚至以一種過於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處理錢財,也是不得去費心指揮和關心的。——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菲爾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氣.失去一切。——(德)哥德 36.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卻無法用金錢來購買。——萊曼特
37.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