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劉迅)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中國當代作家劉迅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

其實,這篇隨筆我想談的是關於文字的「三個問題」——「流暢」、「鍊字鍛句」及「理想的文字」。

何為「文字」?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可見,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何為語言?語言是以語音為外殼,由詞彙和語法兩部分構成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凡與人交談,讓對方聽懂自己說的話是首要一步,其次才是讓對方感受出話里蘊含的情感,是愉悅是激動是感激是悲傷是興奮亦或是憤怒。寫文章如同說話,首先要讓人讀得懂,能讀懂的文字必定是流暢的。但凡是讓讀者產生煩躁情緒的,一般都是流暢性出了問題。治療文字不流暢的解藥就是通讀、通讀、再通讀。只要靜心讀上三五遍,必定會找到問題所在。所以,寫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也是考驗一個人堅韌性情的工作。

通順、流暢是文章的首要,「鍊字鍛句」則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方法。想起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最初是「到」字,改為「過」,再改為「入」,又改為「滿」,是改了十多個字後才確定為「綠」的。又有黃庭堅的詩句「高蟬正用一枝鳴」,「用」字最初是「抱」,又改為「占」、「在」、「帶」、「要」,至最後才為「用」字。更有名的是賈島《題李凝幽居》中的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曾擬為「推」字,幾經思索,並與人商榷然後才定為「敲」字。又范仲淹的《嚴先生祠堂記》中頌歌的句子:「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風」字原用的是「德」字,經別人提示後乃改為「風」字。

晚唐詩人皮日休形容作詩練字的功夫說「吟安五個字,用破一生心」;賈島曾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代顧文煒亦云「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可見詩人們為了用好一個字,寫好一句詩,是怎樣的費盡心思。據說歐陽修每寫一篇文章,就要把草稿貼在牆上,反覆吟誦修改,以至改到最後往往不剩原來的一個「句子」。他的《醉翁亭記》的開篇,就是寫過多少遍,最後才得到「環滁皆山也」這句妙語。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有好多句子顯然也是經過精心提煉的,如第五回寫到赤松林時,只說魯智深看了道:「好座猛惡林子」,僅僅六個字,境界卻全寫出來。又第九回寫林衝出山神廟時的風雪說:「那雪正下得緊」,如魯迅所說:雖「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

「鍊字鍛句」的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描寫出作者對於社會生活的認識,因此要求在根本上要具有形象性,同時還要準確、鮮明、生動。如「春風又到江南岸」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如上所述,是由於「綠」字表現得更準確、也更鮮明而生動;如「那雪正下得緊」比「大雪紛飛」好得多,也顯然是由於前者對大風雪的情景形容得更準確、也更鮮明而生動。

文學作品的勝利,首先是語言的勝利,而勝利的語言一定來自於作者所信賴的生活本身。對生活反覆觀察、悉心揣摩、認真領悟,當所有的一切傾瀉於筆端之時,就是一個完整的「鍊字鍛句」過程的呈現。

林語堂先生在散文《論文》中說:「有疑問才會有學問,有學問才會有文章......文章就是作者的真實寫照......。」那麼,究竟什麼是理想的文字呢?

林語堂先生在《小品文之遺緒》中有一段關於「理想的散文」的敘述,讀起來頗有道理。「......乃得語言自然之節奏,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同時,林語堂在隨筆《寫作的藝術》中也提到:「論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愛。而最難。何以故?平淡去膚淺無味只有毫釐只差。」

由此可說,好的文字從不以炫詞麗語引人入勝,而是平淡中見深長,微微閒談中帶哲理。

王蒙先生的散文就是如此,且看他的散文《內心安詳從不荒涼》中對「理解」的闡述,就會幫助我們體會出「文章語言的自然之節奏」。

文中說:「........活着是件麻煩的事情,焦灼急躁憤憤不平的時候多,而安寧、平靜、沉着穩定的時候少。常常抱怨不理解自己的人糊塗了。人人都渴望理解,這正說明理解並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難,用永無休止的抱怨、解釋、辯論、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會把人嚇跑的了。不理解本身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尋求理解的前提。你連別人為什麼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麼能理解別人?一個不理解別人的人,又怎麼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就是這樣一段樸素、直白、簡潔、通俗的話語,讓讀者瞬間體會出「不理解」與「渴望理解」及「理解『不理解'」之間的微妙關係,讀過之後無不理解了「理解」與「不理解」之間的藩籬

又想到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無不是用通俗、樸素的語言進行文學創作。季羨林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韻》傳遞出的「真」與「朴」;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泰山片石》反映出的寓巧於拙........樸素的語言是最有力量的語言,它似乎穿越了讀者的閱讀層次,在雲端高處向我們微笑致意........

文學創作是一條漫長的路,越行走,越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越行走,越能洞穿個人的渺小;越行走,越能領悟出自我存在的意義。

這個中秋的深夜我在改稿中度過,伴着皎潔的月光,我在文字的海洋里徜徉........

[1]

作者簡介

劉迅,1973年9月生於哈爾濱。

參考資料