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憶念牛山大姑(王必東)

憶念牛山大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憶念牛山大姑》中國當代作家王必東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憶念牛山大姑

晚上,哥哥來了個電話,說牛山大姑去世了,我的思維陷入了悲傷之中,我的親人又遠離了一位,自此我到何處再尋覓您呢?

我的姑姑有三個,我卻都叫她們大姑,為了區分,於是就用她們居住的地名標註。

究其原因,是因為她們和我家的關係有着另外的不一樣說明而已。

我父親姊妹四個,居三的便是我的姑姑,後來她嫁到了大堯,這個大姑如今兒女都過得可以,她是血緣最近的了。還有兩個,一個石榴樹,一個鹽店。因為她們是我爺爺兩個哥哥家的,她們從小就沒有了父親,於是我爺爺在她們眼裡其實充當了父親的角色,家裡的這些包括她們後來出嫁都是在我沒有形成記憶以前發生的事,直至後來我懵懂再後來逐漸接觸,分得清的時候也逐漸長大了。大家相聚談論的時候,為了不搞錯,於是都加上出嫁的地方,於是腦海裡面庫存到現在。

石榴樹是我們那裡的一個鄉駐地,離縣城很近,後來這個姑姑因為姑爺的工作調到縣城牛山,於是石榴樹大姑就改了稱謂——牛山大姑。

牛山大姑具體年齡我真的說不清楚,一四年我奶奶去世的時候,她就有八十多歲了,從我們家族上下四輩人里看,算來也是長壽的!從太爺爺傳下來的後人中,數牛山大姑最有福氣,我從小的時候就常見到她回娘家探親,每次到奶奶家的時候,穿的戴的包括送的禮物都和那兩個姑姑不一樣,那個時候是社會改革發展的初始期,人們的腦海都在謹慎熱切地接觸不斷變化的新事物,而發家致富正是那個時候響徹每個角落的號角。牛山大姑作為一個吃公家飯的人,走到村的每一個地方,大家都用羨慕的眼光和言語來恭維。

解放前我們家是算得上小康生活,我太爺爺是遠近出名的教書先生,生計很會盤算,家裡也積存了一些田地和銀元。太爺爺兄弟三個,他居二,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就去世了。

我爺爺兄弟三個,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大哥就是牛山大姑的父親,他在太爺爺去世那年也一位身體原因走了。解放後沒有兩年,爺爺做過教書先生的二哥也因為成分等原因被政府鎮壓了,他就是鹽店大姑的父親。

解放後,大約是六十年代初的時候,這兩個大一些的姑姑就前後出嫁了!

我們的家史我會在以後的文章里詳細描述。

牛山大姑大約是九十年代的時候幫助過我,我那個時候借錢做生意,姑爺就幫我貸了款,我知道這也是他們能力的極限,我感謝大姑他們,如今她遠走了,我說的她還怎樣聽得到呢?

姑爺九十年代的時候就退休了,兩個老人家相近如賓,一輩子快快樂樂,算是白頭偕老了,相比較店大姑,這一點讓我們傷心,鹽店大姑心好,兒女事業算來在我們一大家數一數二的,只是她家的姑爺七八年前去世,我們都覺得太早,的確這個姑爺給我們印象很好。

牛山大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八十年代的時候折損了一個兒子,我們一大家子都很悲傷。八九十年代幾個小孩也都成家立業,最近幾年也看到了第四輩,也算是老來有福了!

紙上言語總不能表達心情的萬一,遠在千里之外的侄子只有遙望北方,祝願我親愛的牛山姑姑一路走好。 [1]

作者簡介

王必東,筆名墨池留痕,江蘇東海人,連雲港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