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特河谷工業區
德文特河谷工業區(Derwent Valley Mills)為一處位於英國德比郡德文特河沿岸地區的世界遺產,200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由德文特河谷工業區合夥企業管理。
於18世紀,跟隨著理查·阿克萊特發展之棉紗紡織新技術,現代工廠(factory,或稱為mill)體系在此誕生。受惠於技術上的進步,棉紗的不間斷生產得以實現。此套體系在河谷間播散開來,到了1788年,英格蘭已有超過200家阿克萊特式的紗廠。阿克萊特發明的紡織新技術,以及組織勞動力之方式,更傳播至歐洲大陸及美國。
英格蘭最早引進水力的紀錄為1719年約翰·洛姆將其用於他在德比的絲織廠,然而,真正在生產棉花之過程中使用水力,為1770年代的理查·阿克萊特。阿克萊特的一項關於水力紡紗機之專利,可使棉線不間斷紡織,這代表非技術工人即可操作。克羅姆福德紗廠為阿克萊特創立的首座紗廠,紗廠新招募的勞工,使得其旁邊的克羅姆福德村規模大幅擴張。此種生產及安置工人同步的體系,於整個河谷間廣泛流傳。此機制的用意為確保工人來上工,因此有必要為其修建住屋。於是,由紗廠主人建造,環繞紗廠的新聚落誕生,其包括公共設施如學校、禮拜堂及市場等,有時亦可能直接開發一個早有發展的聚落。當時所建多數房舍至今尚可使用。同時,交通的基礎建設亦為新聚落之一部分,建造後可為紗廠的產品開闢新的市場。
阿克萊特當時的競爭者在包括貝柏、達利修道院,及米爾福德等地修造紗廠及附屬的工人聚落。阿克萊特式的紗廠相當成功,時而為人所效法,但卻不付阿克萊特權利金。德文特河谷棉紡工業在19世紀最初的25年間逐漸沒落,市場重心轉移至蘭開夏郡,因為對於市場及原材料的交易,蘭開夏郡為更佳地點。德文特河谷棉紡工業沒落後,河谷中紗廠及其附設建築獲得保存,並予以再生利用。在世界遺產保護區域中的許多建築同時亦列於登錄建築及登記紀念物之內,其中有部分紗廠如今規劃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目錄
地點及覆蓋範圍
世界遺產地德文特河谷工業區占地12.3平方千米,地跨德文特河谷24千米之區帶,於德比郡中自北部之馬特洛克巴斯至南部之德比市中心。遺產地中為紗廠之建築群,並有聚居點,中含工人住宅、德文特河上的攔河堰及用以支持谷中紗廠的交通網。遺產地括有克羅姆福德、貝柏、達利修道院及米爾福德之社區,含838座登錄建築,由16座I級,42座II*級與780座II級建築組成。另有9處建構列入登記紀念物中。克羅姆福德運河以及克羅姆福德與高峰鐵路旨在促成這一地區的工業化,此二者亦為遺產地之一部分。
歷史
17世紀晚期,因應於對作為時興服飾之一部分的絲織品的需求,絲綢織造業得以擴張。有一人慾借水力的使用提升產量,其名為托馬斯·科特徹特,此人委託工程師喬治·索羅克爾德於德比市中心附近德文特河中一小島上建一絲織廠。雖此實驗並不成功,其事仍使科特徹特當時的一名雇員約翰·洛姆有所觸動。他確信若水力可更趨完美,則有市場為水力生產的產品而開。洛姆汲汲於刺探工業情報,得獲意大利機器的圖紙。他於1719年為此設計申請專利,並鄰科特徹特的絲織廠建造一座33.5x12m的絲織廠,高五層。至1763年,洛姆的專利業已過期30年。由於絲綢市場小,僅有7座洛姆式廠得建。然而其時洛姆已引入水力驅動機械的一種可行方法,並已建立有組織勞動力的一種範本,此種模式將為日後的實業家所效法。
由於絲綢為奢侈品,其市場狹小且輕易即為機制產品所飽和。機制紡織品的下一革新達至棉紡工業,棉業所具的市場遠爲廣闊,且產出人所能夠負擔的實惠貨品更多。棉花的紡織過程較之絲織品生產要複雜得多。為紡棉而作的水力紡紗機由理查·阿克萊特開發並於1769年得申專利。這種機器能連續紡織紗線,在其影響下,無需技術而用以保證機器不致損壞的監管員代替了技術工人。水力紡紗機的大小自4個紗錠至96個紗錠不等。
基於上述緣故,水力紡紗機得以流行及廣傳。 1771年,理查·阿克萊特租賃入克羅姆福德的地塊。至1774年,其首座紗廠投產,於1776年其又開始在克羅姆福德建造其次座紗廠。此段時間中阿克萊特有開發用於前紡的機器,於1775年得其第二個專利。隨紡織工序的機械化,生產棉織品的其餘過程無法跟進,亦需機械化。阿克萊特製造一種機器用以梳棉,即用以將棉纖維整為平行。然阿克萊特的發明並非全有所成,至1790年代有實用的機器發明以先,棉花的清潔即以手工進行。
阿克萊特有尋求經濟資助,當地一名地主彼得·南丁格爾(其人為弗羅倫斯·南丁格爾之外曾祖舅父[1])以2萬英鎊購得克羅姆福德處的產業。南丁格爾並建俯瞰紗廠的「岩石屋」供阿克萊特居住,又進一步予其2000英鎊用以建造次座紗廠,並有1750英鎊以建造工人住宅。1777年至1783年間,阿克萊特及其家於貝克韋爾、克雷斯布魯克、羅斯特及威爾克斯沃斯等地建廠,遍及德比郡與斯塔福德郡。傑德戴亞·斯特魯特為阿克萊特於克羅姆福德首座紗廠的合伙人,自1776年起在貝柏及米爾福德建廠。托馬斯·埃文斯為達利修道院地方的一名地主,更以1140英鎊置下修道院周圍7.1ha的土地,於1782年在此村建立一棉紡廠。阿克萊特受付提成於仿造他所發明之機器的人,然而亦有人甘冒訴訟而從事盜用之舉。
位於馬特洛克巴斯的梅森紗廠的建設於1783年始,由阿克萊特策劃。 與阿克萊特之擴張主義同時,傑德戴亞·斯特魯特亦涉足棉紡工業。斯特魯特所具的一項優勢在於阿克萊特業已完成機械上一應之必要實驗,故斯特魯特不必投資於新技術的探索。其人於克羅姆福德以南約8mi處的貝柏建立一廠,大概於1781年完工。該處市鎮隨1784年第二廠之增加而見擴大。斯特魯特又於貝柏以南約2mi處的米爾福德建一廠。至1793年,又有二廠加建以作印刷與漂白之用。斯特魯特家估計到1789年其家於在貝柏及米爾福德的紗廠已投資37000英鎊,而每年可得收益36000英鎊。
阿克萊特以家長式之僱主見稱,用心於其僱工並僱工家庭的福祉。1785年於克羅姆福德一所主日學得建,供給200名孩童以教育。到1789年,克羅姆福德的產業復歸阿克萊特家,他們在地方的結構及建設上影響甚為活躍。有一座市場於克羅姆福德建造,作村落的新核心用。每周日阿克萊特組織集市,為刺激人造訪而向參與最積極者發給年度獎。
理查·阿克萊特死於1792年,後其子小理查·阿克萊特接管產業,且將多數位於克羅姆福德及馬特洛克巴斯之外的棉紡廠售出。克羅姆福德及馬特洛克巴斯的紗廠之所以不售,則很可能是為了維持其家威勒斯利莊園的開銷。克羅姆福德亦建有建立社團及俱樂部。理查·阿克萊特對社區宗教事務幾無興趣,直至1797年小阿克萊特方建立克羅姆福德教堂,而老阿克萊特原設想將此堂作阿克萊特家在威勒斯利城堡中的私家禮拜堂。阿克萊特家以設立市場而使克羅姆福德自足的嘗試成功,該村落之擴張持續至1840年許,雖其時村中紗廠已過中天而進於衰落亦不例外。
小理查·阿克萊特無心於棉花生意,其父死後阿克萊特家即中斷對實業的投資。斯特魯特家則繼續注資,以在米爾福德及貝柏諸廠之利潤為資金源。彼等持續建廠直到1810年代,到1833年其產業雇有2000人,宰制德文特河谷中的棉業。同阿克萊特於克羅姆福德所作者一樣,斯特魯特家亦為其僱工供給住宅。於傑德戴亞·斯特魯特始建廠以先,貝柏即為既成村落,自帶市場,故爲發展此處村落成自足的實體,斯特魯特需承擔的社會角色不須如理查·阿克萊特在克羅姆福德所作者那樣活躍。
斯特魯特家供給教育,於1817年分別有650名及300名孩童於貝柏及米爾福德參加主日學。較之人口於19世紀早期達於約1200人之高峰的克羅姆福德,貝柏之人口因事業繁榮而自1801年的4500人攀至1831年的7890人。達利修道院亦作為工人定居點擴張,惟其無市集之處,故在居民供食方面有問題。此定居點在1788年至1801年間占地擴張一倍,其人口又於1801年至1831年間隨許多工人住處之增修而自615人漲至1170人。一所為80名兒童而設的主日學於諸廠中之一廠內修造,一教堂及學校分別於1819年及1826年得建。
雖於19世紀前四分之一為棉業之主力,斯特魯特家之公司於同蘭開夏郡之紡織工業城鎮的競爭中仍開始落敗。行情轉移的問題影響整個德文特河谷:於原材料及市場而言蘭開夏的位置較之德比郡為好。斯特魯特家經營之廠亦苦於現代化的缺乏,其家於19世紀之初處於防火工藝的前沿,但隨着廠中所用之機器更為大且強力,其家仍然堅持在成人可更熟練操作的機器上使用童工。斯特魯特家的公司衰敗,於19世紀後半葉其部分紗廠租賃或售與其他公司。即便德文特河谷的棉業敗落,與關於生產棉花之工業過程有關的許多構建並工人之屋舍仍得以保留,而世界遺產名錄中有848棟登記建築。[2]
參考文獻
- ↑ The Life and Times of Florence Nightingale. [2020-12-06].
...He was to become an influential Landowner, and acquired the manors of Cromford and Wakebridge.
- ↑ Derwent Valley Mills, UNESCO, [200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