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古道
徽商古道 |
徽商古道 是古代徽商從徽州到杭州的重要通道,西起績溪與歙縣交界處的臨溪,在績溪伏嶺鄉轉為陸路,然後經江南第一關、下雪堂等地,最終到達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浙川村,全長百餘公里,其中在安徽績溪境內 長約75公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徽商古道 [1]
全長 百餘公里
國內外遊客 10萬餘人次
始建於 唐朝,明清兩朝
簡介
徽商古道 沿途山勢險峻,奇峰林立,溪流奔瀉。走在徽商古道上,通天的石梯穿入雲端;幽深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道旁的石頭苔痕累累。目前,徽商古道已成為華東徒步旅遊精品線路,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餘人次。
古道起源
古徽道始建於唐朝,明清兩朝,隨着徽商的興盛而臻於完善。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路段,北起石台縣原珂田鄉新店村,南至櫸根嶺腳下的圓通庵遺址,全長7.5公里。古道全部用長條形青石板鋪就,寬1.5米。沿線每隔三華里左右,便橫跨古道建有一座石亭,亭內有石凳,兩側有耳房,專供行人小憩或食宿之用。現保存較為完好的石亭,有"啟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繼保亭"等。每個石亭內均有建亭時的石刻碑記。沿途眾多的石碑、石刻,為研究徽文化,尤其是研究古徽商,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證資料。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以來,徽州的學子經由這條古道前往安慶,參加安徽省的鄉試,甚而進京參加會試;徽州商人則將當地的茶葉等土特產,經仙寓山古徽道運出山外,運到京城等地。早在明朝正統年間,徽商就已遠赴居庸關從事販茶活動了。此後徽州茶商在北方日趨活躍。清朝乾隆時,徽人在北京開設的茶行7家,茶商字號166家,小茶店達數千家。
古道位置
徽商正是由古徽道販茶出山,順秋浦河入長江,經池州、蕪湖、南京至揚州,再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經淮安、徐州、濟寧、臨清、德州、天津,至通縣(今通州)上岸,進入北京城。清朝時,南下販茶到廣州,可獲得巨額利潤,徽人有"漂廣州,發洋財"之說,他們將茶葉由仙寓山古徽道運出山,再經饒州過鄱陽湖,經南昌、贛州、南雄、韶關,販賣至廣州,甚至由十三洋行賣到國外。徽州茶商不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要歷經千山萬水,還有沿途的匪患、瘟疫、天災,販茶之路兇險萬分,成者十不過一,大多數人客死他鄉。仙寓山古徽道上的普濟孤魂之碑,正是為客死他鄉之人而立。
蜿蜒於大山深處的古徽道,建築在古徽道上供人歇腳的驛站,無不讓人領略到了歷史的滄桑;鐫刻在石門上的題字,一塊塊青石板台階,也詳細見證了當年人們挑茶出山的歷史。
古道茶亭
駕車行駛在古驛道所在的安徽歙縣杞梓里鎮竹溪村,公路兩旁怪石嵯峨,懸崖巨岩,左右夾峙,景色煞是壯觀。嚮導遙指遠處高聳入雲的大山,說道,那裡就是華東第二高峰的清涼峰了。汽車沿着彎彎曲曲的溪流進入大山,只見遠處峰巒飄浮在彩雲之上,山川嵐氣襲人,一片村落、幾戶人家,瓦屋上炊煙繚繞,農舍白牆黑瓦,房屋多以石塊為基,泥牆為壁。巨樹下,溪水潺潺,裝點得如同一幅水墨長卷,別具古意。
古牌坊
走在鄉間,常能在亂草叢中見到一些古牌坊。望着這些經歷數百年日曬雨淋,而今依然精美絕倫的青石雕刻,不僅有一種歲月的滄桑感,而且,令人不由自主地去追尋民族盛衰的千年歷史。昔日的顯赫與輝煌,而今已經淹沒在古道的蒼茫之中。走近牌坊細察,上面"聖旨"二字依稀可辨,字體雄渾蒼勁。 觀賞牌坊兩側的文字記載,帝王的尊崇、臣民的伏首,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慨萬分。
徽商古村
竹溪村是古道邊的一個小村落,民居多數古樸典雅,特具徽派風格。
村中有一座品位較高的古建築,名半舫圃,內有易草堂等景點。庭院迴廊曲徑,環繞幽趣。前院為圃,形似半溪,故名。細察徽派古屋就不難發現,這些古民居與現代建築大相徑庭,它們向外"沒有窗戶"。歷代以來,我國天災人禍,戰亂頻起,百姓缺乏安全感。
古民居的風貌詮釋了它的內涵,徽商怕"露財",所以形成了這種所謂"宛如城郭"的設計,即中間一個小天井,屋脊的水流入天井,似有"斂財"之意,即所謂"四水歸堂"。
村周奇峰羅列,古木參天,景致極為壯觀。據宗譜記載,先祖為避戰亂,見此地"水竹桃園,洞然別有天",遂定居於此。村側,皆為奇峰怪石、飛瀑懸崖。村右有徽州十景之一的"吳楚山光",清《徽州府志》載:"山如屏而立,舊有留侯廟,廟前岩平如案,俗稱留侯台"。村南有"大備坑",諧音"躲避坑"。相傳漢代張良曾避難於此;村北峰巒稱"七姑尖",府志載有:"七峰如櫛,石閣參差,常有雲霧封護"
驛道艱難
村後,一條石級蹬道在山林中曲折蜿蜒,漸行漸高,一路古樹蔽天,一直伸展到大山深處。據說,此路初辟於南宋末年,後經元、明、清數代補修,歷來便是"官道"。山路古樸而又堅實,石級歲痕斑斑,均為青板條石,2米見寬,順隨着山勢蜿蜒而上。最有魅力的一段驛道,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台階,可謂一階一滴汗,一步一喘息。
步行,一路向上攀去,古道愈見險峻,石級依舊曲延如常,盤旋于山崖,一側峰插雲霄,另一側深臨峽谷。此一段古道艱險而荒涼,漫漫長路,滿是荒草,兩邊蘆葦障眼,只有幾間殘屋、幾座石橋,還能勾起人間的幾多煙火。
舊時,古道旁的寺庵常年施茶送水,或烘烤乾糧;如有商客夜間趕路,寺院則贈借火把,"僧尼分文不取"。秋收季節,亦常見僧人在田間"化緣",以補足茶亭費用;即使普通鄉民,也會為茶亭添置修繕一些木、石凳,便於過往客商歇息的"義舉"。
峰脊沙灘
"山脊沙漠"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般說法是,這些山脊狀況,過去與周邊的地貌相似,皆由巨大的花崗岩構成,但是經過億萬年地殼的風化作用,堅硬的花崗岩石竟然化為沙灘了;也有人說,當地農民曾在"沙灘"里找到過貝殼之類的海洋生物遺物,附近山溝里還曾發現過"龍蛋"、"龍骨"等古生物遺骸,即恐龍化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