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巴頓
德里克·哈羅德·理查德·巴頓爵士,FRS(英語:Sir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1918年9月8日-1998年3月16日),英國化學家,196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二十世紀有機化學巨匠。在有機化學的理論和實踐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
德里克·巴頓 | |
---|---|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universitystory | |
出生 |
英國肯特郡格雷夫森德 | 1918年9月8日
逝世 |
1998年3月16日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城 | (79歲)
國籍 | 英國 |
母校 |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 |
知名於 |
巴頓反應 Barton–McCombie去氧反應 |
獎項 |
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 1980年科普利獎章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有機化學 |
機構 |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天然產物化學研究所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 |
目錄
早年經歷
學術生涯
巴頓的學術生涯基本特點就是「漂」,流離顛沛。在帝國大學坐穩位子之前就先後在很多小學校呆過。他還一度在一個私人企業做過技術人員。這些看似瑣碎的經歷其實真正地豐富和拓寬了巴頓的學識。因為他十分好學的關係,比如他在私人企業工作時就跟一個老德國技工學會了很多化學動力學的研究方法。而這些最終在他後期研究自由基化學時派上了大用場。巴頓廣闊的知識面使得他比其他有機同行看問題能看得更遠。 巴頓晚年也一直在漂。他60歲的時候在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被強行退休,然後跑到大名鼎鼎的法國國立科研中心CNRS干到65歲的法定退休年齡,最後一路奔至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他在那兒一直做了12年研究,直到1998年逝世。
學術貢獻
巴頓的學術貢獻是里程碑式的。概況來說有兩方面:一個是構象分析;一個是自由基化學。 巴頓是構象分析的主要奠基人。他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而且他的理論從建立到現在近60年的時間內沒什麼大的更動,一直是指導有機合成的重要理論。 巴頓還是現代自由基化學研究的開山鼻祖。在巴頓之前,自由基化學反應因缺乏約束條件被普遍認為無合成價值。在巴頓之後,這個觀點被徹底推翻。在現代有機合成中自由基化學在很多場合發揮了其他化學技術難以替代的作用。由於自由基化學避免了酸鹼的反應氛圍,使得對酸鹼敏感的糖化學合成研究得到了巨大的進展。事實上巴頓也是現代糖化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巴頓在有機化學領域的特立獨行還在於提出了「發明化學反應」的研究概念。他試圖通過大量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要通過合理的邏輯思辨和相關的知識,人們可以根據需要來發明、而不是發現新的化學反應。
軼事
- 1965年巴頓發明了一個自由基反應用於遠端碳氫鍵活化。而該反應的發明源於當時的一個研究的需要。當時某公司研究所在探索一個方法將普通廉價的類固醇原料轉換成另一個極珍貴的類固醇激素。巴頓作為特聘技術顧問就根據需要在一張小紙片上寫下了一個思路,然後找了一個研究員助手下去驗證。很快該公司就通過這個技術製備了60克激素。在當年的美國化學會年會上,當巴頓在講台上摸出一瓶裝有這60克激素的瓶子時,底下全驚呆了。因為當時世界上這種激素在實驗室里分離的量加起來不超過10毫克。
帶巴頓的人名反應
參考文獻
以上基本完全出自巴頓的自傳:
- Derek H. R. Barton: Some Recollections of Gap Jumping (Profiles, Pathways, and Dreams), ISBN-10: 084121770X,An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cation (May 5,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